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基金廖瀚博:结构性行情依然存在,坚定看好制造业投资机遇


长城基金廖瀚博:结构性行情依然存在,坚定看好制造业投资机遇
文章图片

长城基金廖瀚博:结构性行情依然存在,坚定看好制造业投资机遇
文章图片

长城基金廖瀚博:结构性行情依然存在,坚定看好制造业投资机遇
文章图片
编者按:
基金 , 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投资力量 , 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近年来监管不遗余力深化改革、优化制度供给 , 为基金行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生态 。 双向开放加速推进 , 专业机构参与热情提升 , 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出现边际改善 , 机构的影响力逐渐凸显 。 站在牛年新起点 , 基金有望继续成为资管行业的“排头兵” , 为国内资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与此同时 , 基金“抱团”、“爆款”扎堆成为行业逃不开的话题 , 高估值下“慢牛”是否可期?牛年如何选“牛基”?券商中国广邀基金人士畅谈己见 , 为上述话题呈现多重视角 。

长城基金廖瀚博:结构性行情依然存在,坚定看好制造业投资机遇
文章图片
廖瀚博长城基金基金经理
当下的基金市场可谓热闹 。 去年以来 , 基金赚钱效应凸显 , 频频登上热搜 , 投资者开始了“追星式”买基金 , 甚至饭圈文化也进入基金业 。 与此同时 , A股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噪音 , “基金抱团股”遭到一些质疑 。
其实 , 公募基金每天都会公布净值并且在全市场排名 , 作为一名基金经理 , 冷静面对喧嚣、保持投资定力 , 就是我们投资工作的常态 。 说到底 , 每个基金经理都要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 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 , 不被市场噪音所影响 。
关于这些 , 投资大师都有过精辟论述 。 本杰明?格雷厄姆说 , “你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 并不取决于大家是否同意你 。 你是正确的 , 是因为你的资料和推理是正确的 。 ”查理·芒格说 , “如果你确有能力 , 你就会非常清楚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 。 如果你问起(你是否超出了能力圈) , 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在圈子之外了 。 ”
这也是我想表达的 。 一直以来 , 我都坚持做选股型选手 , 在投资过程中更多关注个股基本面 , 不做主动的择时和仓位选择 , 当然也不会过多考虑这个股票是不是“基金抱团股” 。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
一是宏观环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复杂多变 , 多因子共同影响 , 难以精确量化 , 我不具备较强的研究和预判能力 。 基于宏观变化进行主动调整 , 对我而言 , 并不是一个高胜率的行为 。
二是选股策略的最终落点是个股而非行业或板块 , 我们可以跟公司管理层沟通和探讨 , 通过紧密跟踪 , 捕捉基本面变化 , 这是一个更为可行和高效的行为 。
我的内心有强烈的绝对收益情怀 , 我希望自己选中的公司 , 在整个投资过程中能够获得正收益 。 我更在乎最终结果是否赚钱 , 而不是过程的快慢 。 以此作为出发点 , 我会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个公司 , 如果股价下跌 , 我是否敢于越跌越买?二是股价下跌到什么水平之后 , 可以越跌越买?如果不能说服自己 , 我宁愿错过 , 也不愿去尝试不可预期的机会 。
我们追求的是公司业绩增长所驱动的投资收益 , 只要选对了公司 , 在安全边际合理的基础上 , 就不用过于担心短期的收益和排名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可能要承受波动 , 可能会损失时间 , 但最终会赚钱 , 唯一需要权衡的就是回报率的高低 。 这就是支撑我们长期持股 , 支撑我们逆向投资的信心之源 。 当然 , 我也在不断反思 , 不断优化自己的策略 , 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 。
长城基金廖瀚博:结构性行情依然存在,坚定看好制造业投资机遇】2020年是值得总结的一年 , 我管理的基金产品既有高光 , 也有黯淡 , 但我一直在努力 , 力求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 , 寻找相对确定的投资机会 。 而未来两三年 , 最重要和最确定的趋势 , 就是A股市场的港股化 , 主要特点是 , 优秀的、大市值的、流动性好的行业龙头公司估值溢价 。
究其原因 , 一是注册制实施后 , IPO加速 , 小股票、平庸股票数量更多 , 优质的大股票将变得稀缺;二是包括外资和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将提升 , 同时 , 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头部化趋势加速 , 大量新发基金使得资金向少量的基金管理人集中 。
2020年里 , 在疫情的极端考验下 , 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 股价表现突出 , 估值逐渐由折价走向平价 , 局部出现溢价 。 这就是A股市场港股化这一趋势的重要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