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科学家:如何抓住DeFi下一个春天
本文插图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 ,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巴比特
文 | 隔夜的粥
今年夏季 , DeFi迎来了一轮繁荣期 , 我们也见证了以太坊网络交易费因此而创下新高 , 这与流动性挖矿的热潮脱不了关系 , 而随着参与者们越来越理性 , 这种模式无法为DeFi的继续爆发提供足够动力 , 那DeFi距离下一轮繁荣 , 还需要哪些因素?又有哪些新发现值得关注?
11月12日 , 由DeFi之道主办的“DeFi之DAO——‘DeFi新发现’”活动邀请到了一群DeFi科学家 , 共同探讨DeFi应用的未来之路 。 他们是Ontology 创始人李俊、比原链CEO朗豫、DeFi研究者何太极、鲸交所创始人赵翼以及imToken产品经理陈源 。 本次圆桌由巴比特加速器联合创始人胡梦迪主持 。
本文插图
以下为巴比特整理的圆桌内容:
DeFi的护城河
胡梦迪:请问参与DeFi实际应用的各位 , 能跟我们分享一下DeFi如何创建自己的护城河 , 以及流动性挖矿之后 , 你们有哪些对DeFi领域的观点?
李俊:
DeFi现阶段的护城河和互联网行业非常像 , 系统、机制、代码、技术都无法成为护城河 , 我自己技术出身 , 非常热衷于技术 , 但不得不承认技术不是护城河 。 蚂蚁、京东、腾讯有的是更多的技术 , 比我们整个行业能投入的资源更多 。 所以真正的护城河就是互联网的马太效应 , Uniswap就是很好的例子 。
朗豫:
我认为DeFi的护城河从两个阶段可以看起:第一个阶段 , DeFi作为纯粹的应用工具阶段 , 就是在DeFi并没有发治理Token之前 , 所有应用都是工具型的应用 。 如果就算后续开发维护 , 它还是可以完全满足现阶段交易或者借贷的需求 。 但等我们发现 , 各个应用已经开始发治理Token来进行流动性挖矿的时候 , 其实那时候整个DeFi生态变成了爆发性的增长 , 我们认为Token经济本身就带有项目或者说让DeFi领域项目真正成为有护城河的实践 。 而如何使用好治理Token , 如何让治理Token和LP利益绑定在一起?我觉得这可能是对未来来说 , 真正能产生护城河非常重要的一点 。
何太极:
做投资 , 我们更关注护城河问题 , 这个行业特别早期 , 有的今年才上 , 有的项目三年前都已经在做 , 它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积淀 , 有历史、有品牌 , 也被社区认可了 。 整体来看 , 第一 , 社区是非常重要的 , 如果你有强大的社区 , 你的发展就会非常多 , 这是很核心的一点 。
第二点是生态 , 所有的DeFi产品不是原来的那种概念 , 我是中国银行、我是支付宝 , 我一个人把所有的东西都做了 , 不是 , 我可能只做核心的东西 , 有很多东西变成底层功能 , 让别人在上面叠加 。 比如说Compound的借贷协议 , PoolTogether可以在上面做彩票 , 这是高度的可组合性 , 这样的产品会越来越多 。
第三是品牌 , 品牌是很虚的东西 , 像Aave有非常强的创新历史 , 代币在早期熊市的时候分发完了 , 它参与力很强 , 大家对它非常认可 , 所以Aave不搞流动性挖矿 , 但是所有项目都支持它 , 它的锁仓量一直爆涨 , 这就是品牌 。
我们今天很多项目都是自己找一堆有钱的人 , 你们冲进来吧 , 我给你们利益输出 , 这种东西是很短暂的 , 你短期炒了币价 , 但长期来看 , 你没有在市场上生存的必要 。
赵翼:
第一 , TVL是自欺欺人的虚荣指标 , 这些都是活期存款 , 资金池规模百万美金 , 交易用户几个人 , 这是巨大的虚假繁荣 。 第二 , 流动性不值得提供那么多激励 , 不是说你提供最好的滑点就会有交易 。 第三 , 如果把流动性挖矿看成补贴 , 今天DeFi的流动性挖矿几乎没有护城河 。 这一波受益者除了矿工 , 其实是钱包 , 因为核心场景在钱包 , 用户都活跃在钱包里 , 它本质上不是DeFi协议的用户 , 而是钱包的用户 。 DeFi项目没有让我心动的 , 反而Filecoin挺酷 , 比如它通过前置和后置抵押把矿工的价值相对长期的锁定住 。 矿工都很短期 , 流动性提供者更是秒进秒出的人 , 你一味迎合这些人的利益诉求 , 你的项目走不长远 。分页标题
陈源:
首先在现阶段 , 我觉得DeFi现在的护城河几乎为零 , 但现阶段的前提是现有资产类型在DeFi协议中 , 同时这是两种共同的状态 , 没有现实资本 , 只有原生于区块链的原生资产 。 在这个场景下 , DeFi的护城河几乎为零 , 更多只有先发优势 。
DeFi如何走向大众?
