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第二批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名单,涵盖了全国8.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对92个医保药品做了相应的配备。公众关心的谈判药“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进一步破解。国家医保局此前还表示,将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即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医保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
日前,有网民在中国政府网上提问:国家组织的三批次药品集采,老百姓非常欢迎,但我们这里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根本无法买到集采目录中的便宜药品,希望相关部门能解决问题。这名网友的提问,引发很多患者的共鸣。近年来,国家下大力气替老百姓集采治病必需的药品,相关药品价格大幅降低,是实打实的成果,众多患者从中享受到了“从几千元降至几十元”的实惠。可是,很多患者在医院、在药店,买不到这些体现着国家政策温暖的“良心药”,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让政策的温度直达患者的痛处,还需要多方发力。国家医保局发布的第二批谈判药品配备机构名单,让国家“砍价”的医保药落地又迈出一大步。覆盖8.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能够让更多患者找到续命药、良心药,及时享受到“国家集采药品”带来的实惠。
药品市场的良性运转,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毕竟,药品的研发与推广需要市场的回报,需要投入产出的精准计算。单纯指望国家政策指令无法形成药品行业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而市场与政策的相辅相成,才是真正的多赢格局。这就必须让信息多跑路,通过权威官网的数据提示,哪个机构选用国家集采的便宜药品,更多患者就会选择相应的医疗服务机构。相比之前的“大海捞针”,更多患者买到良心药、救命药,也会建立起对医疗机构持久的忠诚度。
药品配备机构名单权威发布,无疑将裁定权更多地让渡给患者。医疗条件无差的医疗机构,药品的涵盖广度则会成为患者“用脚投票”的依据。低价、保质的国家集采药,自然会成为医疗机构“薄利多销”的热点所在。相信更多医院、药房,也会因为众多消费者的选择,改变采购药品的利益初衷。这无疑是一种双向促进。
【 机构|谈判药落地需要更多“双通道”】政府部门与药企之间多次“灵魂砍价”,为的就是让更多患者享受更温暖、实惠的医疗保障。谈判药消除“最后一公里”的路障,覆盖更多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双通道”,谈判成果才能真正落地,真正达到惠民的目的。
- 推荐|2021年以来,推荐展示活动联动多家连锁药店……
- 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建议及早服药
- 杜桥|临渭区杜桥医养中心成为全国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
- 公立医院|深圳试点互联网销售处方药
- 优秀人才|培养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 酒精|医生的春节嘱咐:过年别喝酒,喝酒别吃药,5种药物“说走就走”
- 技术创新联合体|“湖北省传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举行中医药产业有了科技转化新平台
- 预防|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小知识(七)——新冠肺炎易感及普通人群如何使用艾灸
- 校企|校企合作结硕果!辰欣药业与济宁医学院签约
- 复诊|湖南:居民健康卡处方服务上线!复诊购药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