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杭州有人中暑昏迷!体温40.8℃,惹祸的竟是……

来源:钱江晚报
这几天杭城阳光明媚 , 春风拂面 , 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 这样的天气有人已脱下冬装 , 有的人还竟然“中暑”了 , 体温达到40度以上 。
2月17日上午 , 家住城北90岁高龄的郭奶奶因发烧昏迷 , 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到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急诊科 。 接诊医生郑佳立即为郭奶奶仔细查体 , 一测体温高达40.8℃ , 心跳最快时达到140次/分钟 。
奇怪的是 , 郑医生发觉患者没有高温惊厥等病史 , 结合抽血化验结果 , 也没有找到明显的感染灶和很高的炎症指标 。
郑医生当时觉得老奶奶的高热来得有点蹊跷 , 凭借临床经验 , 又感觉她的症状和中暑非常相似 。 于是 , 他再次向郭奶奶的儿子仔细询问 , 了解到老太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 , 生活不能自理 , 需长期卧床 。 昨晚上睡觉时 , 他父亲怕老伴冷 , 不仅为其盖了厚被子 , 还开了电热毯 , 但忘记关了 。 结果次日早上叫老奶奶起床时叫了好久都没有反应 , 一摸发现她浑身发烫 , 已陷入昏迷……
中暑|杭州有人中暑昏迷!体温40.8℃,惹祸的竟是……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下导致郭奶奶高热的“元凶”算是找到了——就是冬季“中暑” , 而“惹祸”的竟然是电热毯 。 郑医生立即对症给予郭奶奶降温、补液、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 , 目前患者情况稳定 , 当天下午体温、心跳均已恢复正常 。
【中暑|杭州有人中暑昏迷!体温40.8℃,惹祸的竟是……】夏防冬不防?
您需要了解一下“捂热综合征”
那么问题来了 , 明明是这样的天气 ,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中暑”症状呢?其实只要条件要素齐全 , 冬天“中暑”也并非不可能 , 就算气温不高 , 但只要处于一个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的环境里 , 人体产热增多而散热又遇到障碍的话 , 就会发生中暑 。 明白了吗?发病的关键不是天气 , 而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罢工了 , 所以提防中暑并不是夏季专利 , 而是全年都要注意的事 。
春天中暑的痛苦 , 差不多就相当于在夏天被冻伤的感觉 , 虽然难以想象 , 但这类病症确实存在 。 “冬中暑”多发于老年人或婴幼儿 , 患者常表现为持续高烧无汗、血压升高、神志模糊、呼吸急促 , 体温可能会达到40℃以上 , 严重可导致肾脏衰竭 。 此外冬中暑还会多发生于2—10个月大的婴儿 , 被称为“冬季婴儿捂热综合征” , 患儿主要表现为高热 , 最高可达42℃以上、并伴有抽搐、吐奶 , 口唇发青、严重会出现昏迷、呼吸衰竭症状 。
“冬中暑”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家属们的“错误关爱”——因为害怕老人冬季着凉 , 所以给他们穿得多 , 捂
的热 。 加之冬季房间关门闭窗 , 室内空气流通不好 , 愣是搞出一个“人造夏季”的环境 , 让患者的体温不断上升 , 当觉得不舒服时 , 整个人已处于高热之中了 。
而婴幼儿因为本身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 。 过度保暖后宝宝的散热受到影响 , 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会使宝宝出现高热 , 导致体内环境失调与新陈代谢紊乱 , 长期高热会损害患儿的脑组织 , 出现永久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 除以上两类人群 , 有慢性疾病 , 肥胖 , 孕产妇 , 过度疲劳 , 有干扰机体热适应症状的也属于冬季中暑的高发人群 。
中暑|杭州有人中暑昏迷!体温40.8℃,惹祸的竟是……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防患于未然 ,
这些“防暑”措施要记好
当发现家里人出现头晕、心慌、口渴等早期“中暑”症状时 , 要把患者挪到阴凉通风处 , 适当地解开患者衣服帮助降温 , 用冰块、湿毛巾在患者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集中处降温 。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 , 建议饮用淡盐水 , 少量多次 。 一般一次饮用200毫升 , 间隔10分钟 。 轻症“中暑”患者经上述处置 , 观察两小时后身体一般能恢复正常 。 如果两小时后症状仍得不到改善 , 且体温仍在38℃以上 , 出现热痉挛(小腿抽筋)、休克、昏迷等情况的话则要立即送医 。
如果家里的宝宝有“冬中暑”症状 , 家长们也不要惊慌失措 , 应立刻掀开被子或远离热源 , 将患儿抱到空气流通处 ,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 对病情较轻的患儿 , 可为其擦干汗水 , 更换湿衣服 。 如果病情较重建议立即送医 , 注意在途中不要把患儿的头部捂盖得过严 , 以免再次发生缺氧窒息状况 。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徐尤佳 采访人员 张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