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从《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新世代综艺?( 二 )



兄妹|从《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新世代综艺?
文章插图
娱sir认为,加入观察的亮点在于:观察室的嘉宾以第三方视角,洞察六组兄妹的相处模式,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击中问题,衍生至更多社会中常见的家庭关系、家庭问题的讨论。譬如,在最新一期中,萌萌向哥哥周密道歉的片段随即引发了观察室嘉宾伊能静和家人吵架第一时间道歉的发声。

兄妹|从《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新世代综艺?
文章插图
逻辑是这样的:通过明星成长见证官的话题讨论,帮助一些刚升级为奶爸奶妈的观众,在看节目放松的同时,也能自我审视和反观,从而养成一套适合且有效的亲子相处模式,但最终落点又集中在萌娃与哥哥的成长养成。
《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后带给行业哪些新启示?
八年前,《爸爸去哪儿》自带光环的明星带萌娃是亲子类综艺的看点和流量入口,成功推开亲子综艺的大门。如今,《我的小尾巴》把镜头转向普通人,作为观众,代入感和共情能力明显会加强许多,当然,这也源于节目真实地呈现了六组兄妹的相处日常,观察室的嘉宾们因此衍生出的社会议题也成功击中观众所想所思。

兄妹|从《我的小尾巴》成功出圈看,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新世代综艺?
文章插图
一众探讨家庭关系的影视综中,《我的小尾巴》显然成为了一股清流。
那么问题来了:《我的小尾巴》做对了什么?娱sir认为有以下几点出圈原因:
其一,节目在选择嘉宾方面,不论是兄妹组合还是明星嘉宾,优先考虑的是适配度;其二,作为一档“普通家庭+家庭情感关系+观察视角”的合家欢节目,《我的小尾巴》聚焦年轻人,同时辐射至多个受众群体;其三,节目一直秉承着“不说教”的原则。节目部分展示兄妹真实的相处状况,情感自然流露。而明星嘉宾探讨的问题也是基于自身经历去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个观察环节营造出开放式讨论的氛围,自由且包容。
由此可见,爱奇艺《我的小尾巴》在立意上极具社会价值和渗透力。一来,从社会层面出发,每期节目可视作当代家庭关系构建的真实缩影。节目试图透过兄妹相处的手足亲情,满足观众“吸娃”愿望的同时,成功发散到家庭教育、代际关系和社会关照等各类话题;二来,于综艺行业而言,《我的小尾巴》选择“兄妹”这样的生活中常见但综艺罕见的独特视角切入,第一现场+第二现场相互映射、吸收,从节目立意和模式上打破“流水线式”综艺套路,或将成为当下综艺行业的可研究范本。
热度与口碑双双出圈,这也引发了娱sir的好奇与思考:当下,我们到底需要一档什么样的综艺?结合《我的小尾巴》出圈点来看,除了被萌娃们外貌、性格圈粉,其实节目更深层次的价值还是在于透过节目+观察的模式,使受众不仅看得开心,看得安心,还或多或少可以收获到有效理论和实践,而这恰恰也是《我的小尾巴》备受好评的核心点。
诚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娱乐性节目了,笑过之后能否有更深层次的议题探讨,大概才是真的综艺刚需。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举行的爱奇艺悦享会上,《我的小尾巴》第二季已启动官宣。从行业观察的角度上看,节目俨然成功开启了亲子综艺2.0时代,成为
新世代
综艺典范。而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和大家一样,继续期待更多“《我的小尾巴》们”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