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医学趣史 , 传医者初心 , 欢迎收听:文章插图
青年演员 吴倩:大家好 , 我是吴倩 , 欢迎收听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网易云音乐共同打造的健康科普类主题节目《医声永流传》 。
早上赖床不吃早饭 , 中午点餐吃外卖 , 晚上撸串涮火锅 , 平时工作忙起来 , 各种零食来果腹 。
这是很多当代年轻人的饮食图鉴 。文章插图
要么顾不上吃饭 , 要么暴饮暴食 , 甚至还有很多爱美的年轻人为了减重 , 过度节食 。 殊不知 , 胃已经无法承受这些不自律的生活习惯 , “哼哼唧唧”地在肚子里翻腾着“抗议” 。文章插图
美国《外科手术》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 , 与年纪大的患者患有胃癌的几率相比 , 新的早发性胃癌生长和扩散速度更快、预后更差 , 并且容易对传统化疗耐药 。
这一项研究结果为年轻人敲响警钟:保“胃”战已经打响 , 我们决不能输 。
01
其实 , 不仅是当代人 , 古时候位高权重的帝王也难逃胃病的折磨 。 为什么皇帝会得胃病呢?
相传 ,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曾说 , 在皇宫里的日子 , 他没有一顿饭是温饱的 。 为了保证皇帝的食品安全 , 每一道佳肴送给皇帝食用之前都要经过层层筛查 , 那么一套复杂的流程走下来 , 饭都凉了 。 总吃凉了的饭菜 , 胃能舒服吗?
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人以胃气为本” , 脾胃是元气之源 , 元气又是人身之本 , 脾胃伤则元气衰 , 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 。
由此可见 , 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 , 并创立了脾胃学派 。
02
李东垣的故事还要从他的母亲说起 。 幼时 , 李东垣的母亲身患重病 , 请遍名医 , 却没有治愈 , 最后因病去世 。
在目睹母亲受病痛折磨的过程中 , 束手无策的李东垣渐渐下定决心 , 一定要拜良医为师 , 弥补自己无法拯救母亲的遗憾 。
母亲去世后 , 少年李东垣背起行囊 , 跑到离家四百余里的地方 , 找到当时的名医张元素 , 诚心拜师学艺 。
拜师成功后 , 李东垣一心扑在医术学习中 , 多年后 , 他基本掌握了张元素的医学思想和诊疗技术 , 并继承了师傅重视脾胃这一观点 , 尤其对中焦脾土在治疗中的意义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文章插图
李东垣出生于富贵之家 , 与他往来的多是社会上层有权有势的人 。
这些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 , 过着膏粱厚味的生活 , 也不爱运动 , 脾胃很容易出问题 。 并且 , 那个时候 , 元兵南下 , 战火纷飞的年代 , 人们生活飘零 , 三餐不继 , 也很容易引发脾胃问题 。
李东垣认为只看古方是远远不够的 , 诊病一定要根据病人所处的现实情况 , 分析病情病因 。 多年的积累 , 李东垣将自己所有的临床经验和研究理论著书立说 , 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为主的理论体系 。文章插图
对于脾胃内伤 , 李东垣认为主要是由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等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 他十分强调辩证论治 , 提倡对实性的病邪采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 , 强调虚者补之 , 实者泻之 。
03
李东垣的脾胃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且在临床上运用广泛 , 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运用脾胃学说能够治疗多种高发、疑难病症 , 如慢性疲劳综合征、白血病等 。
当然 , 引发胃病的原因很多 ,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 当胃不舒服时 , 还是应该去医院就诊 。文章插图
疾病总是防大于治的 , 在没有受胃病困扰时 , 我们应该掌握哪些日常养胃的小技巧呢?
接下来 , 我们邀请到当代医生为我们答疑解惑 。
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桂红珍:大家好 , 我是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桂红珍 , 我研究胃肠道疾病已经20余年了 。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容易患胃病 , 比如: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反流性胃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甚至是胃癌 , 特别是胃癌年轻化 , 年轻人可别小瞧了保“胃”这件事儿 。
- 50岁女人再婚30岁小伙两个月,女人:年纪大了,爬不动山了
- 女人不管什么年纪,都要记住这几句话,一生有益
- 金萍|“冬暖夏凉”的防护服是“长垣造”
- 豆制品|年纪越大,膝盖老化越严重,与其吃大把钙片,不如多吃3种食物
- 系列|云逛展:薪火相传——热炽模型俱乐部20周年纪念赛回顾
- 老年医学科|抗美援朝老战士将70周年纪念勋章赠与余姚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 渐老|年纪大了掉牙是自然现象?成年人牙齿脱落,牙周病和龋齿是主因
- 弹丸|《弹丸论破1 周年纪念版》已登陆Xbox 同步加入XGP
- 人到奔五的年纪,请学会停止唠叨
- 甲状腺结节|很多“病”都不算病,只是上了年纪:这4种疾病,不用太过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