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图说: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宇为病患同时实施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经额脑室内镜下侧脑室囊肿造瘘两个微创手术 采访对象供图 下同
近日 , 近而立之年的小王(化名)因白发突然增多和面容改变到医院就诊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联合垂体疾病MDT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 , 认为小王极可能患有一种慢性隐匿性进展疾病 , 即肢端肥大症 。 同时头部增强磁共振检查中还意外发现小王头部不仅有垂体瘤 , 在侧脑室还长了一个巨大的蛛网膜囊肿 , 两种不同性质的脑部病变神奇般碰撞到了一起 。 近日 , 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宇为小王同时实施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经额脑室内镜下侧脑室囊肿造瘘两个微创手术 , 手术顺利 , 目前小王术后恢复良好 , 几天后就可以出院了 。
小王(化名)因白发增多 , 怀疑自己“内分泌紊乱” , 到了仁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 内分泌科擅长垂体疾病的廖宇医生在见到小王的一刹那 , 即使戴着口罩 , 也因他极具特征性的面容脱口询问:“你是怀疑自己患有肢端肥大症吗?”看着愣住的小王 , 廖医生立即检查他的手指并伸出自己的手进行对比 , 发现患者手指末端增粗明显 。
文章插图
图说:患者手指末端增粗明显
廖宇医师详细追问小王病史 , 让他翻找成年时的证件照 , 经过对比后更加确定自己的初步诊断 , 小王极可能患有一种慢性隐匿性进展的疾病:肢端肥大症 。 随后小王被收住院进一步检查诊治 。
经过内分泌科进行的全身系统评估 , 肢端肥大症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得到确诊 , 而在随后进一步的头部增强磁共振检查中还意外发现小王头部不仅有垂体瘤 , 在侧脑室还长了一个巨大的蛛网膜囊肿 , 垂体疾病MDT团队就这个病例进行了多学科讨论 , 两种不同性质的脑部病变神奇般的碰撞到了一起 。 而且囊肿体积巨大已经严重压迫导致同侧脑室室间孔阻塞造成脑积水 。 患者是否有可能通过手术一并治疗?
经过多次会诊 ,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宇决定进行内镜下微创手术 , 同时治疗垂体瘤和侧脑室巨大囊肿 。 5月2日 , 手术过程异常艰难和复杂 。 长期的高生长激素作用下 , 病人的鼻腔粘膜肥厚 , 通道极其狭长 , 鼻窦腔骨质增生严重 , 王宇只使用一个鼻孔通道 , 耐心地逐渐暴露出深部位于鞍内的肿瘤 , 在高清神经内镜直视下仔细地辨别正常的垂体组织和肿瘤 , 通过地毯式的内镜抵近观察搜索 , 将躲藏在各个角落的肿瘤彻底切除 。 经鼻入路肿瘤切除后 , 继而又通过额部一个1.5厘米的骨孔 , 对侧脑室内置入脑室内镜 , 发现并打开囊肿壁 , 通过脑室镜的通道使用特制的工具将囊肿皱缩 , 缓解了囊肿对室间孔的堵塞 , 使脑脊液循环得到再通 。 王宇同时实施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经额脑室内镜下侧脑室囊肿造瘘两个微创手术 , 整个手术顺利 , 目前小王术后恢复良好 。
据仁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麻静介绍 ,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作为一种慢性进展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 由过度分泌生长激素的脑垂体瘤引起 。 垂体生长激素细胞腺瘤约占所有垂体腺瘤的20% , 居分泌激素的功能性垂体腺瘤的第二位 , 虽并不常见 , 但危害极大 。 由于该病起病隐匿且生长缓慢 , 早期无典型自觉症状 , 确诊的平均年龄在40-50岁 , 诊断延迟长达4.5-9.0年 , 甚至最高可达20余年 。 长期过度分泌生长激素会引起全身软组织、骨和软骨过度增生 , 表现为特征性的面容改变 , 如前额斜长、眉弓突出、下颌前突、鼻翼舌苔增厚、手足指趾肥大、皮肤粗厚等 , 通俗点说就是“容貌变丑” 。 更重要的是会对患者的各个系统或器官带来严重损害 , 甚至造成不可逆性损伤 。 与普通人群相比 , 肢端肥大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了2倍 。
专家提醒 , 由于肢端肥大症可能由血糖异常等内分泌代谢生化指标早期提示 , 因此 , 内分泌科的早期筛查诊断与评估尤为重要 。
【小王|白发突然增多,容貌也变了?小伙脑部竟有两种严重病变】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左妍
- 砂糖|突然刷屏!“没有一袋砂糖橘能过夜”登上热搜,上海人笑而不语
- 维生素e|红枣和它一起煮,每天来一碗,白发变黑发,皱纹也消失不见了
- 皮肤|黑豆和此物一起煮,每天吃一次,皮肤细腻了,白发变黑发
- 耳石症|突然头晕目眩?当心是“耳石症”惹的祸
- 本草纲目|治疗白发的杂草,田间随处可见,知道的人不多
- 南方医科大学|女子颈部突然长了个“包”,“罪魁祸首”竟是十月前的鱼刺
- 螨虫性|8岁男孩身上突然起疹子 竟是螨虫作祟
- 儿科医生|一岁男孩突然用头撞门,原来是癫痫发作
- 皮肤|红枣和此物一起煮,睡眠好了,白发少了,皮肤更红润,女人可试试
- 毛病|经常半夜突然“自然醒”,难再入睡,是怎么回事?或是这几种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