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前,一日本男子假扮警察当众开走运钞车,抢劫3亿,至今成谜( 二 )


而此时 , 警方才真正恍然大悟 , 原来 , 一切都是蓄谋已久、前呼后应的抢劫 。 信托经理收到的恐吓信 , 其实也只是个幌子 , 劫犯主要是想利用人的心理 , 步步为营 , 从而达到抢劫所有钱财的目的 。
至今未破的悬案
抢劫案件事发后 , 由于金额巨大 , 根据现场留有120条证据 , 投入170000名警力 , 警方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 , 同时抓捕了110000名嫌疑人 , 但都无功而返 , 仍然没有抓到那个盗贼 。

53年前,一日本男子假扮警察当众开走运钞车,抢劫3亿,至今成谜
文章图片
而该案件于1975年已经过了法定诉讼时效 , 而民事责任也在1988年实效 , 仍然没有人投案自首 , 该案件也成了悬案 , 成了警方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
弥尔顿曾说过:有多少罪孽就有多少法律 。
显然 , 法律主要是用来束缚人性的恶 , 而当今 , 不法分子不可能再像该案件一样 , 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劫 。

53年前,一日本男子假扮警察当众开走运钞车,抢劫3亿,至今成谜
文章图片
毕竟 , 现在科技已经十分发达 , 到处都布满了监控录像 , 一旦发生抢劫案件 , 犯罪分子最终都会难逃法网 。
因此 , 随着当下法律的不断完善 , 以及大数据的不断普及 , 监控设施无处不在的密布 , 使得犯罪分子插翅难逃 , 如此 , 犯罪率也大大下降了 。
结语
“鸟有树则栖 , 树倒则飞;鱼有水则活 , 水涸则亡;花有春则开 , 春去则谢;人有信则立 , 信丧则败 。 ”
法律的真正目的其实不在于无惩罚人 , 而是让那些德行不好的人 , 能够用用法律去规范他们自身的行为准则 , 从而遵守社会秩序 ,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

53年前,一日本男子假扮警察当众开走运钞车,抢劫3亿,至今成谜
文章图片
“蒲柳之姿 , 望秋而零;松柏之质 , 经霜弥茂 。 ”
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财富 , 首先应当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 其次便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 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创造财富 。
53年前,一日本男子假扮警察当众开走运钞车,抢劫3亿,至今成谜】尽管该案件的犯罪分子成功逃脱了法网 ,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科技并不发达 , 才使得犯罪分子侥幸逃脱 。 最后 , 希望大家不要效仿该案件 , 不要轻易触犯法律 , 从而做出令人后悔莫及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