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共在位不到11年,为何仁宣之治评价却很高( 二 )
文章图片
经济方面
前面说过 , 朱高炽即位后 , 就下令息兵养民 。 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 生产得到大力发展 。 除此之外 , 朱高炽还提倡节俭 , 他下令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 , 坚持薄赋救灾 。
朱高炽临终前 , 还不忘留下遗嘱 , 自己的丧礼一切从简 , 万不能铺张浪费 , 朱瞻基也遵照了父亲遗嘱 。 他即位之后 , 也坚持父亲的主张 , 继续推行酌免田赋 , 赈济灾荒的政策 。
在仁、宣两朝 , 国家的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 全国各地的粮仓都十分充裕 , 史书记载:“洪、永、熙、宣之际 , 百姓充实 , 府藏衍溢 。 ”粮食充裕 , 国库也充盈 , 那么国家各种生产也都迅速发展 。 而这些多余的钱 , 又可以用来养兵 , 可以说这时期的确是明朝的一个巅峰 。
文章图片
文化方面
朱高炽从小就喜静不喜动 , 虽然身为皇子 , 还是要学习箭术 , 但他平日还是最喜欢看书 。 朱高炽崇尚儒学 , 还专门修建了弘文馆 , 以便与儒臣谈论经史 。
一直以来 , 科举取中的大多都是南方士子 , 朱高炽认为这样对北方士子不公平 , 于是又设定了取中比例 , 为“南六十、北四十” 。
朱瞻基即位后 , 文化同样得到大力发展 。 他专门召来杨士奇、杨荣等人 , 负责整理藏书 , 史称:“当是之时 , 典籍最盛 。 ”
文章图片
仁宣之治
一般来说 , 一个王朝有开国之君 , 紧接着就要有守成之君 。 明朝经过朱元璋、朱棣的努力经营 , 已经为朱高炽、朱瞻基的执政奠定了基础 。 而后二者能够完美利用这些条件 , 将明朝不断往前推进 , 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 这就是他们的厉害之处 。
正所谓创业难 , 守业更难 , 可朱高炽、朱瞻基不仅守住了家业 , 还使其前进达到一个新高度 。 怪不得《明史记事本末》中评价说:“创业困难 , 守成匪易 。 仁宣之治 , 非高、成不开;而高、成之政 , 非仁、宣不粹也 。 ”
因此也就能够理解 , 为何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仅在位不到11年 , 仁宣之治就可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 而他们俩的去世 , 对国家来说无疑是重大损失 。 之后明朝的皇帝 , 虽也在某方面有所贡献 , 但再无能与仁、宣二帝比肩者 。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等)
- 颜建国:严实父子和元好问,东平人最应该记住
- 最强盛的时候暴毙,吴国父子的强国之路
- 胡善祥是朱棣选择的皇太孙妃,但为何却被朱瞻基废掉了?
- 爱斗蛐蛐的勤政皇帝朱瞻基
- 鞑靼|也先为什么放过朱瞻基?
- 商鞅变法为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同居,理解后才知商鞅这招多厉害
- 一个花盆引起的冤假错案,若非北宋名臣出现,一家父子数人皆被斩
- 太孙|明朝两太孙:一个被叔叔烧死,一个烤死叔叔,朱允炆比朱瞻基差在哪?
- 朱高煦泄恨的一脚,让自己的侄子朱瞻基再也不愿意包容他了
- 历史最惨的一家有多惨?妻子凌迟处死,父子三人内脏被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