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着模拟定位之后 , 还要等几天才能开始放疗 , 没想到在这台机器上 , 只需20多分钟 , 定位、放疗就完成了!”肠癌患者老李轻松地从放疗机器上走下来 , 这是他在手术前接受新辅助放疗疗程的第一次治疗 。 在放疗控制室里 , 医生、物理师、技术员三方会聚 , 协同完成了这次“一站式”放疗 。
以往从放疗模拟定位到正式放疗之前 , 平均需要等待3—15天 , 4月13日 , 我国医工“联姻”首创的全球首个“一站式”放疗方案 , 让第一次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在同一台机器上就可以完成放疗模拟定位、影像采集、靶区勾画、制作计划、复位、计划质控和拍摄验证片、正式放疗 , 患者只需像老李一样花20多分钟“走完”全流程即可 , 大大缩短了患者在正式放疗前的等候时间以及来回的奔波之苦 。
肿瘤患者传统放疗流程耗时较长
“放疗利用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 是恶性肿瘤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 。 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整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章真教授介绍 。 放疗需要不同专业方向的医务人员紧密配合 , 涉及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物理师、剂量师、技师、加速器工程师、软件和网络工程师等 。 肿瘤病人到放疗科就诊 , 需要经过制作体模、模拟定位、影像采集、靶区勾画、制作计划、复位、计划质控、拍摄验证片八大步骤后 , 才能最终在放疗设备上接受治疗 。
虽然常规的放疗单次耗时一般在20分钟以内 , 但为保证放疗的高精度 , 从首次放疗制订方案到实施治疗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做到巨细无遗 。
具体来说 , 放疗医生在患者CT模拟定位后的影像上勾画出射线照射目标和需要注意的关键正常组织 , 开出“放疗申请单” , 上面写着各种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 , 然后再交由放疗物理师制作放疗计划 , 并在患者正式放疗之前 , 进行复位、质控和拍摄验证片的工作 , 以确保计划能够安全准确地实施 。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15天 , 患者也要多次来医院配合医生 , 耗时耗力 。 ”为此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教授胡伟刚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通过流程再造和最新物理工程技术 , 在保证不减少标准化流程的同时 , 减少患者治疗前的等候时间 。 从2016年起 , 胡伟刚和研究团队就开始通过流程梳理和人工智能研究 , 尝试破解这一难题 。
“一站式”平台与人工智能强强联合
多年来 , 为解决这一难题 , 章真和研究团队也一直在进行多种探索 , 并与大型医疗设备厂商联合开发新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的效率等 。
两年前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联合医疗设备公司推出了世界首台一体化CT直线加速器 , 这种设备将模拟定位CT与放疗合二为一 , 首次放疗患者治疗时不必奔波于多个场所 , 在一张治疗床上即可完成放疗全流程 。 同时 , 利用该院放射治疗中心物理师团队数年前就研发出的放疗靶区智能勾画技术和自动计划技术 , 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 , 使得原本耗时数小时才能完成的靶区勾画与计划工作 , 现在仅需几分钟便可完成 , 大幅提升了放疗计划制订的效率 。
基于上述两项优势技术 , 章真提出了“智极一站式放疗”方案 , 将“一站式”平台与智能勾画靶区和自动计划技术“强强整合” , 充分融合到一个工作流 , 由多个专业人员协同 , 在同一个空间完成计划制订和治疗 , 将各个环节之间的等候时间压缩至更短 , 实现智能、极速的“一站式”放疗 。
章真表示 , 应用放疗平台+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全新肿瘤治疗模式 , 标志着肿瘤放疗2.0时代的开启 。
“智极一站式放疗”方案 , 将“一站式”平台与智能勾画靶区和自动计划技术“强强整合” , 充分融合到一个工作流 , 由多个专业人员协同 , 在同一个空间完成计划制订和治疗 , 将各个环节之间的等候时间压缩至更短 , 实现智能、极速的“一站式”放疗 。 (王 春)
【放疗|“一站式”方案,开启肿瘤放疗2.0时代】来源: 科技日报
- 东莞康华医院|年会聚餐挂横幅:“手术室里全是钱!”东莞康华医院:内容确实不妥
- 昆德拉为什么说“只活一次就好像没有活过”?看完《开端》,我悟了
- 又一“李子柒”爆红:逃离深圳12年,没想到她活成这样
- 女人越来越“花心”的原因,看完你就知道了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院工会|宝鸡市人民医院院工会开展“喜迎新春送祝福”活动 ——传递年味 送去祝福
- 世卫:疫情三月将结束,建议取消国际旅行限制!话音刚落,“奥密克戎的妹妹”来了……
- 诊疗|“这样的服务真贴心”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
- 胸痛|冠心病号称“人类第一杀手” 要注意日常的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