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晓情感|老人把财产给儿子,却让女儿付赡养费 女儿:钱我给,其他别指望
【1】多余的人 刘大爷有一双儿女 , 女儿是老大 。
之所以有老大这个女儿 , 就是因为刘大爷一直想要儿子 。 年轻时 , 家里经济条件很差 , 养活孩子都困难 。 生了女儿之后 , 咬了咬牙 , 下定决心再生一个 。
生了儿子之后 , 刘大爷心里才算踏实下来 。 而女儿毫无疑问成了个多头 。 一家人都围着儿子转 。 有事的时候 , 女儿被呼来喝去;没事得时候 , 女儿似乎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
女儿从小在家中过得战战兢兢 。 长时间下来 , 对心理影响很大 。
小时候还不太懂事 , 只知道要听父母的话 , 虽然有时候感觉很委屈 , 但在那个年龄段 , 也仅仅是模模糊糊的感觉而已 。 慢慢长大了 , 越来越能体会到在家中生活的压抑 。
刘大爷的爱人跟他一样 , 都是把儿子看得比什么都重 。
到了懂事的年龄 , 女儿唯一的心愿 , 就是尽早离开这个家 , 想早早离开父母 。
命运有时候很奇怪 。
女儿考大学的时候 , 全凭自己做主 , 特意选择了一所外地大学 。 等到大学毕业找工作 , 却又找了回来 。
【俊晓情感|老人把财产给儿子,却让女儿付赡养费 女儿:钱我给,其他别指望】大学毕业回来之后 , 刚开始参加工作那段时间 , 女儿自己没什么经济能力 , 还是跟着爸妈一起住 。 本来家里房子不大 , 上大学走之前跟弟弟住一个屋 , 等回来之后 , 房间归了弟弟一个人 , 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在客厅支上一张行军床 。
后来挣到工资 , 女儿做了两件事:在外面租了个房子;请一家人下了个馆子 。
女儿的想法是 , 不管怎样 , 父母一手把自己养大 , 给自己大学生活费、学费 , 这是恩情 , 不管什么形式 , 是要报答的 。
女儿后来回忆起来 , 记得很清楚 。 当时在吃饭的时候 , 刘大爷一边给儿子夹菜 , 一边意味深长地对她说了句话:
“爸妈把你带大不容易 , 你挣钱了 , 别忘了爸妈 , 还有你弟弟 , 你得接济着他 。
你出去住 , 爸妈不拦着 。 但是 , 钱要攒下来 , 不能瞎花 , 今后咱家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 ”
本来算是一句很正常的话 , 对于她这样的家庭环境 , 在她听来 , 似乎味道有些不一样 。
本文插图
【2】接二连三 , 关系冰点 女儿后来成家 。
女儿成家之后 , 对自己小家的依赖心特别重 。 很正常 , 人性都是这样 , 越是不曾得到的 , 愈加的渴望和珍惜 。
丈夫对她很好 , 刘大爷却对这个女婿很不满意 。
女婿家境也比较一般 。 当初女儿结婚的时候 , 刘大爷想要一笔价值不菲的彩礼 , 女婿出不起 , 惹得刘大爷差点不想嫁女儿 , 最后还是女儿的坚持 。
所以 , 在刘大爷看来 , 这个女儿不是什么孝敬孩子 , 更别提女婿 。
接二连三的事情 , 却让刘大爷与女儿之间的关系 , 陷入冰点 。
儿子结婚之前 , 刘大爷要给儿子准备婚房 。 跟老伴儿一商量 , 把女儿女婿叫了过来 , 让女儿女婿出点钱 。 女儿女婿刚买新房不久 , 背上不少的贷款 , 婉言拒绝了 , 气得刘大爷把女儿女婿赶了出去 。
女儿后来有了孩子 。 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着 , 女儿坐月子也在亲家 。 那个时候刚生完孩子 , 女儿没向父母提出过半句让帮忙带孩子的话 , 这却反倒招来了刘大爷的冷嘲热讽:老话说的果然没错 , 女生外向 。 白给别人家养活了个儿媳妇 。 女儿刚生完孩子情绪不稳 , 跟父母争了几句 , 换来的是一顿脾气 。
孩子慢慢大了之后 , 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回去看望刘大爷老两口 , 也没见到老俩多开心 , 一直都是不冷不热 。 有一次还不懂事的外孙哭闹起来:
“我要爷爷奶奶!”
结果又是刘大爷的一顿脾气: 分页标题
“孩子这么小懂什么事儿?这是你们教的吧?走 , 今后别来了!”
