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清宫药房景象 杜洋 摄
清宫药房景象 杜洋 摄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 (采访人员 应妮)复原的御药房、老佛爷的药方、贡品麝香……“诚慎仁术——清宫医药文物展”将于2月10日在故宫博物院永和宫正式向公众开放 。 该展览不仅是常设展“御医药馆” , 也是故宫医药文物首次走出库房、面向大众的大规模展览 。
在“档案存真”中可以看到老佛爷、皇上和皇后的药案 。 展出的皇上和老佛爷药案都各自一张黄纸药方和一本专门记录的进药底簿 。 采访人员看到 , 老佛爷的黄色药方上书“人参健脾丸” , 另一本白底黑字的进药底簿写有“二月二十五日节交清明照原方”“三月十一日节交谷雨照原方” 。文章插图
麝香展品 杜洋 摄
故宫博物院宫廷部研究馆员关雪玲解释 , 这说明御医两次请脉时 , 慈禧身体没有什么变化 , 所以并未开方;而且值得留意的是 , 御医会在二十四节气给慈禧把脉 , 体现了中医应时而动的智慧 。 此后三月二十七日 , 御医为老佛爷开出了一方“理脾和肝清肺化湿膏” 。 而在皇上的进药底簿中 , 御医写道“诸症俱好 , 惟胃气稍有欠和 , 余湿不净 , 今议用化湿和胃代茶饮调理” 。
采访人员好奇药案中所指“皇上”是哪一位?关雪玲表示 , 目前尚无定论 , 推测应当为光绪皇帝 。
在《甄嬛传》等清宫剧里 , 麝香堪称“宫斗”利器 。 御药房里有麝香吗?麝香有啥用呢?文章插图
老佛爷的药方 杜洋 摄
展览中的麝香展品让人大开眼界 。 这件作为贡品的麝香在包装上极尽巧思 。 麝香包装共3层 , 最外层是长方形木箱 , 箱上拴小木牌 , 上书“麝香二银瓶” 。 中层是长方形提箱 , 箱内外均裱糊黄色绫子 。 箱盖设计成抽拉式 。 提起抽拉盖 , 首先看见的是一层黄绫面挡板 , 移开挡板 , 可见箱内依银瓶大小挖两个凹槽 , 槽内放置用黄纸包裹着的方形银盒 。 最里层是装有麝香的银瓶 。
关雪玲向采访人员介绍 , 麝香是珍贵的中药材 , 是鹿科动物成年雄性香囊中干燥分泌物 , 本身具有开窍醒神 , 活血散结 , 止痛解毒的功能 。 天然麝香非常稀罕 , 现在已经非常少了 , 而且也并不像清宫剧中表现的那样碰一碰、闻一闻就滑胎流产 。文章插图
皇上的进药底簿 杜洋 摄
在“清宫药房景象” , 主办方还特意用两尊蜡像呈现御医工作 。 清宫中药房众多 , 除集多种职能于一身的御药房外 , 还有冠以宫殿名称的各药房 。 展示的一级文物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通体黑漆描金 , 外部以龙纹装饰为主 , 柜门内侧则描绘花卉图案 。 可盛放药品达一百四十种 。 屉面上有涂金名签 , 标明每种药物的名称 。 药柜背面有泥金填刻楷书“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款 。
一件清代的银质熏蒸器可谓当时的“雾化器” , 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 底部是带子母口的碗形器皿 , 用来盛放药液;上部是带子母口的覆斗形器皿 , 覆斗形器皿的顶部有出气口 , 口中插出气管 。 此器具共配备十根长短不一的出气管 , 可根据需要组合使用 。 这件熏蒸器利用汤药的水蒸气作蒸熏治疗 , 主要用于医治鼻科、口腔科以及咽喉疾病 。文章插图
皇上的药方 杜洋 摄
据悉 , 太医院之称始于金代 。 自金以降 , 元、明、清三朝相沿 。 清代太医院是主管全国医疗事务的国家机关 , 虽不是专为清宫而设 , 但却在清宫的医事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其首要任务是为宫廷服务 , 保证帝后圣躬康豫 。 太医院医官各以所业专科 , 在宫内各处轮值诊视疾病 。
展览精选文物83件、复制品7件 , 从“清宫药房景象”“太医院和御药房”“存诚慎药性——药材与药具”“调方最近情——档案存真”四个单元揭示清宫医疗的历史状况 , 进而窥见清代宫廷生活之一斑 。文章插图
一级文物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杜洋 摄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医药文物共3000多件 , 大致可以分为药物、药具、档案、药方、仿单等五大类别 。 清宫医学文物不仅是研究医学史、宫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第一手资料 , 弥补文献和档案记载之不足 , 也可以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 。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老伴去世后,我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 血液透析|“伟大的白衣天使,肾友们为您点赞啦”透析老人春节前写歌致谢医护人员
- 手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建议及早服药
- 老婆得了癌症,我该如何应对?
- 60岁老人拆迁款高达500万,老人崩溃哭闹
- 老人晚年,让儿女照顾?去养老院?保姆照顾?
- 72岁大爷哭诉:存钱给自己养老,如今,凄惨难熬,后悔也晚了
- 人老了,不离不弃的爱人,才是最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