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清朝灭亡之前 , 那些王室后裔们过的自然都是锦衣玉食、富贵无比的生活 。 夸张如慈禧太后 , 一顿饭一百多道菜 , 只吃喜欢的几道 , 其他的全部倒掉 。
那么清朝灭亡后 , 那些遗老遗少后来怎么样了呢?
“树倒猢狲散” , 清朝的遗老遗少们大部分都看透了局势 , 早早的隐姓埋名隐退回百姓里 。 然而 , 笑话之所以成为笑话 , 就是因为与大多数人的选择相悖 。 满清遗老们中间也出了这么一位 , 他不仅高调地宣传着自己爱新觉罗家族的身份 , 衣食住行无不充满了皇室气息 , 他就是爱新觉罗·州迪 。
生平经历
爱新觉罗·州迪 , 满族人 , 出生于1935年的广州 。 那时正是战火纷飞的岁月 , 末代皇帝溥仪在退位后 , 在东北又被侵略者扶持上位 , 好借助皇帝的名头降低民众心中的敌意 。 然而爱新觉罗家族几百年来的荒唐行为 , 早已惹怒全天下人 。 无论哪个人都对爱新觉罗家族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 。
爱新觉罗·州迪 , 在家中排行老七 。 在州迪的印象里 , 父亲总是十分低调 。 在家里没外人的时候 , 州迪的父亲按照满族的风俗 , 总是让州迪叫自己阿玛 。 到了外面 , 父亲是从来不敢的 , 都是让州迪叫自己阿叔 。 州迪的父亲日常生活中伪装得很好 , 尽量向汉族靠拢 。
州迪从小就被父亲教导不要忘本 , 别忘了他们的祖宗 。 州迪的家中摆设保持着清朝皇室的传统 , 充斥着满清皇室的浓烈风格 。 满族皇室衣着习惯是明黄色衣服为尊 , 这也成为州迪一家最为显眼的特点 , 州迪一家坚持穿黄色的衣服 , 哪怕战乱年代 , 物资十分匮乏的时候也依旧如此 。
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改名时都取类似的汉姓 , 如周、金、邵 。 也是因为这样 , 虽然身份证上登记的是爱新觉罗·州迪 , 但是他还有金复新、周佑钱两个汉族名字 。
随着时代不断地往前发展 , 清朝也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尘埃 , 渐渐被人们所忘记 。 清朝的遗老遗少们也早已没有了叛乱祸国的能力 , 国家对他们的防范也渐渐松弛下来 。 爱新觉罗·州迪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样的变化 。
曾被劝脱下清装做百姓
从新世纪开始 , 州迪怀抱着“能保留一点是一点”的想法 , 开始恢复祖先的传统 , 穿明黄色衣服 , 束清朝辫子 , 保留光前垂后的清朝发型 。 他自称多尔衮的第十世孙 , 论辈分来说 , 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堂弟 。 州迪也因此开始被众多人所了解 。
每次谈到满族文化 , 州迪就开始滔滔不绝 。 州迪自认为自己身上流传着尊贵的血 , 所以对仪容仪表特别在意 , 州迪的辫子都是由妻子代为编成 , 每次出门前都要梳洗得干干净净 , 照好几遍镜子才可以 。 州迪表示:“失着自己可以 , 失礼不起伟大的祖宗” 。
有一次 , 州迪回辽宁抚顺去祭拜先祖 , 当时溥仪的弟弟溥仁刚好也在北京 。 州迪的父亲曾经和溥仁有过一面之缘 , 州迪也就刚好去拜访一下 。 当时溥仁年事已高 , 在北京一所四合院里深居简出 , 听闻故友之子来访 , 就见了一下 。
溥仁没想到州迪一身明黄色满清皇室打扮 , 忍不住劈头就训他 。 州迪当然没有听他的 , 依旧我行我素 。
四处奔走希望保留北斋
因为童年的回忆 , 州迪对四合院的感情十分深厚 。 小时候的州迪 , 就是和家人住在仁康里的一座四合院 , 二百多平米的面积住了十几户人家 。 后来 , 听说广州最后一家四合院“北斋”因为政府的规划 , 即将被拆除 。 取而代之的是中山图书馆七层楼的书库 。
北斋是广州最后一所四合院 , 它寄托了州迪对童年的回忆 。 然而个人意愿如何能与国家规划相比 , 北斋最终还是被拆除了 。 通过这件事 , 州迪为很多人所知 , 在广州也是小有名气了 。
- 在外躲了70多年,累了!128岁老人自称是希特勒,并且拿出了证据
- 唯一未与中国建交的邻国,自称龙的国度,如今实行一妻多夫制
- 希特勒|“我是希特勒,不躲了”,128岁老人自称是希特勒,躲了70多年
- 他自称皇室后裔,至今留辫子,为保血脉纯正拒绝和普通姑娘结婚
- 汉朝建立后我们才自称汉人,那在此之前呢?网友:既威武又霸气
- 为何历代皇帝都用“朕”自称,专家:把“朕”拆开看,你就明白了
- 满族|“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何谓“三八”?有无借鉴意义?
- 七旬老人手拿腰牌自称将门后人,专家要求上交,他一口回绝
- 清朝初期强制剃发、易服,为何唯独没有强制汉人学习满族语言?
- 印度这一地区自称中国人,拒绝与印度联姻,不学印度语不过印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