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谁都有妈妈,谁的妈妈都曾经是女孩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上映以后,也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
观众:(印象最深的是《你好,李焕英》)里的第一句话——“人家都是小棉袄,我可能是我妈的貂” 。还是很有触动的,我们一个男性的朋友快40岁,哭得稀里哗啦 。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最柔软的跟父母有关的部分,由电影来触动,我觉得这个电影还是很好的 。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观众:在看之前听说是泪水与欢笑并存的一部片,确实有被感动到,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联想到从小母亲带我的一个经历 。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观众:感觉应该更加珍惜生活,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天 。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观众:感受到母爱 。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教授 刘迅:《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除了戏剧的元素之外还打了怀旧牌,穿越到80年代重新做一次女儿,重新做一次母亲,的确可以打动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专访电影导演贾玲:温情中的笑与泪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李焕英是贾玲已故母亲的名字 。贾玲的母亲在贾玲年轻时意外去世,这给她留下了非常大的遗憾 。此后她花了数年的时间,终于把妈妈的故事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搬上了荧幕 。这部电影也是贾玲的导演处女作 。我们来看一下此前总台央视采访人员对贾玲的专访 。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这部电影大概筹划了多长时间?
贾玲:2016年7月开始写的小品,然后9月播出的,一直到现在,是四年半 。其实整个戏就是讲述了我跟我母亲离别以后,然后我穿越回去母亲年轻的时代,想改变妈妈的命运,大概故事讲这么一个,但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
乐观、豁达、善良、酒窝是
妈妈留下的最深烙印
采访人员:就是你没有想象过自己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吗?
贾玲:她们跟我们现在一样,也是一个小姑娘,也谈恋爱,也为男朋友吃醋,然后也撒娇,然后也不归宿,也跟闺密吐槽,然后也为生活辛勤奔波 。她们那时候也有自己的妈妈,她们也有人心疼,而她们变成妈妈的身份以后,我们有记忆以后看到她的时候,她那种坚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因为有我们,她们才变成女强人 。
采访人员:妈妈在你身上留下的烙印,最深的烙印你觉得是什么呢,让你最能联想到她?
贾玲:乐观、豁达、善良、酒窝 。
采访人员:这也是一样的是吗?
贾玲:对,我妈也有一个,我妈是一个酒窝,生俩女儿,一人俩 。

|《你好,李焕英》靠什么赚足观众笑泪?记者专访贾玲
文章图片
△贾玲的母亲李焕英(左一)
采访人员:您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一个片断是比较打动你的,或者触动你的?
贾玲:比如说我母亲雪地里的那个背影,我的印象就很深刻,我妈穿着一个,她送她女儿去上大学,然后希望穿的光鲜亮丽一点 。我妈有点小好面子,然后她穿着她那个貂皮大衣,但其实不是貂的,都已经破了 。然后转身送女儿上学的时候,我每次我妈送我走的时候都会给我包点包子,因为我爱吃包子,然后包子给我以后,我其实那时候,妈妈还在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去想过她是怎么回家的,下着大雪 。所以其实她离开以后我就再想她是几点起来包的包子,她是怎么回的家,然后那个场景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我看着刘佳老师的背影一直往前走,后面的貂还掉着毛,那个很难过 。
贾玲:时间没有冲淡对母亲的情感
采访人员:我不知道,我很想问的一个问题,但是我怕触碰 。
贾玲:没事,你问 。
采访人员:就是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