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断子绝孙的损招!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 绝对不应当是让资本自由下乡 , 而是要保护农民的土地基本权利 。 这是他们最后的保障 。
中国的城镇化不能是农民从农村拔根到城市落地的单向过程 , 而应当允许进城失败的农民返乡 。 进城失败农民返乡的权利是他们的基本人权 , 是最后救济与保障 。 农民有退路 , 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 。
一、农民从农村拔根 , 到城市落地
经济学家张曙光认为 , 城镇化应该是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 即农民从农村拔根 , 到城市落地 。
所谓从农村拔根 , 就是农民让渡自己在农村的住房、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来换得进城的第一桶金 。
从农村拔根 , 不仅可以获取进城所需安家的资金 , 而且可以自断后路 , 从而真正城市化 。
既然城镇化是农民从拔根和到城市落地 , 就一定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 实行城乡一体化 。
城乡一体化 , 就是让农民自由进城和资本自由下乡 。
张曙光研究员认为 , 唯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才能提升中国城镇化的品质 , 加快中国现代化的速度 。
二、资本自由下乡 , 将吞噬农民安身立命土地
我(本文编者贺雪峰)不同意张曙光研究员的意见 。 因为在当前中国城市资本过剩的情况下面 , 允许资本自由下乡 , 资本将如洪水猛兽吞噬农民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这个基本保障 。
城市资本之所以有强大动力 , 一是货币会贬值 , 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 是最好的储存手段 。 二是城市人希望在农村有一个休闲去处 , 每年去度度假 , 享受田园风光 。
问题是 , 从农村拔根的农民能否在城市体面落地 , 却是未知数 。
农民不可能 , 用他们让渡农村土地权利所获收入 , 在城市买得起房子 。
也许 , 他们可以在中西部县城买得起房子 。 即使 , 他们买得起房子 , 他们也很难在城市安居得下来 。

人民网: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断子绝孙的损招!
文章图片
三、当前70%农民家庭 , 都“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
当前中国农村 , 70%农民家庭 , 都存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 , 即农民家庭中 , 年龄比较大的父母留村务农 , 年轻子女进城务工 。
一个农民家庭因此同时有务农和务工的两笔收入 。 农村生活成本比较低 , 支出比较少 。 这样 , 农民家庭就每年都有结余 , 日子就比较好过 。
现在全家进城了 。 年龄大的父母 , 很难在城市找到就业机会 , 年轻子女在县城务工的收入太低 , 无法维持“上有老下有小”的全家人生活 , 只能到沿海地区去务工 。
而城市生活成本远高于农村 , 事事都要花钱 , 仅仅小区物业费 , 就要占到全年收入的很大比例 。
全家进城了 , 收入减少 , 支出大大增加 , 这样一来 , 家庭经济必然拮据 , 家庭关系必然紧张 , 所有家庭压力 , 向缺少就业机会的老年父母转嫁 。

人民网: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断子绝孙的损招!
文章图片
四、再也回不去 , 上了年纪的父母 , 只有死路一条
从老年父母角度看 , 他们知道自己的子女 , 正在为他们的子女积累打拼 , 自己成为家庭拖累 。 因为 。 已经从农村拔起 , 老年父母不再回得去农村 , 在城市局促的家中 , 他们每天都备受煎熬 , 时间长了 , 就只有死路一条 。
中国现在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人均GDP只有欧美日的七分之一 。
这就使得中国的城市化 , 不可能提供足够让进城农民 , 在城市体面安居的收入机会和就业岗位 。
农民全家进城 , 进城失败后 , 又不能返乡 。 就必然要形成城市贫民窟 。
这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 , 农民从农村连根拔起后的现象 。 比如印度、印尼、菲律宾、拉美国家 。
一方面是城市触目惊心的超大规模的贫民窟 , 一方面是农村的凋敝 。
城市贫民窟 。 不仅对农民 , 是不人道的去处 , 而且是现代化中的定时炸弹 。
中国的城镇化 , 不能是农民从农村拔根 , 到城市落地的单向过程 。
而 , 应当允许进城失败的农民返乡 。

人民网: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断子绝孙的损招!
文章图片
五、进城失败农民返乡是他们的基本人权
进城失败农民返乡的权利 。 是他们的基本人权 , 是最后救济与保障 。
农民有退路 , 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 。
农民进城 , “人努力、天帮忙” , 他们就在城市体面安居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