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莞妈妈放心生“二孩”吧,44家婴幼儿托育机构通过备案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 , 东莞众多家庭积极响应 , 可爱的“二宝”们陆续降生 。 然而 , 家长照顾婴儿的时间、精力有限 , 祖辈往往年事已高 , 职业妈妈还要返回职场工作 , “没人带小孩”“请保姆不放心”等等问题成为家庭育儿的烦心事 。
今年 , 培育6家婴幼儿照护示范机构纳入了东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 。 规范托育服务行业 , 加强监督管理 , 提高服务水平作为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的“我是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10件实事之一正有序开展 。 截至5月18日 , 东莞已有44家托育机构通过备案 。
东莞市|东莞妈妈放心生“二孩”吧,44家婴幼儿托育机构通过备案文章插图
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后出现的新情况 , 早在2019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 ,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 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 , 加强儿童安全保障 。 可以说 , 东莞在婴幼儿托育工作上走在了前列 。
随后 , 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 , 明确了托育服务发展的目标和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任务 , 《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等文件出台 , 明确了托育机构的设置、管理和登记备案 。
东莞市|东莞妈妈放心生“二孩”吧,44家婴幼儿托育机构通过备案文章插图
托育 , 是将0-3岁的婴幼儿以团体机构式集体科学养育 , 给家长提供代为收托、养育宝宝的服务 。 专业的托育机构必须是经有关部门登记、卫生健康部门备案 , 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机构 。
托育机构旨在服务于夫妻双方无暇照顾宝宝的家庭 , 和没有养育经验的年轻父母 , 为婴幼儿提供多时段的照护和教养服务 。 托育机构首先要有安全专业的照护环境 , 要有完善的照护服务体系和专业的照护人员 。 其次是专业保育服务 , 从营养与喂养、睡眠、生活与卫生习惯、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七个方面提升孩子生长发育 。 此外还有家庭教育服务 , 为家庭提供科学育儿知识 , 协助家长有效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
东莞市|东莞妈妈放心生“二孩”吧,44家婴幼儿托育机构通过备案文章插图
参加托育能有效缓解家长照护孩子的困难 , 让父母安心工作;孩子在与同龄伙伴的玩耍中相互学习 , 融入社会 , 在安全专业的环境中更好地成长;家长可以学习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陪伴孩子 , 减少因教育孩子的不同方式影响家庭的和谐关系 。
【选择托育机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的位置
托育机构的周边不能有对婴幼儿有害的建筑、设施和污染源 , 还要满足抗震、防火、疏散的要求 。 同时 , 不应选择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三楼及以上、与大型公共娱乐场所、批发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毗邻处或商场内的机构 。
(二)办班规模
托育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人员、场地条件 , 设置乳儿班、托小班、托大班、混合班等四种班型 , 每个班的生活用房应当为独立使用的单元 。
乳儿班招收6-12个月的婴幼儿 , 10人以下;托小班招收12-24个月的婴幼儿 , 15人以下;托大班招收24-36个月的婴幼儿 , 20人以下;混合班招收18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 18人以下 。
(三)人员配置
应选择合理配置综合管理、保育照护、卫生保健、安全保卫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人员的机构 。 政策对托育机构的保育人员比例是有要求的 , 保育人员与婴幼儿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以下标准:乳儿班1:3 , 托小班1:5 , 托大班1:7 , 按照有关托儿所卫生保健规定配备保健人员、炊事人员 。
各类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1.托育机构负责人负责全面工作 , 应当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儿童保育教育、卫生健康等相关管理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 , 且经托育机构负责人岗位培训合格 。
2.保育人员主要负责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 , 安排游戏活动 , 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 ,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 保育人员应当具有婴幼儿照护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 , 受过婴幼儿保育相关培训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
3.保健人员应当经过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合格 。
4.保安人员应当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保安员证》 , 并由获得公安机关《保安服务许可证》的保安公司派驻 。
(四)卫生条件
机构必须持有镇街(园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出具的评价为“合格”的《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