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 揍北汉去!
高粱河之战要先等一等 , 北汉的事情说完了才能轮到你 。
04
北汉是一个割据在今天山西中部和北部的地方行政权 , 国都是晋阳(今太原)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 那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
前面说了五代的国长 , 最持久的是后梁 , 17年 。
而北汉呢 , 硬是挺了整整29年 。
这其中有个很重要原因 , 就是北汉认了契丹这个干爹 , 二者依为唇齿 , 动北汉就要考虑契丹 。
所以 , 从后周开始 , 郭威、柴荣、赵匡胤两代3帝 , 个个一等一大神 , 数次攻伐 , 都没能拿下这个如鲠在喉的近敌 。
现在 , 赵二要动手了 。
实话实说 , 这个选择简直不要太正确 。
作为一个志在取得军心的帝王 , 第一次御驾亲征 , 一定要做到两点: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 , 一定要打赢 。
第二对手不能太菜 , 如果是奥尼尔打丹皮尔 , 军头门不会称赞吾皇英明的 。
北汉简直就是为赵二量身定做:
经过几次胖揍 , 能打的老兵消耗殆尽 , 人口也被撸的只剩3万户 , 战争潜力基本空虚 , 晋阳的坚城高墙前两年还被赵匡胤引汾水泡了个外酥里嫩 。
更妙的是 , 郭威也好、柴荣也好、赵匡胤也好 , 你们费了这么大的劲都没打下来 , 等我赵二打下来 , 那就能证明我比你们强 。
唯一存在的隐患 , 契丹驰援怎么办?
赵二根本没把这当个事儿 , 在高梁河之战以前 , 信心这个宝贵的东西他从来没缺过 , 别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哥哥留下的部队 。
别看第一次领兵 , 但领导之所以是领导 , 就是因为没有不会的 。
赵二开始具体出招了 。
首先 , 派大将郭进领兵越过晋阳 , 直扑东北120里外的石岭关 , 这是契丹援救北汉必经之路 , 郭进任务就是打阻击 。
其次 , 令潘美率前部攻晋阳城 。
最后 , 潘美出发一月后 , 赵二自领中军主力10万人 , 奔赴晋阳 。
郭进到了石岭关没有被动防守 , 而是直接前出契丹境内主动接敌 。 很快就遇到了契丹派出援兵 。
双方突然隔河相遇 , 短暂对歭后 , 辽军首先下河发动攻击 。
郭进呢?没有什么半渡而击 , 更没有什么退避三舍 , 也是直接下河 。
宋辽第一次遭遇战就这么爆发了 。
在冬季塞外冰冷的河水里 , 双方军人脸对脸、刀对刀 , 没有任何计谋花枪 , 摒弃了一切偶然因素 , 就是单纯拼战力 , 看看你刚还是我刚 。
噼啪噼啪 , 啪啪啪 , 滋滋...
一番争斗 , 辽军惨败 , 众多大将阵亡 , 溃兵一路向后 , 宋军一路追击 。
直到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统帅的后续部队赶到 , 方才收拢阵脚 。
宋军瞅了一眼形势 , 觉得战果勉强还可以 。 于是松松胳膊扭扭腰 , 点上一根烟 , 大摇大摆地往回走 。
辽军原地不动 , 向宋军爸爸的背影行注目礼 。
此战后 , 辽军再未向前一步 , 赵二攻伐北汉最大的变数就此解决 。
而北汉城下的经过还是比较简单的 , 赵二一路走、一路征发黄河以北的部队靠拢晋阳 , 等4月份他来到晋阳城下的时候 , 北汉只剩晋阳、汾州两座城了 。
赵二到了以后 , 摆好姿势 , 依次做了以下几个动作:
- 给晋阳城射进去一封投降书 。 (没人吊 。 )
- 亲临攻城一线看望官兵并亲切座谈:“俩月了哈 , 还没打下来呢 。 没事儿 , 不着急 , 就咱爷儿们 , 早晚进城喝青花汾 。 但一定跟兄弟们说啊 , 攻城时候保护好自己 , 千万别冒失 , 安全第一 , 你们都是我的宝贝疙瘩!”(伤害性大不大先不说 , 侮辱性肯定顶格了 。 大将曹翰开完座谈会 , 就脱了衣服咬着刀去爬云梯了 。 )
- 赵二领亲兵巡城四周 , 旌罗招展 , 亲兵们一边用劲弩压制城头 , 一边光着膀子耍大刀 , 仿佛手里拿的不是凶器而是拨浪鼓 。
6月1号 , 赵二向全军发出号令 , 明日中午进城(晋阳)吃饭 。
2号这天 , 北汉这个五代最强小强 , 终于走到站了 。
数十万宋军高声欢庆、大肆宣泄 。
从过完年 , 拼死拼活快半年了 。 终于能歇歇了 , 啥也不说 , 回了家先喝顿大酒、睡个好觉 , 等赏钱发下来 , 给老婆孩子买买东西 , 换个大房子 , 再添二亩地 。
然后排长升连长、连长升营长...
士兵们都是这么想的 。
那赵二呢?
72年了 , 五代十国、汉地分裂的局面 , 我头回领兵就给终结了 。
- 福建省|福建一农民五千元买下皇帝龙床,专家:无价,老农:五亿卖你
- 朱棣|二人曾是上下级,27年后顺序调换,师长被授上将,连长成为元帅
- 四川光头大叔卖牛杂,满满一碗只要6元,食客开400公里都要吃!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蒙古帝国的建立与元代瓷器的发展
- 唐朝诗人考上状元的却寥寥无几,他去考中了,还得到公主青睐
- 挖掘了八十几年“三星堆”为什么突然停止?太诡异、太恐怖
-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全力踢打都纹丝不动,可惜结局悲惨
- 同为史上最勤政皇帝,朱元璋应付自如,为何雍正却被活活累死?
- 同是4人组,为什么刘备干不过唐三藏?企业管理,怎样求之于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