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崇尚针药并用 追求中医本色

来源:健康时报网
专家简介:
冯学功 ,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主任 , 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经方分会副会长、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擅长:运用经方、针刀、针灸、康复等方法治疗中风偏瘫、头痛、眩晕、吞咽障碍、失眠、鼾症(打呼噜)、颈肩腰腿痛等;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治疗|崇尚针药并用 追求中医本色文章插图
(健康时报采访人员 林敬) 中医脑病科看什么病?又有哪些特色疗法呢?周四上午 , 采访人员特意来到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冯主任专家门诊探个究竟!
失眠选方要辨证
酸枣仁汤勿滥用
门诊现场:70岁左右的余大爷 , 落座便开始抱怨说“早晚得被老伴给气死 , 每天就给吃‘三铁 , 铁包子 , 铁饺子、铁烙饼 , 面皮硬得能硌掉牙’ 。 ”抑制不住的生气就造成了失眠 , 最近又感到右胁部有股气堵着 , 胀得难受 。
冯学功:有不少顽固失眠的患者都有一个“对手”——不是跟老伴就是跟孩子 , 或者是一些烦心的事 。 所以 , 对于失眠的治疗 , 心理疏导很重要 , 这也是中医情志治疗的一部分 。 我一般用经方治疗失眠 , 经方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传下来的方子 , 有二百多首 , 究竟用哪个需要通过六经辨证方证对应来确定 。
譬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失眠的常用方 , 对有抑郁、焦虑、胸闷、心烦 , 舌苔黄腻的患者比较适合 。 黄连阿胶汤适合阴血不足有内热的患者 , 如心烦比较突出 , 口干 , 舌头红苔少并且比较干燥的患者比较对症 。
大柴胡汤也用于失眠的治疗 , 适合气机郁结、内有郁热、胃肠有积滞的患者 , 常见的症状是口苦 , 口干 , 腹胀 , 大便不通 , 通过疏利气机 , 清热导滞 , 把导致心神不宁的病因去除了 , 失眠就能得到相应的改善 。
对于长期慢性、复杂、疑难的顽固性失眠 , 乌梅丸用的机会较多 , 因为这样的患者经常处于寒热虚实错杂的状态 , 而这个方子里既有凉药又有热药 , 既有补药又有泻药 , 恰好与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病机相符 。 治疗顽固性失眠还可以运用合方的方法 , 因为病机涉及多个方面 , 单纯用一个经方治疗不够 , 这时便需要打组合拳 , 多个经方搭配使用 。
此外 , 需要注意的是 , 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的名方 , 能养血安神 , 是个补益为主的方子 , 适合有些心烦但不重 , 血虚、气色不好、心慌、口干等症状的失眠患者 , 如果肝郁引起的失眠喝它就不对症了 。
中风病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西医谁是前锋大有讲究
门诊现场:一位偏瘫11年的老大爷 , 走路右腿拖拉 , 抬腿困难、下蹲蹲不下 , 后仰腰痛得厉害 。 他开玩笑说:“地上有100元钱 , 我都捡不了” 。 想做下针刀改善症状 。
冯学功:中风病发病后7~10天内 , 病还属于急性期 , 对少部分病人来说 , 西医治疗是第一位的 , 因为有些适合做溶栓或血管介入治疗的 , 中大量脑出血需要做手术的 , 脑水肿明显需要脱水治疗的 , 这时候西医是前锋 , 西医治疗为主效果良好甚至可以挽救生命 。
发病7~10天后 , 病情趋于稳定 , 对于大部分病人来说 , 这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医就应该成为前锋 , 因为中医很多治疗手段如针刀、针灸、经方等 , 对偏瘫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经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中风病康复治疗中的三个拦路虎——疼痛、情感障碍、痉挛状态的治疗 , 都是中医的强项 。 疼痛可以用针灸治疗 , 抑郁焦虑有很多经方可用 , 痉挛可以用针刀进行松解等 。
中风病虽说是急性脑血管病 , 但很多病人在发病前大脑已经处于慢性缺血状态 , 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急性发作 , 类似于慢性病的一个急性发作 。 中风发病后大脑中枢司令部受损 , 会引起很多问题 , 如肢体活动不灵、言语问题、吞咽困难、情感障碍、认知障碍、二便障碍等 , 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征 。 另外 , 我们不能只关注大脑 , 而忽略了外周 , 中风发病后能引起很多外周的问题 , 如粘连、挛缩、阻塞等 , 影响了患者的康复 , 如能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 , 会大大加快病人的恢复 。 中医综合治疗是这方面的强项 。
按照目前的中风病分期 , 中风病发病半年后就属于后遗症 , 进入这一期意味着很多病人功能恢复就很难了 , 不容易再有大的好转 。 但自从用针刀治疗中风病后 , 这个局面就改变了 , 因为我们用针刀治疗的中风后遗症病人 , 有发病后20年的 , 仍然有明显的效果 。 其道理就是随着时间的延长 , 病人的肌力常常有所恢复 , 但因为痉挛的限制 , 这个力量发挥不出来 , 针刀能够减轻或缓解痉挛 , 把肌力释放出来 , 所以有效 。 看来有了针刀治疗后 , 中风病后遗症期的划分得改一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