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发迹前的样子,童年的苦难,你能想到吗?( 二 )

文章图片
唯有老疙瘩张作霖看着还蛮有精神的 , 王氏便叫他做点小买卖 , 他当过杂货郎 , 后又卖包子 , 老疙瘩正是能吃能喝的年纪 , 活动多饿得快 , 一天到晚卖的没有他吃得多 , 王氏见不仅不挣钱还赔钱 , 这买卖不能做了 。
没了路子 , 王氏带着儿女回了娘家小黑山二道沟 , 可是待没多久兄嫂不悦 , 示与脸色 , 爹娘也是无奈 , 实在难再待下去 , 只好求人介绍又嫁了个兽医吴老二 。
这吴老二不错 , 人好心善 , 看这老疙瘩人小够聪明 , 有意培养他出人头地 , 便把他送入学堂读书识字 。 
文章图片
哪知道这张老疙瘩天生不是读书的料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背着书包出家门 , 不是去学堂而是奔街里一家说书馆儿去听讲书的 , 什么《隋唐演义》 , 《水泊梁山》 , 《说岳全传》《杨家将》等等 , 他是听得流连忘返 , 早忘了学习的事 。
母亲得知他经常逃学 , 真是气炸了肺 , 打骂都不奏效 。 有一次逃学被继父吴老二申斥 , 又遭母亲揍了一顿 , 这老疙瘩委屈的哭咧咧跑到大街上不回家 , 恰好有辆大马车路过 , 他就爬上了车 , 随着大车任凭东西南北拉着走 。 
文章图片
到了一个地方 , 人家大车不走了 , 他不得不下了车 , 他想找点活挣口饭吃 , 走了几家没人要他 , 可能是看他是个小孩子的原因吧 。 三天没像样吃顿饭了 , 饿的他头迷眼花 。 又不管南北的胡乱晃荡到一个村子滚子沟 , 他发现有一帮人个个扛着农具 , 进了一个大院 , 就进了一个棚子 , 老疙瘩也跟着进了大院 , 那帮人进了棚子 , 盛了汤就着大饼子吃起来 。 
文章图片
食物的香味钻进老疙瘩的鼻子里 , 他的肚子咕咕叫的山响 。 此时再也顾不得更多了 , 他也钻进了棚子 , 自己伸手摸碗盛了碗汤拿个大饼子连吃带喝 , 狼吞虎咽 , 边吃边想 , 先吃饱了再说 , 填饱了肚子哪怕挨顿揍也认了 。
其他吃饭的人看着这个并不认识的小孩 , 以为是东家的亲属 , 也不多问 。
一连的好几天 , 老疙瘩到了饭时就自己进去吃饭 , 有个伙计终于盘问起他来了 。
“你是谁呀 , 一天天大摇大摆的到点来吃饭?”几个人揪着他的衣服不放手 。 
文章图片
原来这个大院是大财主孙寡妇家 , 孙财主不在了 , 留下田园百亩 , 孙寡妇雇了一群伙计干活儿 。 前院的孙寡妇那天有事正好来后院 , 听到吵嚷 , 细来查问 , 他了解到张老疙瘩是个苦命人 , 便收留他在家吃饭 , 张作霖大出所料 , 遇到这么好心眼的人 , 他十分感动 , 倒地扣头张口叫娘 。
就这么他认了孙寡妇为干娘 , 在他找到活计之前的两个多月 , 一直在孙寡妇家吃饭……
若干年后 , 张作霖发迹 , 时时不忘孙寡妇当年的救急之恩 , 经常带钱带物看望干娘 。 1924年 , 孙寡妇因病去世 , 张作霖忙于直奉战争 , 抽不出身来便派人携巨款到滚子泡给干娘办丧事 , 修坟立碑 。 
文章图片
张作霖童年缺少亲情 , 遇到了孙寡妇他感受到了人间的善良温情 , 而他在发迹后能知恩图报 , 为孙寡妇养老送终 , 他能恩怨分明有恩必报 , 也说明了他匪气中有着一腔义气 , 最是难能可贵 , 也正如此 , 使他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
- 皇姑屯事件后,失去张作霖的张学良,走了哪几步棋夺取了东北大权
- 张学良被软禁54年,他麾下的30万东北军,为何没人来救他?
- 为什么说读不懂东北史,就读不懂中国近代史—倒叙历史之1907年
- 重大发现!中国东北发现600吨金条,日本却说是他的,真是你的?
- 隋唐时期东北少数族群,包括哪些人群?
- 韩麟春挪用50万公款赌输要自杀,张作霖:孬种!再给100万去翻本
- 古代东北迟迟得不到开发,地缘是主因,中原王朝出辽东就站不住脚
- 博物馆探秘:张作霖东北王传奇的一生以及张学良接管东北
- 从秦汉到明末,辽阳是东北第一城,为何被沈阳反超?
- 西安事变后,有一名团长脱离东北军,建国后授上将,活到105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