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影视剧剧照 , 王继恩
"继隆(继恩)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 , 乃不诣德芳 , 而以亲事一人径趋开封府召晋王" , 这里我们就能推测这位王继恩早就被赵光义"收买"了 , 为的就是这一天 。
王继恩来到开封府前 , 值得推敲的一幕就出现了 , 他在这里碰见了一个人 , 这个人叫贾德玄 。 这个人之所以出现在这里 , 是因为二鼓的时候有人敲他家的门 , 他听到了晋王召见 。 出门查看的时候却没看见人 , 因为怕晋王身体有恙 , 他就来到了开封府前 , 从二鼓到四鼓 。 开封府未开门 , 他就一直在门外溜达 , 这不就遇上了来通知赵匡胤死讯的王继恩 。
文章图片
影视剧剧照 , 赵匡胤
那么这个贾德玄(《续资治通鉴长编》更正为程玄德)是谁呢?他又如何在晋王府门前溜达呢?
程玄德是赵光义"尹开封"时的左右手 , 通医术 , 所以常伴赵光义左右 。 《宋史》和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记载有差 , "太祖大渐之夕 , 德玄宿信陵坊 , 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 。 德玄遽起 , 不暇盥栉 , 诣府 , 府门尚关 。 方三鼓 , 德玄不自悟 , 盘桓久之 。 俄顷 , 见内侍王继恩驰至 , 称遗诏迎太宗即位" 。 这里说的是太祖去世的这一天 , 有人找程德玄进宫 , 等他起来的时候他未进宫 , 而是在开封府前盘桓 , 然后碰到了来报丧的王继恩 , 之后两人见了赵光义 。
文章图片
影视剧剧照 , 赵光义
很显然无论是《宋史》还是司马光的《涑水记闻》 , 赵匡胤死的那一晚 , 赵光义并不在宫中 , 而是在赵匡胤死后被王继恩"喊"进宫继承皇位的 。
梨白认为司马光笔下的"太祖太宗授受之懿" , 字少却是信息量很大 , 没有一个多余之人 。 宋皇后是太祖死前的陪伴之人 , 王继恩是促成赵光义登基的內侍 , 那么徘徊在开封府门前的程玄德又是做什么的呢?
文章图片
《清平乐》剧照 , 司马光
赵光义看病绝对用不上他 , 毕竟他不是专职的"医官" , 看出个好歹来他也负担不起这个责任 。 更为蹊跷的是 , 得知赵匡胤死之后 , 赵光义进宫时除了有王继恩陪伴左右 , 程玄德也去了 , 别人去是继承大位和复命的 , 梨白实在觉得他没什么理由参与到宋太祖宾天这件事情里 , 他没有资格 。
司马光又写道 , "玄德后未班行 , 性贪 , 故官不甚达 , 然太宗亦优容之" , 程玄德这个人性情贪得无厌 , 官路不怎么亨通 , 但耐不住宋太宗喜欢他 , 容忍他 。
文章图片
宋太宗 , 赵光义
关于赵光义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人 , 一个兄长、侄子、弟弟极有可能都死在他手里的人可不是什么容人之人 。 之所以容忍程玄德梨白认为是原因的 , 那就是赵匡胤的死通"医术"的程玄德参与了 , 说白了就是"下毒" , 因为有这份从"龙"之功 , 赵光义才对他多有优待 。
宋太祖死的那一晚 , 程玄德的行为太"诡异"了 , 大雪天 , 有人二鼓敲他家的门 , 四鼓过了之后他还徘徊在开封府前 , 不得不让人想他是在确认什么消息 , 他、王继恩、赵光义都知道的消息 。
文章图片
策划赵匡胤上位的赵光义和赵普
其次 , 他之所以能够随宋太宗进宫 , 应该是想要查看或者掩饰赵匡胤的死因 , 不然以他的官职是不能进宫的 。 再就是因为综上所述 , 他才能得到赵光义的容忍 。
梨白叨叨叨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死因的推测 , 梨白仅仅说出自己的看法 。 司马光是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很有名的历史学家 , 梨白认为其在记录历史的时候言简意赅 , 无关紧要的人也不会随随便便出现 , 关于太祖太宗授受之懿这条记录中 , 二鼓就出现在开封府前的程玄德的出现真的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
文章图片
上文中我们也提到了 , 老赵家使毒那是"家传" , 投降宋朝的亡国之君在得到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的赏赐之后就"暴毙"而亡的不在少数 , 这种死法也是"大殓"时比较容易掩饰的死亡方式 。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宋太祖赵匡胤是病死的 , 因为他真的是太爱喝酒了 。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在他死之前就有记载他身体不虞 , 又加上他每天酒不离口 , 十月一场雪 , 天气寒冷 , 不排除诱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 毕竟他们整个家族长命的也比较少 , 不排除有家族遗传病 。
- 刘备有五虎上将,宋江有108将,如果对战,谁更厉害?
- 被宋仁宗放在心上的3个女人:一个死于宦官,两个爱上宦官?
- 张学良葬礼,104岁宋美龄送一花圈,上写4字暴露二人真实关系
- 宋时轮指挥三个纵队打阻击,气得蒋介石说:此乃军人之奇耻大辱!
- 水浒传中真正伪善的人是谁?并不是宋江,此人看似忠义实则真小人
- 宋代太学管理: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给后代以很大影响
- 宋代最不安分的男人,与状元擦肩而过,拒绝躺平,却被骂了900年
- 小孩爬龙椅上玩耍,赵匡胤问“想当皇帝吗?”小孩机智答了4字
- 从宋高宗赵构的角度来看,他为什么要杀岳飞
- 宋词中最美的夏:猎猎小池塘,荷花满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