胡梦迪:DeFi在目前这么小众的领域 , 如何才能走到更广阔的大众视野?它还缺乏哪些点?
陈源:
本身DeFi叫开放金融或者去中心化金融 , 但这个概念非常大 , 我可以理解为现在什么都缺 , 而比较重要和比较关键的一个点 , 是我认为缺少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利率市场 。 因为我的视角是希望更多对标到现实金融市场的角度 , 否则的话我们整天在这边发行虚拟的、没有什么实物支撑或者没有本身价值的Token的时候 , 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炫技 , 它只是表达我现在在虚拟世界中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交易场景和资产流动方式 , 只是在表达我有这个能力 。 但是最终整个金融市场要蓬勃发展 , 首先资产类型就要丰富 。 所以 , 我觉得这是需要长期等待的过程 。
赵翼:
大家都在讨论以太坊2.0 , 包括Layer2的方案 , 我们其实是把EOS作为以太坊Layer2看待 , 包括我们自己也做了跨链 。 所以到底谁能够支持100美金就能够参与的LP?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 因为今天在以太坊上做LP的门槛太高了 , 可能得五千、一万美金 。 我感觉这个游戏刚开始 , 中国的DeFi团队还是要有自信 , 今天海外很多团队是抱团的 , 经常老批评和指责我们 , 其实我们也要多交流 。 有些时候 , 并不是他们技术优先 。 所以今天每个人都要专注做好自己那个部分的协议 , 利用好DeFi的可组合性 , 大家能够联合在一起 。
何太极:
我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看到了一些现象 , 因为整个币圈以真实投资为主体 , 你们今天看到的Uniswap、流动性挖矿都只是表象 , 说我们要出圈 , 其实目前来说太早了 , 因为只有交易者能够承受高风险 。 我们现在做的是金融实验 , 有大量产品处于概念证明阶段 , 并不是要马上连接现实世界的金融世界 , 这个不可能 。 所以 , 一定是在底层的安全做到足够的时候 , 我们才可以谈要拥抱监管 , 谈连接现实 。 另外 , 我们今天谈DeFi的时候 , 大量用户没有参与 , 没有用过Uniswap , 所有的产品都没有用过来谈DeFi , 其实你们根本不知道DeFi是什么 , 这是现实的问题 , 你根本没有用 。 最有名的就是雷军投资移动互联网的时候 , 他为什么天天用手机 , 电脑都不用了 , 就是你要深入进来体验痛点 , 才能理解什么因素在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 而不是我们想当然的说我的技术最牛逼 , 然后这个东西可以改一改 , 我觉得算法公式不太好 , 我的公式更牛逼 , 改一下我的滑点更低 , 根本没有什么用 ,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不用你们的产品 。
朗豫:
对于DeFi , 如果想要走到大众市场 , 或者说让更多用户进入到市场 , 我觉得首先要淡化DeFi产品 。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 , 从市场反映来看 , 大部分人或者大部分对风险不是那么偏好的人群 , 他们可能对于理财确实是第一要求 。 所以我现在看到钱包包括交易所做了相应的理财交易产品 , 其实背后都是连接了DeFi的应用 。 但是对于传统的普通人 , 其实他根本不知道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 他可能只知道DeFi , 他可能不会尝试DeFi , 也不会用钱包 。 