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大明王朝:嘉靖皇帝登峰造极的帝王心术——一次操作,团灭内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沈一石的账册运抵京城 , 嘉靖皇帝大怒 , 当然他生气的关键点并不全在于“严党”的贪腐 , 更在于这些混账娃儿竟然把原该属于自己的钱贪了 。 敛财敛到了皇帝头上 , 嘉靖自然也不愿再惯着“严党” , 只不过 , 在确定“倒严”之前 , 嘉靖皇帝还必须明确一个人的态度 , 他就是时任“浙直总督” , 正于东南抗倭的胡宗宪 。
急召胡宗宪进京 , 一番御前奏对以后 , 嘉靖皇帝确定了胡宗宪的态度——“倒严” , 不同意;充当“倒严”的先锋 , 更不可能 。 为臣之忠 , 不能不顾;知遇之恩 , 更不能不顾;尤其是奉旨试探严嵩以后 , 严嵩不但没有查看账册 , 就连自己的儿子严世蕃也没打算袒护 , 胡宗宪对严嵩的保全之心 , 更加坚定!
次日 , 胡宗宪将账册“交还”宫中 , 嘉靖皇帝召来了严嵩 , 一并问话 。
和往常一样 , 吕芳早早地等在宫门口 , 等待严嵩 。
“阁老 , 没有睡好吧 , 眼睛都是红的 。 ”早早等待的吕芳和吕芳给出的这句话 , 能让严嵩得到两方面的信息:
1、吕芳还能在宫门口等着 , 说明嘉靖皇帝“倒严”的心思已经放下了 , 严嵩的地位还很稳固 。
2、吕芳的那句“没有睡好吧” , 又在提醒严嵩 , 昨天发生的事我知道 , 暗指嘉靖皇帝也知道 。
再来看严嵩的回答:
“睡不好了 , 伺候皇上一天算一天吧 。 ”就目前的朝局而言 , “倒严”只是时间问题 , 严嵩的这句话也是满含辛酸和无奈!为了自身党羽利益 , 他不能不争;为了嘉靖皇帝 , 他又不能不敛财;可一旦争过了头 , 敛过了头 , 严嵩又必须站出来背黑锅 , 说是高高在上的“内阁首揆” , 其实也不过就是嘉靖皇帝手中的一个工具人而已 。
只是 , 此时的严嵩还是心里有底的 , “倒严”的时间还没到!
来到御前 , 嘉靖皇帝发话了:
“不要行礼了 , 扶阁老坐下 。 ”嘉靖皇帝的这个态度 , 也坐实了严嵩的猜想 , 现在还没事!
然后 , 严嵩便看到了精舍里摆着的两口大箱子 , 脚步明显一顿 , 吕芳的那句提醒也坐实了 , 胡宗宪昨晚抬着账册去看严嵩 , 就是为了试探严嵩 。
如果胡宗宪真是一早将账册送进了宫中 , 那么 , 此时就应该处在紧张的清算之中 , 嘉靖皇帝也不可能如此冷静地等待严嵩回话 。 现在 , 箱子动都没动 , 嘉靖皇帝还如此冷静 , 这就说明嘉靖皇帝早就见过这两口箱子 , 更是清晰掌握了里面的账册 。
只是 , 严嵩和胡宗宪之间的谈话 , 嘉靖皇帝并不清楚 , 他还需要试探:
“这是胡宗宪从浙江带来的两口箱子 , 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严嵩回答道:
“回圣上 , 不知道 。 ”严嵩回答“不知道” , 也就是不承认胡宗宪昨晚找过自己 , 他对胡宗宪的承诺——“不管谁说你来过我不认账就是” , 做到了!
即使已经明确了嘉靖皇帝和胡宗宪的联手试探 , 严嵩还是装作不知道 , 还是按照昨晚的约定保全胡宗宪 , 这份老师爱护学生的感情让嘉靖皇帝吃醋了 , 也进一步明确了胡宗宪的态度 , 他不会参与“倒严” , 更不会主动“倒严” 。
嘉靖皇帝想要“倒严” , 但关键人物——胡宗宪又不愿背叛严嵩 , 拉拢不成 , 就只剩下两个办法——挑拨两人的关系 , 或者直接毁灭之 。
东南的倭寇闹得正凶 , 胡宗宪还不能被“毁灭” , 嘉靖皇帝就只能想尽办法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 。
嘉靖皇帝看向胡宗宪 , 问道:
“知道牌位上为什么要供着‘天地君亲师’吗?”这是嘉靖皇帝的惯有习惯 , 开启一段帝王心术的时候 , 总要弄一段看似无关 , 实则紧密相连的“题外话” 。
曾经的职场生活中 , 总以为领导的废话很多 , 甚至觉得级别越高的领导废话越多;后来才明白 , 不是领导的废话多 , 他没那么多时间扯淡 , 只是好多话你并没有听明白而已 。
- 夏朝|中科大教授:已证实夏朝就是古埃及,国外网友的评论却令人诧异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宁愿被赐死也不造反?理由其实很简单
- 那英|大清灭亡后,格格都嫁给了谁?你熟知的大明星其实都是皇室子孙
- 秦国|台湾出版的中国古代地图什么样?秦国版图变大,个别朝代非常经典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打狗运动,起因你还记得吗?
- 坚守比逃避更有意义?为何斯大林坚守莫斯科库图佐夫却选择放弃?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四川光头大叔卖牛杂,满满一碗只要6元,食客开400公里都要吃!
- 弑九王,占皇后,末日凶臣蒋玄晖,却成大唐帝国最后一棵柔弱稻草
- 大清已亡100多年,皇室早不存在,为何还有守墓人?谁给他们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