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准备过年 淮安人从灌香肠熏腊肉开始

年关将近 , 腊味飘香 。 在老淮安人的记忆里 , 腌制腊味是很多人家不可或缺的年味 。 每到腊月 , 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准备年货 , 而腌制腊肉则是一件大事 。 “腊肉是童年春节美好的回忆之一 。 ”家住市区丰登路的王红说 , 每逢春节临近 , 她的母亲总会腌制一些腊肉 , 风干后用篮子装好悬挂在楼梯口 , 既可以长久保存又能防止家猫偷食 。 等到春节做饭时 , 母亲便会切些腊肉用来炒菜或者烧菜 , 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
王红回忆说 , 在小时候 , 家里采购年货需要凭票购物 , 拥有粮票、油票、肉票等才能够过上丰盛的年 。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 随时都可以购买到肉制品用来制作记忆中的“老年货” 。
在王红的家门口 , 采访人员看到了一排排整齐晾晒的香肠、腊猪蹄、腊肉和腌鱼等腊制品 。 “这些都是我特地置办的年货 , 虽然现在都能从网上买到 , 但自己制作才能留住记忆中的年味 。 ”王红介绍 , 每年进入腊月以后 , 她便张罗着买肉切块 , 用适量的花椒粉、辣椒粉、八角、盐等腌制几天后 , 再把一块块肉从盆里拿出来挂在户外晾晒 。
近几年 , 王红在腌制腊味时 , 都会特意多准备些 , 留着过节时给母亲送去 。 “这些腌制出的腊味不仅可以保存数月 , 也让家人们对过节有了一份特别的期待 。 ”王红笑着说 , 她12岁的女儿也会跟她学习炒腌肉 , 因为腊肉的味道不仅是家的味道 , 更是需要传承的年味 。
除了腌制腊味 , 最令王红怀念的春节习俗便是腊月做豆腐 。 “送灶前后那几日 , 妈妈总会泡上一桶豆子将其磨成豆浆 , 然后加卤水点成豆腐 。 ”王红说 , 自家做出的豆腐与市面上售卖的有所不同 , 卤味很重 , 豆腐也很硬 , 以前不喜欢吃 , 现在却是格外怀念 。
【王红|准备过年 淮安人从灌香肠熏腊肉开始】王红的老家在淮阴区渔沟镇 , 过去每家每户都有一口石磨 , 每逢春节 , 乡邻们都会用石磨磨豆浆做豆腐 , 王红的母亲也不例外 。 不过 , 自从前几年老家拆迁后 , 王红的母亲在春节期间再也没能继续延续这一传统 。 “腊月二十五 , 推磨做豆腐 , 虽然没有了石磨 , 但今年我们打算在家用豆浆机打出豆浆 , 自己做点豆腐吃 。 用传统的方式忙年 , 年味就很浓 。 ”王红表示 , 自己做豆腐虽然费时费力 , 但年俗本就需要有仪式感 , 更需要一代代人用心传承 。
■融媒体采访人员 张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