这样的情况下 , 对于普通人来说 , 他不了解DeFi的情况下能参与DeFi ,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产品打磨好 , 或者相应的背后的风险机制规避好 , 我觉得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让DeFi走向大众或者让更多人参与的前提 。 第二个问题 , 我们要看到区块链上的安全性问题 , 其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 包括我们最近看到很多合约的漏洞 , 包括闪电贷导致的问题 。
还有区块链的属性 , 就是存在黑暗森林的状态 , 我们所有的交易都是先进入内存池 , 矿工发现内存池交易之后 , 他再进行挑选和打包 。 很多的情况下 , 我可能是一个交易者 , 我在交易一种资产的时候 , 我发现这个资产价格是非常好的 , 但是我在完成这笔交易的时候 , 可能内存池里面的黑暗森林里面有一个人已经发现了这笔交易 , 他可以使用更高的手续费或者通过贿赂矿工的手段进行抢跑模式 , 就是把自己的交易先打包到区块链 , 让你的交易变成失败的状态 。分页标题
李俊:
我有三个方面的观点:资产、渠道、数据 。 交易者都是跟着资产走 , 只有你有更多更好的资产 , 才有更多的交易者 , 所以 , 下一步的竞争是谁能引入更多资产 。 第二是渠道 , DeFi协议都是在为渠道打工 , 可能是交易所搞挖矿 , 可能是机枪池 , 最大的是钱包 , 那些才是真正接触用户的人 。 哪天它把Compound协议换成自己的协议 , 你都不知道 。
第三是数据 , 如果你真正引进来 , 不光是新的资产类别 , 如果还需要新的资产数据来匹配 , 你的用户需要信用、数据、去中心化身份 , 他的交易记录需要匹配和审核 。 这点如果绑定在你的渠道 , 就像芝麻信用一样 , 这个护城河比其他高的多 , 绑的也紧的多 , 它不是这么好离开的 。
DEX接下来有哪些可能的创新?
胡梦迪:今年DeFi的火爆跟Uniswap相关 , 接下来可以请各位简单讲一下DEX的演进过程 , 以及你们觉得后面DEX还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新的创新有可能会出来 。
李俊:
我以前做金融衍生品 , 我觉得DEX是非常好的新机制和新的部分 , 我非常同意“DEX是未来”这句话 , 我现在对这件事情非常确定 , 就是未来在去中心化世界里面 , 中心化的交易所依然会存在 , 但比重应该非常小 , 这是我从趋势上的判断 。
朗豫:
DEX其实它本身就抑制了交易的趋势 。 因为我们看到 , 就算以太坊上所有的交易都是DEX交易的时候 , 你可能和中心化的交易所相比都是九牛一毛 。 所有的利润都发生在交易中 , 只有交易了 , 那如何提高DEX的有效市场?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需要提升的点 。 当然还有我刚才说的从技术底层来说 , 因为所有的人都是透明的 , 大家的底牌都亮在外面 , 如何防止中间作弊 , 或者如何我刚才说的抢跑 , 还有结合紧密结合区块链的缺陷 , 我觉得这些可以让它变成严肃的商业市场或者严肃的商业应用 , 这是它最大的需要改进的点 。
何太极:
现在看到很多现象都在表达一点 , 就是说现货交易是第一步 , 接下来是衍生品去中心化交易所越来越成为中心 , 这个交易量更大 , 可能是整个币圈核心和主战场 。 再往下随着我们的二层扩容 , 或者进入到POS , 当你的速度提升以后 , 我们可以进入到挂单交易的模式 。 这个阶段的挂单交易受限于速度 , 肯定不太现实 , 它一定很慢 。 所以行业的发展有阶段有步骤 , 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静止 , 或者我们一上来就要做未来的事情 。 这是一个趋势 , 这个趋势下所有的迭代创新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 , 而不是我们静止看 , 不是我们刻舟求剑 。
