年纪大了,总是难免要跑医院,杭州徐阿姨的眼睛既近视、又老花,在网上预约挂号的时候,经常看不清楚屏幕上的字。最近,她多了一种新选择,不会再有看不清字的顾虑了。
在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徐阿姨为了找到熟悉的专家,她正盯着大屏幕,用手机录制医生的排班表。
文章插图
【 流程|挂号“关怀版”上线,字体放大流程简便】徐阿姨:“我70周岁。(采访人员:您平时挂号,怎么挂)我一般要看专家的话,有准备的就在网上挂的,没准备的话,我只能临时到这来挂。”
文章插图
最近,徐阿姨经常感到头痛,由于家附近的医院受设备限制,她不得不来到这边做脑部核磁共振。今天的检查结果还不太明确,医生的建议是住院,徐阿姨不放心,想再找熟悉的专家看一下。相比其他老年人,徐阿姨对智能手机的掌握,可以说是很厉害了。可她刚在屏幕上找到医生,信息就自动划走了。
文章插图
徐阿姨:“一下子看,看不过来的,拍下来,然后再从手机上查。”
文章插图
浙江医院门诊部主任 王亚利:“电话挂号,现场让我们工作人员挂号,还有子女帮忙用手机来挂号,自主的相对还是比较少一点,这也需要我们广大社会的推动和宣传。”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从浙江医院了解到,每天医院的挂号高峰期,集中在上午7点半到9点之间,同时挂号人数在五六百人左右,老年人动作慢,抢不过年轻人。最近,凡是60周岁以上的居民,打开“浙里办”软件,进入预约挂号界面,就会跳出一个特殊的界面推送。
文章插图
浙江医院门诊部主任 王亚利:“进入关怀版本,就是指老年人。有些老年人喜欢用打电话,就是刚才的模式。(徐阿姨:电话慢)电话就还要转来转去,有些可能比你更老的老人,可能希望打电话,像你这样年纪轻一点的,可以用语音助手,浙江医院,浙江医院就出来了,不用我输了。他们如果说操作了以后,挺方便的,下次就用这种方式了。就像我们年纪轻的人一样,刚开始不愿意接受,但是接受以后,这个就习惯成自然了。”
文章插图
这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围绕“老有所养”,聚焦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现实困难,进行数字化改造,发布了关怀版功能。
文章插图
其中字体、按钮、图片、弹窗都放大了,流程中去掉了验证码环节,按照老年人的习惯,还会优先显示“最近预约”过的医院,最快点击4下就可以完成一次预约。
文章插图
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副主任 郭一:“整个省预约挂号平台,已经累计有1190万的使用用户,其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274万。今年4月,在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出了适老化的功能。”
文章插图
(1818黄金眼)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又一“李子柒”爆红:逃离深圳12年,没想到她活成这样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院工会|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工会开展“喜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传递年味 送去祝福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
- 诊疗|“这样的服务真贴心”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