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肌酐高一点,肾脏真没啥事儿?若信了,只会剩下肾衰竭、透析
我们人体,肾脏器官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答:形成尿液,排泄废物
文章插图
肾脏是人体最大的“废物处理厂”,每天马不停蹄地工作,为的是把身体不需要的物质过滤掉,形成尿液排泄出去,这样才能保证人的正常生活。
临床上,判断一个人的肾功能好不好,不是看一夜能威风几次,而是看,肾脏滤过功能。
但是,肾脏滤过功能不能直接被测量,因此,临床会用一些指标来间接反映。
文章插图
血肌酐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最常见的一个肾功能监测指标。在临床上,定期查血肌酐来监测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可靠方便实惠。
肌酐是人体内的天然废物,由肌肉的日常运动产生,肌酐存在于血液和尿液中,并由肾脏加工出体外。
文章插图
血液需要尽可能干净,身体才能发挥最佳功能,肌酐过高的血液会增加肾脏负担,使人有可能危及生命的肾脏疾病,如尿毒症。
医生经常使用肌酐测试来确定肾功能的好坏,因为血液或尿液中的高肌酐水平可能表明肾脏有问题。
文章插图
男性的血肌酐平均水平大概在80umol/l上下,女性大概在60umol/l上下,但也受到个人的肌肉含量、饮食、用药、检验等影响。
因此,会出现个体差异,体型健壮的人血肌酐值更高一些,以及一些情况下,比如吃了影响血肌酐的药如羟苯磺酸钙,血肌酐反映不了真实肾功能。
关于“肌酐”的误区误解1,血肌酐值正常,说明肾脏健康
这是对血肌酐值认识的最大误区。因为肾脏代偿功能强大,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肾脏功能的早期、轻度受损状况。
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损伤,肾小球滤过率能力下降30%,血肌酐值才明显升高。在肾脏损伤较轻时,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所以当出现水肿、恶心、呕吐、头晕时,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同样的道理,血肌酐下降到正常值,也无法说明肾病治好了。
文章插图
误解2,肌酐只是高一点而已,肾功没啥大事儿
人体左右两侧分别有一颗肾脏,共同担负着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性任务。要是把两颗肾的代谢功能视为100%,那么一个肾的功能占比是50%。而在具体的肾功能检查过程中,患者只要其中一颗肾健康,肾功能指标就不会有问题。
只有在肾功能已经明显受损,肌酐水平才会出现异常,哪怕肌酐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幅度不是很大,也已说明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已越过了50%的底线,相当于其中一个肾脏已经坏死。
因此,肌酐只是高一点,可不是什么小菜一碟,这是关乎肾功能衰竭的大事!
文章插图
误解3,水肿特别明显,血肌酐会特别高
水肿是肌酐升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成年人的细胞外液如果增加水3公斤以上,就会出现水肿,肾炎患者常常以水肿为首发症状,但是水肿的轻重程度和肌酐升高的程度不成正比,水肿特别重不一定是肌酐升高特别明显,水肿特别轻也不一定是肌酐只升高一点点。
误解4,肌酐高了,降下去不就行了吗?
想法很直接,也没错,但目前很多地方的实际做法却令人很是费解!
有的医生发现患者的肌酐还不高,索性就不当回事儿,继续按照原来的治疗方案开药,最多加入一些保肾性质的药物,让患者回家养着;
文章插图
还有的医生看着患者实在担心肌酐升高的问题,就会开取一些类似碳片的药物,用药后检查肌酐指标是降下来了,但是不用药肌酐又会上来;更有甚者,有的医生直接不屑一顾,就让患者径直回家等着,等啊等啊,等到肌酐达到五六百的时候,准备透析......
这些做法,最终都会导致患者走向终身透析的死胡同!
肾脏早期、轻度受损时,症状不明显,往往被患者忽视,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谨记肾脏受损的5大信号,可以帮助您及时发现隐匿的肾脏疾病。
文章插图
肾脏受损的5大信号1. 尿液变化
肾功能受损时排尿次数、尿液气味、颜色和形状都会发生变化,包括:小便次数增加,尤其是夜间;血尿;泡沫尿等。
- 急性胰腺炎|过年连喝7天酒小伙喝成肾衰竭,专家:过年期间注意这几点才能吃喝不伤身
- 胡椒|“它”是肾衰竭“加速剂”,建议你少碰,当心尿毒症“趁虚而入”
- 尿蛋白|“熬”出来的慢性肾衰竭 湘西罗大树:良好的作息很重要
- 慢性|肾病无法根治?最终都会肾衰竭或尿毒症?5个护理要点能帮你
- 肾脏|糖尿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湘西罗大树:疾病有信号日常需警惕
- 慢性肾衰竭|大连姑娘:“我要带着妈妈的肾好好生活”
- 急性肾衰竭|70余岁老伯生命垂危 三次血浆置换才转危为安
- 悲剧命运?站高一点儿!肖战戏里戏外注定是强大而辉煌的!
- 医生|木耳是肾衰竭“发物”?医生:不想肾“报废”,3种蔬菜尽早撤下餐桌
- 尿毒症|血肌酐降低并不能“高枕无忧”?还需做好5件事,降蛋白、控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