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滨|九年医患关系,他不仅治好了她的病还和她变成了“亲人”( 二 )


“李主任真的是个热心肠,我第一次来看病很冒昧地想要加他的微信,说实话当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人家每天都那么忙,可没想到没等我开口,李主任就主动让我加了他的微信,并说有任何不适可以随时咨询他。”昨日一位病人从李智滨看诊室离开后由衷表示着感谢。
医为仁人之术
必具仁人之心
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流传着很多与李智滨有关的医患故事,这些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病房诊室宛如家,医患和谐众口夸。
大家都说,李智滨主任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体现在给患者诊病治疗上,还体现在对病人的管理上,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治疗。有一次病房收了一位糖尿病酮症的年轻小伙子杨航,他是因为腹痛、呕吐而发现患有糖尿病的。这也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糖尿病,小伙子被自己的腹痛、呕吐给吓住了,也被“糖尿病足需要截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失明”等各种信息给吓住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敢直面自己的后半生和家人,更不敢想结婚生子的事。
“而且杨航有明显的‘回旋镖’情绪,我们越是劝导他,他越是认为我们是在‘欺骗’他,对他隐瞒病情,不能配合我们的治疗。”李智滨说,面对这样焦虑的患者有多种方法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李智滨特别给他安排了一位“室友”,也是一位老病人,糖尿病病程已经30余年。如今,经过规律的治疗,这位老病友仅有轻度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这位老人对人热情、性格乐观,在这样一位病友的陪伴下,杨航慢慢打开了心结,开始配合治疗,血糖逐渐平稳,腹痛和呕吐症状逐渐消失。最后,这个小伙子的血糖控制平稳,酮体完全消退,走出糖尿病的阴影,开开心心地出院了。“真正德艺双馨的‘老大夫’就跟李主任一样,可以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治疗,而不是为了治病而治病,不理睬患者的感受。”这是杨航出院时由衷说出的话。
“我们科室的群名叫‘仁心堂’,主任希望我们能够修仁心、习仁术,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向对待家人一样。”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科医生刘恒亮说,他们科的医生觉悟都特别高,遇到有患者没带押金的情况,都会主动自己掏钱帮患者交押金。
为了让患者及时得到诊治,并且不用再次等待,加班早已成为了李智滨工作中的常态。“李主任,真是不好意思又耽误您下班了。每次来您这儿看病,都忍不住想多说几句,您也从来不催促我,总是耐心听我唠叨半天。”“没关系,说说心里痛快了,是不是感觉病情都减轻了。要是回家还感觉不舒服,可以给我打电话啊!”
一般门诊都是17时下班,昨日18时许,李智滨终于诊治完当天的最后一个病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活动了一下久坐的身体,离开了门诊室。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采访人员 李惺 燕赵晚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赵晓华 实习生 王晓雨
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