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血祭朱元璋屠刀的为什么是廖永忠?只因他做了:瓜步沉舟!

在北方残元、南方倭寇的不时骚扰 , 大的武装割据势力基本清扫完毕 。 朱元璋腹里的逐步稳固 , 边疆的渐次平定 , 武人勋臣问题的解决提上日程 。 所谓“狡兔死 , 走狗烹” , 时机已经到来 。
朱元璋决定用最严厉的手段对付这些新贵 , 这些跋扈将帅 。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 , 第一个以自己的血祭元璋屠刀的 , 竟是德庆侯廖永忠 。

第一个血祭朱元璋屠刀的为什么是廖永忠?只因他做了:瓜步沉舟!
文章图片
巢湖水师统帅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自从跟了元璋 , 就一直是忠心耿耿 。 廖永安太湖一战 , 失利被擒 , 宁愿坐穿牢底 , 也不向张士诚投降 , 使元璋很是感动 , 因而遥授他为楚国公 , 爱屋及乌 , 永安之弟永忠更加受到的元璋的倍赖和重用 。 永忠机智多谋 , 英勇敢斗 , 成为元璋手下第一位水师统帅 。 鬼泣神惊的潘阳湖大战 , 廖永忠之功仅次于常遇春 , 元璋称赞他是“英勇忘躯的奇男子” 。 武昌战役 , 永忠再立功勋 , 朱元璋亲写朱红大书“功超群将 , 智迈雄帅”八字匾额 , 音乐鼓吹 , 悬于廖府 。
正因为待如心腹 , 朱元璋才找他做那件上瞒天下瞒地的机密大事 。 瓜步沉舟 , 韩林儿葬身鱼腹 , 廖永忠对自己的聪明和机智颇为欣赏 。 自以为立了盖世奇功 , 铺了锦绣前程 。 他哪里知道 , 自己的悲剧之幕正从这里开启 。

第一个血祭朱元璋屠刀的为什么是廖永忠?只因他做了:瓜步沉舟!
文章图片
起初 , 朱元璋是对得起永忠的 。 平定张士诚以后 , 元璋命永忠为征南副将军 , 从海道南下 , 会同征南将军汤和攻打方国珍 。 而后又同汤和共率舟师攻取福州 。 待平定陈友定 , 大军南下广东的时候 , 元璋将汤和召回明州 , 负责打造漕船 , 而把征南将军的帅印交给了廖永忠 , 让他独当一面 , 积威养望 , 为后来的格外封赏留下地步 。 永忠也不负重托 , 摧坚抚顺 , 一路攻克两广 。 它严守军纪 , 安顿民生 , 不杀不撼 , 开仓赈济 , 很多地方的百姓欢喜相迎 。 洪武二年九月回师之日 , 朱元璋命太子率领百官到龙江关迎接 。 元璋在奉天殿接见慰问 , 礼遇相当优渥 。
但是廖永忠毕竟是一介武夫 , 太缺乏政治头脑 。 他不明白 , 像瓜步沉舟这样的勾当 , 事关皇帝隐私 , 自己应该若无其事 , 最好让皇帝尽早忘记 。 永忠所想所做的 , 恰恰相反 。 他要以此邀宠 , 邀名 , 邀利 。

第一个血祭朱元璋屠刀的为什么是廖永忠?只因他做了:瓜步沉舟!
文章图片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前夕 , 他就频频活动 , 想找一个与皇帝接近的文人探听消息 , 摸一摸皇帝的态度 。 他找到了在元璋面前得宠的杨宪 。 杨宪满口答应 。 杨宪大约是有意将廖永忠往火坑里推 , 几次在元璋面前提到永忠让他转达对皇帝的忠心 。 朱元璋似乎看透了杨宪的心术不正 , 对永忠 , 也暗骂他不知好歹 。 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时 , 元璋特意宣布:
第一个血祭朱元璋屠刀的为什么是廖永忠?只因他做了:瓜步沉舟!】“廖永忠战鄱阳时 , 奋勇忘躯 , 与敌舟相距 , 可谓奇男子 。 然而使所善儒生窥联意向 , 以邀封爵 。 ”
因而应封公爵而只封侯爵 。 杨宪在此前就已经被处决 。 现在元璋批评永忠 , 只说“所善儒生”而没有点出杨宪的名 , 免得他同罪臣勾连 , 还是给永忠留了面子 。 但永忠在朱元璋心目中已经成了一个不可托以腹心、托以密谋的人物 。

第一个血祭朱元璋屠刀的为什么是廖永忠?只因他做了:瓜步沉舟!
文章图片
廖永忠弄巧成拙 , 公爵没捞到手 , 反倒挨了一顿训斥 。 也算吃一堑长一智 , 由此似乎悟出一点道理 , 深感自己的木讷与呆笨 。 想想皇帝对自己的遮掩 , 更是追悔不已 。 他决心将功补过 。 平定西蜀之战 , 他不顾生死地拼命攻杀 , 谨慎小心地与汤和相处 , 严肃认真地安抚百姓 , 都是为了扭转元璋的印象 。
元璋虽然再次表彰了廖永忠平蜀的功劳 , 岂奈功大孽大!对于这个最了解自己的心曲和隐密的人 , 元璋是越来越不放心了 。
不仅如此 。 最近 , 不知道为什么 , 元璋对那个屈死的韩林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悲悯与同情 。 他似乎不再是牧竖小儿 , 不再是他的政敌 , 而是一个龙风皇帝 , 一个曾经给他以庇荫和封赠的皇帝 。 而这个龙风皇帝正是被廖永忠沉入长江的 。 朱元璋想 , 再有人给廖永忠一个杀父弑君的指令 , 谁能保证他一定不去干呢?又有谁能够保证他不把他们之间当初的默契张扬出来呢?除掉他!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