相当长一段时间 , 女儿家与父母、与弟弟之间 , 几乎都没什么往来 。
本文插图
【3】房子 , 只给儿子 女儿很在意自己的家庭 , 也更愿意为自己家庭打拼 。
夫妻两人经过多年的打拼 , 经济条件渐渐好了起来 。 客观地讲 , 这么些年 , 女儿女婿回去看望刘大爷的时候不多 。 无非逢年过节 , 带上一些礼品“意思意思” , 坐不了多少工夫就离开 。
儿子回去看望老人的工夫 , 比女儿多不了多少 , 却着实让刘大爷惦记 。 隔不了几天就是一个电话 , 满怀关切地叮嘱儿子 , 时不时“接济”一下孙子——说是接济孙子 , 其实还不是给了儿子?
子女成年 , 一家人却早已貌合神离 。
转眼间过去好多年 。
老刘和老伴儿都已退休在家 。 儿子依然在外面不知道忙什么 , 少有回家探望;女儿依然还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意思意思” , 谁愿意经常面对冷面相待?
长时间 , 老刘和老伴儿住的不大的房子里 , 显得冷冷清清 。
这一天 , 不知道什么原因 , 二老说起孩子、家庭的话题 。
一说到这个话题 , 老刘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女儿 , 真是白养活了!你看看人家 , 有闺女的 , 哪个不是天天回来伺候?你再看看咱们 , 平时连个电话都不打!”
老刘的老伴儿也很“无奈”地附和:
“别说这些了 。 哪家和哪家都不一样 , 要怨就怨咱自己 , 谁让咱们没把孩子教育好?”
老刘继续说道:
“别扯这没用的 。 人不行 , 怎么教育都没用 。
今天说到这了 , 得有个说法 。 咱们就这点家当 , 数这套房子值钱 , 全给儿子 , 提前过了户 。 ”
决意一定 , 老刘给儿子打电话 , 把儿子叫了过来 。 儿子一听是关于房子的事儿 , 立刻赶了回来 。 听完父母的意思 , 儿子高兴地说道:
“爸妈 , 我觉得你们的决定是对的 。 不是说儿子惦记你们这些财产 。 咱们家的财产 , 得好好传下去 , 别落外人手里 。
另外 , 爸妈你们放心 , 到这岁数 , 你们只要关心一件事儿就行:把自己身体照顾好 。 健健康康的 , 比什么都强 。
放心 , 家里有我呢 。 ”
听完儿子一番充满“孝心”的表态 , 刘大爷和老伴儿心里特别舒服 , 特别欣慰:没白疼这个儿子 。
但是 , 老人却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不能把负担都搁到儿子一个人身上 。
本文插图
【4】父母要求女儿给赡养费 待到把房子过户手续办完之后 , 老刘给女儿打了个电话 , 叫她过来一趟 。
女儿很少接到父母电话 。 回来之后 , 老刘直接开门见山:
“给你说个事儿 。 前两天我和你妈 , 把房子过户给你弟弟了 。 ”
女儿“哦”了一声 。 在她心里 , 长期以来的念头就是逃离 。
听到女儿的回应 , 老刘继续道:
“这事儿只是知会你一声 。
下面我说这个事儿 , 是要求 , 你好好听着 。
我和你妈岁数也大了 , 今后要伺候的地方恐怕得越来越多 。 我们心里很清楚 , 指望着你伺候 , 指望不上 。 ”
听到这些话 , 女儿心里非常不舒服 。 人 , 都有自我保护的心理 , 父母这些话 , 让女儿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一下子冒了出来:指望不上 , 到底怨谁?
老刘没理会女儿的反应:
“指望不上没关系 , 我们压根也没指望你 。 但是 , 你总得尽点义务 。 从下个月开始 , 每个月你要给我们赡养费 。
之前没朝你要 , 是体谅到你们过日子不容易 。 现在你们条件好了 , 该到报答的时候了 。 ” 分页标题
听到这里 , 女儿终于明白把她叫回来的目的 。 回问了一句:
“那我弟呢?”
老刘眼睛一瞪:
“你弟什么?跟你弟有什么关系?你弟那边 , 我们自有安排 。 ”
女儿心里很清楚父母的安排是什么意思 。 从小到大一直都这样 , 所谓的安排 , 就是好事都安排给弟弟 , 钱财全可着弟弟花 。 父母朝弟弟要赡养费 , 几乎不可能 。
本文插图
女儿对父母的怨气油然而生 , 差点冲口拒绝 , 强行压了回去 。 女儿起身 , 对着父母说道:
“没别的事儿我回去了 。 ”
没顾及父母的反应 , 出了门 。 后面传来刘大爷的声音:
“跟你说的 , 是要求 , 别搞错了 , 不是求着你!”
