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齐发力!春节假期,河北93家商超、餐饮收入同比增长近七成( 二 )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 各地营造出商意浓、人气旺、销售火的氛围 , 节日市场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 据统计 , 全省重点监测的47家商场超市 , 实现销售额13.0亿元 , 同比增长69.3% 。
消费需求多样化 , 热销商品点多面广
节日消费呈现品牌化、多元化特点 , 吃穿用等刚性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 带动消费结构升级的商品销售增幅明显 。
一是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仍是消费热点 。 春节期间 , 全省大中型商场超市各类食品、副食品、果蔬、水产、烟酒糖茶等节庆商品销售明显增加 , 绿色有机健康类商品成销售热点 , 天然食品、绿色蔬菜、有机水果、保健品礼盒成为人们购买礼品、馈赠亲友的首选 。 唐山市重点监测企业春节期间水果类、水产品类商品销售同比分别增长15.25%和18.89% 。 秦皇岛市重点监测企业食品、生鲜、休闲食品、糖果、烟酒、保健品等商品销售额占超市销售额的40%左右 。 廊坊市明珠集团13家超市春节期间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1.9% 。
二是家电、小家电、通讯器材成为消费亮点 。 秦皇岛市重点监测企业通讯、彩电、冰箱等商品销售同比增长20%左右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空气净化器、厨房小家电等商品走俏市场 , 成为馈赠亲友首选和节日消费一大亮点 。 电子数码产品销售大幅增加 , 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华为品牌等国产系列产品吸引不少顾客前来购买 。
三是黄金饰品、服装、鞋帽、化妆品等商品成为消费增长点 。 随着牛年春节来临 , 黄金饰品迎来消费旺季 , 牛年贺岁题材的金银饰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 秦皇岛市重点监测企业金银饰品销售增长10%左右 , 其中戴梦得、明牌、老凤祥等销售增长12% 。 化妆品类中兰蔻、欧珀莱、资生堂、美宝莲等品牌销售增长17% 。 服装、鞋类商品中百丽、千百度、沙驰、北京布鞋等销售增长20%左右 , 儿童小阿迪、耐克、特步等销售增长10% 。 沧州华北商厦春节期间服装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销售同比分别增长2.9倍、3.5倍和6.7倍 。
餐饮企业闯新路 , 以灵活方式促销售提升
为满足广大顾客春节期间就餐需求 , 我省餐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 抓住春节旺销时机 , 积极调整营销策略 , 提升服务质量 ,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预订年夜饭、聚会宴 , 增加亲民、小份菜品 , 降低菜品价格 , 送餐入户到家等措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 拉动节日餐饮消费增长 。
省商务厅指导各地举办“首届河北饭店餐饮美食年货节活动”和“冀菜·崇礼菜单”宣传推广活动 , 以“年夜饭送到家”为主题 , 推出“迎新春家宴美食礼盒”“迎新春年夜饭套餐”“名厨名店经典冀菜”等3大系列千余款喜庆宴席特色产品 。
面对不能松劲的防疫形势 , 很多人响应政府倡议 , 选择就地过年 。 今年春节不少大家族聚会调整为小家庭团圆 , “预制年夜饭”“无接触拜年”“宅家乐”“本地游”等春节新过法悄然兴起 。 在这一背景下 , 年夜饭外卖市场顺势升温 。 由于疫情防控倡导少聚集、不聚集 , 不少餐饮企业瞄准线上年夜饭市场 , 积极开发适合外卖的年夜饭套餐、半成品预制菜 , 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多元化、高品质餐饮服务 , 让消费者可以更轻松地准备一桌丰盛美味的年夜饭 。 不少餐饮企业从年夜饭套餐中精选出面向2~3人家庭的小份套餐 , 就地过年的小家庭有了更适合的选择 。
石家庄市是我省受疫情影响较严重地区 , 为满足居民春节餐饮消费需求 , 鼓励开展线上订购、线下配送和顾客店取 。 该市饭店烹饪行业协会联合123家餐饮单位举办“新春年夜饭外卖到家”等年味入口活动 , 开通线上年夜饭、团圆餐等预约预定 , 做好餐饮到家服务 。 市商务局春节期间监测的5家大型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0.53万元 , 同比增长43.92% , 虽与2019年相比仍有所下降 , 但已恢复至正常年份的70%以上 。 廊坊市重点监测企业七修酒店节日销售额30.9万元中 , 线上订单销售就占了30% , 较节前增长13% 。 据统计 , 全省重点监测的46家餐饮企业春节期间实现营业收入1589.4万元 , 同比增长85.8% 。
搞好统筹协调 , 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
一是加强工作指导 , 为群众就地过年提供安全周到的物流配送服务 。 与邮政部门联合发文 , 指导各地引导邮政快递、电商外卖人员就地过年并做好配送服务 , 有效减少人员跨区流动 , 防止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 各地指导快递企业和平台单位科学合理安排运力、人员 , 确保仓储、物流、分捡、包装、配送等业务环节正常运转 , 及时安全地将省内外品牌年货送达消费者 , 确保春节期间居民米面油、肉蛋奶、菜果等生活必需品在配送环节不断档 。 指导相关企业进一步夯实主体责任 , 严格落实防疫要求 , 健全防疫措施 , 做好员工生活环境、作业场区、配送车辆、邮快件外包装消毒消杀及监测工作 。 指导相关企业落实员工不聚集要求 , 督促员工做好个人日常防疫 , 组织员工按照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统一安排进行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 。 各地快递企业和平台单位关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 , 尽可能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 , 并对优秀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