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采访人员 孙骏 通讯员 杨璞)刚刚过去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 , 今年的主题为“IBD(炎症性肠病)与幸福” , 旨在通过与患者科普相关的肠炎知识 ,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 达到健康中国的目标 。 随着很多人饮食习惯改变以及生活工作节奏加快 ,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患病人数与日俱增 。
那么 , 炎症性肠病更加偏爱哪些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会诱发和增加这种疾病的患病几率?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及早发现呢?
炎症性肠病更爱找年轻人 腹泻连续6周警惕炎症性肠病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说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 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 患者表现为反复的腹痛、腹泻、粘液血便 , 甚至出现各种全身并发症 , 比如葡萄膜炎、关节疼痛、皮疹等 。
炎症性肠病虽然在我国还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 , 但近年来已有明显增长的势头 , 且呈年轻化特点 , 高脂高糖饮食、精神压力大的年轻上班族更容易患上这种病 。 炎症性肠病中的溃疡性结肠炎(UC)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 , 发病高峰年龄为20岁至49岁 , 性别差异不明显 , 病程多在4周至6周以上;而克罗恩病(CD)最常发生于青年期 , 发病高峰年龄为18岁至35岁 , 男性略多于女性 , 临床表现呈多样化 。
【炎症性|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丨保持健康新“肠”态,饮食要远离“两高两色”】腹泻超过3次且持续6周以上 , 尤其是出现血便、腹痛、消瘦等一定要尽早就诊 。 炎症性肠病腹泻不仅是持续反复发作 , 而且是黏液血便并伴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 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和肝胆等肠外表现 。
不健康饮食更易诱发炎症性肠病 高脂高糖及有色饮料别多碰
高脂饮食更易诱发炎症性肠病已成为共识 。 此外 , 一项发表在《Science》子刊杂志上的研究显示 , 高糖饮食会使小鼠腹泻和直肠出血情况更严重 , 且结肠的长度较正常组小鼠而言更短 , 体内炎症反应及组织评分都更差 。 且糖处理组的小鼠肠道菌群均发生明显改变 。 因此 , 含糖量高的食品还是少食 。
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美精密免疫学研究所的何正祥教授其研究团队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 诱惑红和日落黄等特定的食用色素会诱导和加速结肠炎的发展 , 是影响炎症性肠病的新型环境危险因素 。 所以 , 有色饮料还是尽可能少喝!
防治炎症性肠病 , 吃东西也有讲究 部分还会导致癌变 , 规范治疗要趁早
炎症性肠病无论是处在疾病活动期还是缓解期 , 患者都需要谨慎选择食物 。 其中 , 活动期食用无刺激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如小米粥、面条汤、馄饨等 。 缓解期可食用易消化、少纤维素、质软、高热量的饮食 , 烹调方式以蒸、煮、焖、炖为主 , 做到少油、适量盐 。 病情严重期需严格禁食 , 并给予静脉营养液进行补充 。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提醒 , 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之间存在相关性 , 早治疗早干预可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肠道损伤 , 进而预防肠道癌变 。 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 , 如中药经肛门导入治疗等 , 避免了药物对胃部的刺激 , 用以辅助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优势 。
- 妇科检查|乳腺结节、增生易变癌?注意,7类女性更受乳腺癌青睐
- 心电图|【科普】心电图上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心脏病吗?
- 没有它,周围世界将不复存在!能瞬间穿透我们目前所见的全部物质
- 日本首度公开立场轰动世界,美国彻底玩完,中国全面领先中···
- 火哥:疫情时代,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 行业|规范牙膏和口腔清洁护理市场 溶菌酶抗菌活性测定有了行业标准
- 健康|这3类慢性疾病患者如何健康过年
- 慢性腰痛|腰总疼,快检查下你的睡姿
- 肇东|黑龙江肇东发现一例初筛阳性,为绥芬河抵肇人员
- 初筛|朔州通报:一人核酸初筛阳性,复核阴性,不排除疫苗污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