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古称华夏族,“华”和“夏”分别代表了什么?( 二 )


公元前2300年左右 , 尧帝向华夏各部落以及盟友部落发出了《讨苗檄文》 , 并且亲自选定了豫西和鄂西北一带作为主战场 。
纪律严明的华夏军队通过大小数十仗 , 彻底击溃了石家河大本营制定的三道防线 , 当地苗族纷纷落入华夏的势力范围 。 《吕氏春秋》有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

汉族古称华夏族,“华”和“夏”分别代表了什么?
文章图片
占领了三苗的地盘之后 , 尧帝并没有对苗族大开杀戒 , 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 , 让苗蛮更易其俗(《吕氏春秋》:舜却其民 , 更易其俗) , 并且把这些理念传给了舜帝 。
但是舜帝在实施“更易其俗”的过程中 , 多次遭遇苗蛮反叛 , 故而他始终觉得把苗蛮留在中原腹地 , 对于华夏族来说始终是个威胁 。
所以舜帝在“更易其俗”的基础上 , 提出了迁移苗蛮的政策 , 他首先把鄂西未能完全同化的苗蛮迁移到了西北的三危山(青海湖附近) 。

汉族古称华夏族,“华”和“夏”分别代表了什么?
文章图片
但不管是同化一个民族 , 还是迁徙一个集团 , 这都是极其浩大的工程 , 舜帝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对三苗集团的改造 , 反而是哪些躲在深山里面的三苗遗部 , 在听说了舜帝去世的消息之后 , 想趁着大禹帝位不稳再次扰乱华夏 。
但大禹何许人也 , 滔天洪水都奈何不了他 , 何况三苗遗族?得知三苗反叛的消息 , 他迅速召集了华夏各族 , 顺便对旁边的东夷集团许以厚利 , 最终说动了东夷集团的有仍氏、有缗氏一起出征 。

汉族古称华夏族,“华”和“夏”分别代表了什么?
文章图片
在公元前2070年 , 大禹亲率三军 , 和三苗集团决战于江汉腹地 , 双方打得昏天暗地 , 尸横遍野 , 最终三苗不敌华夏铁军 , 四散而逃 , 当年蚩尤九黎部落之遗民 , 从此彻底失去了和华夏族逐鹿中原的底蕴!
战败后的三苗集团 , 在华夏族的武力压迫之下开始了再度迁徙 。 此时人为刀俎 , 我为鱼肉 , 再不情愿也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 。 为了能完成这次迁徙壮举 , 夏朝派出了尧舜时期被同化的苗民(旁支夏人)作为第一护送队 。
旁支夏人和三苗人同宗同源 , 双方在西迁三危山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 形成了新的混合族群 。 这群世世代代在江汉地区生活的人压根适应不了甘肃青海的环境 , 他们商议之后决定改变迁徙方向 , 一小批一小批地偷偷向东南方向迁徙!

汉族古称华夏族,“华”和“夏”分别代表了什么?
文章图片
然后有意思的事情就发生了 , 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 , 三苗的先头部队发现了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是一个湖湘堆积的冲积平原 , 河网密布 , 气候宜人 , 与江汉水泽十分相像 , 这可把三苗人乐坏了 。 他们当即决定 , 要把家安在成都平原之上!
但此时的成都平原之上已经生活着一定数量的原住民了 , 一旦三苗人想要入驻成都平原 , 必然会因为土地、生存资源和原住民发生冲突 , 甚至爆发战争 , 那么他们该怎么克服这个困难呢?

汉族古称华夏族,“华”和“夏”分别代表了什么?
文章图片
这群迁徙而来的三苗人是怎么在成都平原上开疆拓土 , 他们又和神秘的古蜀文明有什么联系呢?
留点期待 , 下一篇文章为大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