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火星表面见!“天问一号”着陆过程详解( 二 )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谭志云:这个过程的话大概是在80~100秒 。 然后到达距火面100米的时候 , 进入悬停阶段 。 这个时候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就是对地进行一个测量 , 还有包括我们的光学相机 , 三维激光相机 , 然后对地成像 , 可能还会在100米高度进行一些平移 , 选择更安全的着陆区进行着陆 。
文章图片
当自主确定着陆区域后 , 着陆巡视器会在缓冲机构和气囊的保护下 , 抵达火星表面 。
成功率不到50%探火之路为何充满风险
【五月份火星表面见!“天问一号”着陆过程详解】人类火星探测的历史上 , 成功率只有不到50% 。 探火之路为何如此困难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 , 火星探测又有了哪些发展呢?
从1960年 , 苏联发射火星1A号 , 首次尝试对火星进行飞掠探测至去年6月底 , 全球共实施了44次火星探测活动 , 其中只有19次取得全部成功 。 而在25次不成功的任务中 , 很多都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 。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缪远明:那会儿因为运载非常不成熟 , 大量的任务都是在发射的过程中就失败了 , 或者说是发射入轨以后 , 运载的上面级点火不成功 。 70年代的任务大部分是因为运载不成熟导致的失败 。
文章图片
当运载火箭技术足够将人类的航天器送上探火之路时 , 人类对宇宙空间认识的局限又成了奔向火星的障碍 。
文章图片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缪远明:比如说受到宇宙辐射的影响 , 导致星上的计算机失效了 , 然后没法进行近火制动 , 这样导致失败的 。
文章图片
随着技术的进步 , 人类的探测器可以穿越宇宙空间 , 顺利抵达火星轨道 。 然而 , 火星环境的不确定性又成为影响任务成功的首要因素 。 因此许多任务实现了火星环绕飞行 , 却在着陆火星的这一步功亏一篑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火星探测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缪远明:包括欧洲的Exomars它在气动减速的过程中 , 因为开伞以后姿态大幅震荡 , 它把这个现象没有考虑到 。 计算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指令 , 以为它已经着陆了 , 然后实际上它还在天上飘着 , 那就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 。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随着技术的进步 , 人类探索火星的成功率也在逐步提高 。 从2006年以来各国进行的10次火星探测任务来看 , 仅1次出现完全失败 , 成功率达到80% , 这也体现了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不断完善 , 和对火星认识的不断积累 。
栏目主编:秦红本文作者:新华社文字编辑:肖雅文题图来源:新华社图片编辑:朱瓅
- 拜登表态力挺台湾?苏贞昌高兴早了,美国随时可能把台湾一脚踢开
- 表面光泽是如何影响颜色感觉的?
- 这些手表口碑很差,销量却很火爆,玩表的到底是怎么想的?
- 王源被男粉丝表白,当众请求“不要谈恋爱”,用词奇特让女粉慌了
- 最强上单已在阵中!小虎惊艳表现率领RNG击败EDG,登顶LPL榜首!
- 宝马车上的三色彩条,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 罗云熙表示自己的颜值是家里最丑的,网友:我也想丑成你这样
- 张子萱|张子萱晒老公视角度假照,高调表白陈赫:就永远这样爱下去吧
- 十二星座男各有这些表现,就是把你当真爱了
- 如今CBA,谁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4位前八一球员的表现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