赵翼:
我更关心的是客户端 , 就是用户在哪里用你的产品 。 我觉得imToken是最大的受益者 , 虽然他们什么都没做 , 他们就是躺赢 , DeFi这波热潮最大的赢家就是钱包 , 钱包当中最大的赢家就是imToken 。 所有的烧出去的钱 , 价值被谁捕获了?大家一定要分清楚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是完全两件事 , 有些事情价值创造非常牛逼 , 但并不以为这价值捕获很牛逼 。 我觉得绝大部分的DeFi项目在经济模型上的思考是非常粗糙 , 在这个方面其实我对他们很失望 。 当然 , 这件事情还在演变当中 , 我觉得这一段时间的“秋天”或者冷静期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
陈源:
因为我们算是一个践行者 , DEX肯定会走向流动性聚合的周期 , 在这个周期下会有两种竞争点:第一 , 你有多少价格源被你聚合 , 它的竞争点在于你有多好以及有多少的价格报价聚合进来 。第二 , 随着你的聚合 , 你会发现你的深度越来越好 , 但深度背后是一个假深度 , 因为这些价格深度还是分散在不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里面 , 因为它本身是天然割裂的 , 所以第二件事情是交易所聚合之后 , 它下一步要做拆单 , 所以我觉得从imToken也好 , 从Tokenlon也好 , 我们这两个团队饯行路径来讲 , 我觉得DEX的方向:第一流动性聚合 , 第二路径优化或者拆单 。分页标题
哪些DeFi新发现值得关注?
胡梦迪:有哪些是你们个人觉得有意思的DeFi新发现?可以预测下一轮的DeFi繁荣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
何太极:
现在有很多新应用特别有意思 , 但基本上你没有机会投资 , 因为它也没有代币 。 像这次美国大选 , 我们会看到很多去中心化的预测应用 , 其实它最早的是五年前就有了 , 但最近我们发现这种组合性表现出来了 , 因为它把五年前去中心化的预测应用 , 然后跟Balancer的AMM模式 , 再结合Uniswap的界面组合起来 , 你就可以非常简单地买卖 , 来赌特朗普是否当选 。 它的成长非常快 , 几天时间有七百万美金的交易额 。 但这样的创新 , 就充分表现出了DeFi的高度可组合性 , 这是今天DeFi提供了新的机会 , 让你看到它跟传统金融特别大的不一样 , 这种东西在传统金融世界不会出现 , 也不可能呈现 。 所以我觉得在这里面的创新非常多 , 我也捕获了不同的项目 。
赵翼:
我视野范围内 , 好像没什么让我觉得很心动的东西 。 我看东西 , 还是看经济模型更多 。 我讲一下filecoin经济模型白皮书大家可以看一下 , 它是做了三年之后才发了经济模型白皮书 , 我觉得时间的先后顺序代表它对于经济模型的重视程度 , 我觉得那是挺值得看一看 , 就是怎么样有一个网络的总目标 , 然后牵引自私自利的人 , 就是不同利益相关方能朝总体目标前进 , 我觉得这个东西很有价值 。
陈源:
短期内我可能没有很好的推荐项目 , 但是我心里面想的能组合的项目是maker , 当然我没有持有maker 。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未来会有新组合的可能?会跟我聊到的ETH2.0有关系 。 我希望看到的组合是maker能够将自己的CDP做改进 , 跟ETH2.0底层中的Staking做结合 。 如果了解staking的人 , 你会发现当你的总抵押ETH越多的时候 , 整个staking收益率是降到很低的程度 。 它跟maker的组合会带来什么效果?当人们对ETH这条链信息不足的时候 , 年化会高 , 一部分逐利者愿意提供ETH , 提供DAI的铸币量 , 来博取高的DAI的年化收益 , 但同时它就会给你去中心化世界提供更多稳定币的铸币量 。 当大家信心很高的时候 , 大家都会抵押它 , 因为信赖它有很好发展的时候 , 整个年化收益率会降低 , 会促使新增DAI往协议中捕获更高的收益 , 对本身螺旋上升的生态起到加速的作用 。 所以 , 我个人对这个有这样的展望 。
