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原子弹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其实被骗了,真正原因被保密70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45年8月6日 , 3架B-29美机进入广岛上空 , 突如其来的飞机 , 引来了广岛上空的人眺望 , 他们并不知道 , 在这3架上携带了一颗重达5吨的原子弹 。
9点14分他们投下了原子弹 , 用丘吉尔的话来说:这是一颗愤怒的基督 。
原子弹在距离地面600米处发生了大爆炸 , 先是一道强烈的闪光 , 这道闪光足以让人陷入短暂的失明状态 , 随之而来就是爆炸产生的6000多度高温 。焚烧人体的温度是在800——900度之间 , 6000度的高温足以摧毁一切了 , 越是接近爆炸中心的人越“幸运” , 因为在他还没有感受到痛苦之前就灰飞烟灭 , 人死后只会在地面、墙壁上留下一道黑影 , 这就是他最后存在的证据 。
在10公里之外 , 人们都存活了下来 , 但是高温烧穿了日本人的双眼 ,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是 , 爆炸产生的核辐射更是让几十万人痛苦的一生 。
当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 , 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 那一天长崎就死了6万余人 , 两颗原子弹也迫使日本投降 。
但是日本真的是因为原子弹投降的吗 , 真正的原因被隐瞒了70年 。
当第一颗原子弹被投放的广岛时 , 日本并不打算投降 , 对外宣称是一颗陨石砸到了广岛上 , 暂时封锁了消息 。 当时日本人也不了解原子弹这种武器 , 只能相信“官方”说法 。
面对第一颗原子弹的 , 日本外相东乡德茂在一场会议上表示:从目前的局势看 , 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 。
海军司令总长丰田副武也建议投降 , 但是他并不支持“无条件”投降 , 日本军政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投降 , 主战派还是居多 , 他们提出了在日本本土进行决战 。
日本首相铃木整合了众人的意见 , 发起了一场投票 , 赞成无条件投降的只有6人 , 三人反对 , 五人没有表态 , 事情并没有着落 。 日本内阁只能上奏天皇 。
8月8日 , 苏联红军根据《雅尔达密约》对日宣战 , 发动“八月风暴行动” , 苏联百万红军越过边境 , 向着盘踞在东北的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 。
苏联投入了150万人之多 , 加上双方的装备相差悬殊 , 日本关东军被瞬间击溃 , 抗日战争也迎来了全面大反攻 。
苏联同样想要谋取日本这处战略地位 , 美国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 为了迫使日本加快投降 , 又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
面对苏联红军进攻 , 日本终于感受到了绝望 。
日本天皇召开了会议 , 又重谈投降 , 东乡德茂说:此时此刻 , 只能提出一条 , 就是维护天皇制度 , 只有这样大和民族才有复兴之日 。
主战派虽然无法接受 , 但决定权还在日本天皇手中 , 他神情十分失落 , 说:这几天一直听信有取胜的话 , 但是实际却和计划并不一致 , 对付盟国军队 , 看来是没有希望了……此时只能作这样的决定了 。
日本天皇已经决定投降 , 8月10日就将“无条件”投降的意思转达给了美国 , 美国接受了日本投降 , 苏联失去了登陆日本的机会 。
8月14日 , 宣布投降前 , 日本天皇再一次召回了会议 , 依旧是旧事重提 , 日本人还是想要谋求保存天皇制度 , 在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之前 , 日本内部还发生了军事政变 , 主战派打算阻止投降 , 并没有成功 , 宣布投降之后 , 主战派陆相阿南选择切腹自杀 。
8月28日 。 美国士兵登陆日本、9月2日签署投降书……麦克阿瑟被任命最高统帅 , 由他全权处理日本一切相关事宜 。
麦克阿瑟保留了日本天皇制度 , 改革了日本财阀 , 援助日本大量的面粉 , 度过了战后的“寒冬” 。 毫无疑问这位传奇将军麦克阿瑟成为了日本的“救星” 。
【原子弹|原子弹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其实被骗了,真正原因被保密70年】从这些来看 , 日本人之所以会投降 , 并不主要是因为原子弹 , 更是因为苏联红军 , 若是苏联红军全面登陆 , 日本战后的损失将会更重 , 甚至可能会变成东德、西德;所以苏联对日宣战后 , 日本选择了向美国投降 。
- 夏朝|中科大教授:已证实夏朝就是古埃及,国外网友的评论却令人诧异
- 溥仪|清朝灭亡了109年,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是谁给他们发工资?
- 朱棣|二人曾是上下级,27年后顺序调换,师长被授上将,连长成为元帅
- 那英|大清灭亡后,格格都嫁给了谁?你熟知的大明星其实都是皇室子孙
- 历史揭秘|还珠:同样是塞娅选驸马,为啥选尔康就进京,选尔泰却得入赘?
- 曾国藩|曾国藩告诫我们: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这是为何?
- 后宫史|古代打仗时间周期长,士兵们怎样处理生理需求?都是用这3种办法
- 王阳明|王阳明:真正厉害的人,往往能在两件事上做到自律,注定是人上人
- |李小龙是不是天下第一?妻子在晚年说:有一种对手李小龙很害怕
- 这届小学生的三观,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