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零的突破!“中国挂面第一村”挂面出口美国120元一斤,将在洛杉矶商超售卖

银白如丝的四川中江挂面 , 传承千年手工味道 , 被称为“餐桌上的非遗” 。
挂面|零的突破!“中国挂面第一村”挂面出口美国120元一斤,将在洛杉矶商超售卖文章插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江挂面 。
4月28日 , 来自中江县委宣传部的消息 , 一批价值2万美元的中江挂面在德阳海关监管下顺利发运美国 , 标志着中江挂面直接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 这批挂面将发运美国 , 进入洛杉矶的沃尔玛、家乐福、大华等商超售卖 。
中江挂面制作需要18道大工序
4月28日上午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媒体德阳行采访团走进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 , 体验“餐桌上的非遗” 。
被称为“中国挂面第一村”的觉慧村 , 位于凯江河畔 , 是一个有着40多户人家的普通小村庄 , 家家户户均以制面为生 。
走进觉慧村 , 家家户户房前屋顶挂出如丝绸一般的面条 。 劳作的村民纷纷置身在轻盈如流水的线条间拉杆晒面 , 似舒缓优雅的舞蹈……5米多长的挂面细如发丝 , 挂上撑杆 , 连成了面条墙 。
每年小雪节气过后 , 如丝一般的手工面 , 便会出现在村民的房前屋顶 。 阳光照射下 , 犹如瀑布一般 。 手工制面早已成为觉慧村的一张名片 , 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挂面村” 。
觉慧村民居风格与别处迥然不同 。 “回”形院落格局 , 屋顶相连相通成宽阔的平台 , 干净、通透、开阔 , 是晾晒挂面的最好场地 。 挂面在晾晒时可挂5米之长 , 最细的挂面能穿过针眼 。
经过发酵的面产生大量酵母菌和蜂巢般的气泡 , 使做出来的面条内布满微孔 , 孔孔相连便有了“空心”的效果 , 故中江挂面又叫“中江空心面” 。
“只知道中江挂面好吃 , 还不知道制作挂面有那么多工序 。 ”一名媒体采访人员一边体验挂面制作 , 一边发出感叹 。
当地挂面师傅罗大姐介绍 , 制作中江挂面工序繁琐 , 要经过和面、开条、盘条、发酵、抻大条、抻小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大工序和70道小工序 , 一架面从取水和面到切面打包完成 , 一般需要18-24小时 。
在村民们看来 , 挂面做得好不好 , 除了手艺 , 面粉的品质、和面用的水和晒面的天时最为重要 。 水必须用村里的地下井水 , 面粉选用优质冬小麦 。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 , 是制作挂面的最佳时节 。
挂面|零的突破!“中国挂面第一村”挂面出口美国120元一斤,将在洛杉矶商超售卖文章插图
挂面|零的突破!“中国挂面第一村”挂面出口美国120元一斤,将在洛杉矶商超售卖文章插图
↑村民制作中江挂面 。
零的突破 出口美国120元一斤
中江挂面发源于宋代 。 到了明朝初年 , 做挂面的手艺就已经在民间流传 , 中江挂面也开始行销各地 。 到清道光年间 , 中江挂面达到全盛时期 。
中江挂面陆续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中江挂面原产地证明商标 , 并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让中江挂面走出国门 , 一直是几代中江挂面传承人的梦想 。 如今 , 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
来自德阳市商务部门的消息 , 4月23日 , 中江挂面出口装箱仪式在德阳中江挂面村的杰慧粮油有限公司举行 。 本批中江挂面共有8吨 , 货值30余万元 。 按照计划 , 中江挂面年出口量将达到100吨以上 。 本次出口的中江挂面 , 在国外价格已经卖到120元/斤 。 这次是中江挂面历史上正式首次走向国际市场 , 出口至美国 , 数日之后将在洛杉矶的沃尔玛、家乐福、大华等商超售卖 。
近年来 , 德阳市县两级商务部门协同联动 , 提供“一对一”服务 , 解决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同时 , 进一步加快查验环节的流转效率 , 实现监管放行“零延时” , 大大缩短了企业的通关时间 。
今年以来 , 德阳海关先后帮扶中江挂面等农副产品实现出口零的突破 , 帮助德阳市杰慧粮油有限公司、四川凉高井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倍鲜食品有限公司3家企业实现首次出口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王明平
编辑 彭疆
【挂面|零的突破!“中国挂面第一村”挂面出口美国120元一斤,将在洛杉矶商超售卖】(下载红星新闻 , 报料有奖!)
挂面|零的突破!“中国挂面第一村”挂面出口美国120元一斤,将在洛杉矶商超售卖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