李俊:
几个方向 , 除了之前讨论的很多主流的持续在关注的 。 自己在做的就是把信用机制引入DeFi , 这是很冒险的尝试 , 所以我们做大量保险池的准备 , 但无论如何第一步要跨一下 。 我自己关注几个方向 , 一个是合成资产和资产数字化 。 包括刚才提到的makerDAO把实物资产往上挤 ,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 虽然它的中心化肯定是一个诟病 , 但是我觉得这是先走的第一步 , 更多资产对整个生态才是最重要的 , 因为我们不能老是只有虚拟资产 , 所以这是在做的一个 。 还有一些趋势是NFT的泛NFT化 , 除了加密的NFT之后 。 其实刚才讲的预测已经变成行为NFT化 , 还有其他的行为变成NFT , 你买NFT是证明我有没有这个行为 。 所以你可以把它叫NFT化、交易化或者一张仓单、一张行为单、一张保单都可以 , 我自己给它取名叫泛NFT化 , 我觉得这是一个机制 。 这是两个我比较关注的点 。 我个人对去中心化保险关注很长时间 , 我觉得现在去中心化保险项目有很多可做空间可以做 , 特别跟ID结合 , 但不是我们一家做 。
朗豫:
【|DeFi科学家:如何抓住DeFi下一个春天】我们这边更关注跟AMM相关的创新 。 其实AMM最大的问题还是流动性的问题 , 就是你要建立这个池 , 你必须得提供两种或者多种资产能注入到这个池里面 , 才可以让用户进行交易或者说相应的获得收益 。 从我们这里来看 , 虚拟VAMM这一块 , 就是关于DeFi领域的衍生品 , 可能这部分是我们未来会更关注的应用 , 因为现在的衍生品在DeFi领域可能有很多项目 , 但并没有完全冒出尖来 , 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持有USDT、ETH , 但是我想要参与其他的Token的交易 , 但是我又不想持有其他的Token , 因为如果要持有其他Token , 我就要承担波动性的风险 , 我只是想去关心它的涨跌或者通过它的涨跌赚取相应的收益 。 这部分 , 我觉得可能是未来整个AMM发展方向中比较有趣的方向 。 而且现在有这样的项目 , 像永续合约的功能 。 其实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产品 , 包括你找一些做市商 , 其实它只需要你的USDT , 但你可以接入它的系统进行BTC、ETH的交易 , 这部分我觉得会慢慢迁移到链上或者迁移到整个DeFi的应用 , 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分页标题
- 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机器人皮肤,可以出现淤青
- 36厘米粗钻头把湖捅漏了,130亿升湖水瞬间干涸,灾难如何酿成?
- 别再找外星人了!科学家警告:接触外星人,恐致地球所有生命终结
- 娶了人妖啥感觉?中国富豪迎娶泰国人妖皇后,现在两人过得如何
- 500年前,达芬奇留下心脏谜题,科学家用2.5万磁共振图解开
- 为什么科学家总以氧气作为寻找生命的依据,外星人吸氮气不行吗?
- 为什么科学家认为玛雅文明来自外星?这4件事令人生疑
- 古代皇帝是如何“伏天消暑”的?原来是这样做的,真的太厉害了
- 世界2大未解之谜!科学家:解开其中任何一个,都可步入2级文明
- 科学家发现:人类可能不是地球上唯一智能生物,这么说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