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诗情”、赵佶的“画意”,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国之君( 三 )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 , 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 到达五国城时 , 随行男女仅140余人 。 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 , 读唐代李泌传 , 感触颇深 。 五年后 , 天会十三年(南宋绍兴五年 , 1135年)四月 , 病死于五国城 。 照当地习俗火葬 。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 , 宋金《绍兴和议》 , 高宗赵构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得以归宋 , 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 , 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祐陵) 。
宋徽宗一生酷爱艺术 , 集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收藏家于一身 , 擅长古琴、蹴鞠、击鞠、打猎、射箭、马术、园艺、茶学 , 自创“瘦金书”字体 。 他的书法和绘画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 在位时 , 他将中国艺术的地位提到在历史上最高的位置 , 成立翰林书画院 , 即当时的宫廷画院 。
更特别的是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 , 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 。 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 , 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 , 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 , 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 , 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 , 只画了一人骑马 , 有蝴蝶飞绕马蹄间 , 凡此等等 。 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 。

李煜的“诗情”、赵佶的“画意”,既是才子皇帝又是亡国之君
文章图片
他对自然观察入微 , 曾写到:“孔雀登高 , 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 。 广泛搜集历代文物 , 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 。 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
赵佶还喜爱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题诗作跋 , 后人把这种画叫“御题画” 。 由于许多画上并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 , 他本人又擅长绘画 。 对鉴别这些画是否是赵佶的作品有不小的难度 。 一般认为《诗帖》在内的书法 , 以及粗笔的《柳鸭图》和《池塘秋晚图》为其绘画风格 , 而细笔的《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竹禽图》、《四禽图》等御题画则尚无定论 。
宋徽宗在其创作的书画上使用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的花押 , 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
李煜的“诗情”、赵佶的“画意” , 不适合当国君的他们来人间为王 , 他们各有使命 , 天意安排 , 成败荣辱都是为写就历史和传说所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