【5】你们赢了 , 但其实早就把家输光了 女儿心里非常不痛快 。
回到家中 , 女儿跟丈夫说起这个事情来 。
丈夫非常清楚女儿的家庭情况 。 从他这个做女婿的角度 , 对岳父、岳母的做法一直心存芥蒂 。 妻子在家里这么不受待见 , 丈夫站在哪边 , 不言而喻 。 只是 , 不能做火上浇油、添油加醋的事 。
沉默了一会儿 , 丈夫只说了一句:
“可以 。 把你养大 , 有恩 。 ”
女儿望着丈夫 , 心有不甘:
“凭什么?凭什么好处都给了我弟弟 , 从小就没照顾过我的感受?”
丈夫回道:
“没有什么凭什么 。 别跟你弟弟比 。 你只需要考虑自己要不要做的问题 。
举个例子 , 如果你爸妈也把房子给你一半儿 , 赡养费你出不出?所以 , 从根本上 , 是考虑问题的角度 。 ”
丈夫对她很了解 。 从小的成长环境 , 让她一直心存怨气 。 说白了其实就一点:受到父母不公平的待遇 。 但是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 , 父母把孩子养活大 , 也不容易 。 这点不能忽略 。
丈夫也知道她的性格 , 凡事不能逼迫太紧 , 要给她一些时间 , 让她自己想明白、自己做出决定 。
些许日子过去了 。 最终女儿下了决定 , 拨通了刘大爷的电话:
“赡养费 , 我给 , 算你们赢了 。
但我要跟你说明白 , 给你们钱 , 就当是奶水钱报答你们 。 儿子是你们的宝贝 , 今后让儿子伺候你们去 。
其实从我出生那一天起 , 你们就已经把家败得干干净净 。 ”
说完 , 不顾那头刘大爷的反应 , 直接撂下电话 。 似乎决心已定 , 但是女儿心里一直不轻松 。
本文插图
【6】结语 一家人 , 如果用彼此之间的“斗争”输赢来维持 , 不得不说 , 有些悲哀 。
女儿确实不轻松 。
不轻松 , 来源于两个原因 。 一个原因是 , 女儿绝对不是心甘情愿的;另外一个意思 , 是不知道未来面对老人需要伺候的时候 , 自己会怎么做 。
女儿“逃离”家庭之后 , 很少看望老人、很少联系老人——如果仅从这个行为上来看 , 属于典型的“不孝顺” 。
很多人会说:爸妈把你养大 , 你就这么对待父母?这其实就是家庭关系的命题 。
刘大爷做法有问题么?女儿和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天地之差 。 这种差异 , 是他们人为造成的 。
女儿的态度有问题么?成年之后 , 不看望父母、少有关心 , 几乎断了联系 。
但是 , 问题源于什么?
我们做一个假设:关于赡养费的事情 , 就这么定了 。 当老人身边需要照顾的时候 , 女儿拒绝 。 谁能说女儿没有尽到赡养义务?所以 , 老人提出赡养要求 , 子女完全可以“糊弄” , 还挑不出什么毛病——这种情况 , 谁受益、谁受损?
真正结论就是:谁也落不了好——女儿钱给出去 , 不痛快;老人收到钱 , 也不痛快 。 赡养 , 不是单靠钱解决的问题 。 所以 , 就如女儿所讲:从她出生那一天起 , 家就已经败得干干净净——这件事 , 没有赢 , 只有输 。分页标题
这就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家庭关系:任何一方的单方索取 , 都不会让家庭和谐;任何一方的单纯获利 , 更不会让家庭和睦 。
家庭关系 , 是有回路的 , 而不是单向的 。
本文插图
而刘大爷的家庭 , 就是根源于此——硬生生把一个家庭 , 打造成了一个单向关系:
- 我给你饭吃 , 你就要报恩;我的财产我做主 , 公不公平 , 跟你没关系 。
- 你要我报恩 , 我就给你赡养费;给了赡养费 , 就报恩了 , 别的事别指望 。
- 腾讯星座|11.16-11.22重要星相:拥有更为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
- 情感|女人敢在这“三个时刻”联系你,说明你们关系“不纯”,你敢撩吗
- 壹号情感汇|一个女人若是和你“玩玩而已”,可能会有这些“痕迹”,别不知情
- 美文情感|连踹17脚!70岁老兵被当街殴打:人渣赢了,良心败了
- 蓝天情感|坏消息传来!转告父母:2021年起,取消60岁以上老年卡?
- 情感|研究表明:好男人的长相有共性丨他的外貌暴露了是好人还是坏人
- 情感解答s社|41岁离婚女人成为抢手香饽饽,原来,钱是最硬的底气
- 爱情感情|懂得爱情的这3个“方程式”,才能牢牢拴住对方的心,你懂吗?
- 爱情感情|婚姻中的这4个道理,女人越早知道越好,你了解吗?
- 江峰聊情感|女性做好这六种角色,稳稳留住老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