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哮喘 , 不少人停留在影视剧里的突发气促、呼吸困难等印象 , 其实这只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表现 , 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只咳不喘或者只是胸闷 , 但也可能患有哮喘 。 ”西京医院儿科主任孙新说 。文章插图
今年5月5日是第23个“世界哮喘日” , 为了让更多哮喘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和管理 , 揭示常见的哮喘误区 , 宣传正确的哮喘防治知识 , 5日下午 , 西京医院儿科举行了大型义诊及科普讲座活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义诊现场
5日下午 , 西京医院儿科门诊大厅聚集了200余名患儿和家长 。 儿科主任孙新为大家进行了题为“儿童哮喘”的科普讲座 , 吴华杰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家长们科普了儿童哮喘的精准治疗 。 接着 , 儿科护士现场演示不同哮喘防治药物及相关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 。 讲座结束后 , 孙新主任带领吴华杰、罗建峰、邓跃林等哮喘专家为广大患儿进行了义诊 。
你对哮喘了解多少?哮喘的日常误区有哪些 , 又该如何防治?孙新主任为大家进行了一一解答 。
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 , 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 , 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 近年来 , 儿童全球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据了解 , 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较十年前上升50﹪以上 。文章插图
为患儿家长演示哮喘防治相关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
误区一:哮喘是一种儿童疾病 , 随年龄增长人们会摆脱哮喘 。
哮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 , 儿童期哮喘控制不佳往往会发展成为成人哮喘 , 需要终身治疗 。
误区二:哮喘是感染性疾病 。
哮喘不是感染性疾病 , 它不会传染 , 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和流感)可引起哮喘发作 。
误区三:哮喘患者不应该运动 。
当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后 , 患者可以进行运动 , 甚至可以当职业运动员 。 例如 , 足球明星贝克汉姆 , 游泳健将菲尔普斯等都是哮喘患者 。
误区四:哮喘只能用高剂量激素才能控制 。
患者通常使用低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即可控制哮喘发作 , 但是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 。 只有少数重症哮喘患者需要高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多种附加治疗 。
据孙新主任介绍 , 目前国内儿童哮喘控制并不理想 , 60%的患儿在近1年内有急性发作 , 48%的患儿近1年内曾住院或看急诊 , 主要原因包括未坚持规律用药、用药方法不正确、未进行环境控制、未及时处理并存疾病等 。 哮喘不发作时 , 患者几乎不会表现出任何不适症状 , 这使很多人对它掉以轻心 , 但实际上哮喘严重发作时可危及生命 。 因此 , 一旦确诊为哮喘一定要接受规范科学的治疗 , 不可盲目轻视或自行用药 。文章插图
“哮喘是可防可控的 。 ”孙新主任表示 , 多数患儿经长期、规范、个体化治疗后可完全缓解 。
家长在生活中要做到:
注意隔绝过敏原 , 减少发病诱因 , 避免接触花粉、粉尘等 , 室外可戴口罩;
应遵从医嘱 , 长期、规律、规范的应用药物 , 不可私自停、减药物 , 了解小儿哮喘知识 , 病情反复或加重 , 效果不佳时及时就医;
天气变化 , 适量增减衣物 , 避免感冒;
避免强烈的情绪变化 , 如突然剧烈大哭 , 避免剧烈运动诱发;
生活中要适当运动 , 增强免疫 , 避免肥胖;
患儿确诊哮喘后 , 应定期复诊 , 监测病情进展 , 用药情况及用量、用法应详细记录;
如急性期发作时 , 用药不缓解或病情加重等应及时就诊 , 注意复诊时间 。
来源: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采访人员 高瑞 通讯员 李洁
【哮喘|哮喘误区知多少?不是所有哮喘都会“喘”专家:坚持规范用药 哮喘可控可治】编辑:王少颖
- 夜读丨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己
- 补血|曾经深信不疑的养生知识,竟然都是错的?
- 言多必失,闭嘴见修养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知识|冬季养生保健知识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解见业:全科医学科都可以看什么病,你知道吗?|医学科普| 青岛市科技局
- 老婆怀孕了,老公应该怎么办?
- “老头子”原来是这个意思!涨知识了!
- 遂昌县人民医院2022年春节假期工作安排|重要通知 | 休息初四
- 创面|远离误区正确急救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