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_原题是:用魏碑写小篆 , 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之谦是继邓石如之后在小篆上又一位有创新的书法大师 。
所作篆书受包世臣《艺舟双楫》中推崇北碑以及“钩捺抵送 , 万毫齐力”的主张 , 在邓石如的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 , 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 , 激烈动态的笔触中蕴涵着微妙智慧的笔法 。
循着赵之谦身世不遇的人生轨迹 , 努力捕捉其性格特征、创作情绪、心理活动 , 从而对其北魏造像法入篆探微 , 以获得对其书风的全面理解和有益借鉴 。
一、精心研习 , 以北魏造像法入篆 , 法备理通
赵之谦以北魏造像法入篆与当时众多有影响的书家掀起碑学之风 , 与其身世、性格特征均有关联 。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赞曰:“凡魏碑 , 随取一家 , 皆足成体 。尽合诸家 , 则为具美 。”特别是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 , 都是直接继承智永笔法取法六朝的 。
同时“六朝长处在落落自得 , 不为法度拘局”(何焯《义门先生集》)的书写特点也正好迎合了赵之谦不受拘局及自由放达的性格 , 赵之谦的北魏造像法入篆可谓法备理通 。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局部)
所谓北魏造像法 , 是指北魏时期当朝大力提倡佛教而开凿的各类造像题记笔法 , 是北魏的书法宝库 ,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由于造像规模大 , 题记数量多 , 工匠们采取直刀切入的方法刻凿文字 。
主要表现在用笔以侧锋取势而造成的方笔效果 , 横画尤为突出 , 不讲究逆入平出 , 亦无回锋 , 至笔画末端便戛然而止 。
这种字体 , 行笔迅起急收 , 点画峻利 , 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 , 具有内圆外方、钩超力送、撇捺重顿之特点 。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之谦的篆书在初习邓石如隶法作篆的基础上 , 深入研究造像题记与摩崖刻经之笔法 , 取丰碑和造像记的方峻棱厉、墓志铭的蕴藉妍美、摩崖书的雄伟奇绝 , 巧妙地融为一体 ,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结构美 。
他在以北魏造像法入篆时 , 抓住篆书的起讫处以造像之方法起笔、收笔 , 在提按中使锋芒得以微妙地显露 , 其间气机流宕 , 这种巧妙的糅合、酿造 , 正是赵之谦追求的匠心所在 。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二、师古不泥 , 以离俗自歌的性格写篆 , 别具一格
赵之谦的篆书历来众说纷纭 , 按照正统的中锋笔法的标准来衡量 , 赵之谦用笔可谓“不合古法” 。
正是这种离俗自歌的独特性 , 使赵之谦在继承和发展邓石如书法的基础上成功地融入北碑造像法 , 充分展示其非凡的创造力 , 使线条的书写性格得到凸显 。
尤其是其代表性的“折锋” , 不像一般逆着下笔的“折锋” , 而用顺着下笔的“折锋”来处理起笔 , 因此产生了强烈的立体感 , 极富装饰性 。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之谦作为一代书法大师 , 并非无法做到笔力倔强张扬 , 而是意在摈除碑版中的刚戾之气 , 矫正当时学碑易见的作字积习 , 由形势转向韵致 , 由俗返雅 。这也许正是赵之谦的性情使然 。
其天资敏锐 , 学问品德极高 , 据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记载:“自两岁即能把笔作书 , 读书过目不忘 , 又好湛深之思 , 故凡经史百家、名物之赜、性道之微 , 无不博览旁通 , 得其穷要 。分页标题
既治许氏说文解字 , 又博求商周吉金 , 汉后隋前诸乐石 , 以穷六经之支流正变 。古文奥衍 , 与周双庚以奇古相尚 , 晚与江都汪中、仁和龚自珍、邵阳魏源为近 。骈文尤伟丽 , 有六朝人风度 。”而赵之谦“独立者贵 , 天地极大 , 多人说总尽 , 独立难索难求”的道白正好透出其不死守一法 , 更不拘于某家某体 , 甚至某碑的性格 。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之谦54岁时为弟子钱式临《绎山碑》册时道出了他内心写照:“《绎山刻石》北魏时已佚 , 今所传郑文宝刻本拙恶甚 。昔人陋为钞史记 , 非过也 。我朝篆书以邓顽伯为第一 , 顽伯后近人惟扬州吴熙载及吾友绩溪胡觰甫 。
熙载已老 , 觰甫陷杭城 , 生死不可知 。觰甫尚在 , 吾不敢作篆书 。今觰甫不知何往矣 。钱生次行索篆法 , 不可不以所知示之 , 即用邓法书绎山文 , 比于文宝钞史或少胜耳 。”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赵对邓的师承与崇仰 。
然而 , 赵却不死守邓法 , 而是化人为己用 。他甚至毫不掩饰地对书法上的天分、人力与邓、包、吴作比较:说邓石如 , 天分四人力六;而包世臣天分三人力七;吴让之天分一人力九;
自己则是天分七人力三 。凭天分则在诸人之上 。他甚至认为经过努力 , 除却“起讫不干净”五字病 , 则有邓、包诸君不能到者 。我们循着他的内心活动轨迹 , 不难看出其师从邓石如 , 但绝不拘泥于邓 , 而是要超越邓 。可见 , 书法风格充分体现了书家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情感 。
三、富于创造 , 以巧妙的结构作篆 , 形美感目
赵之谦复杂深邃、刚毅不屈和雄浑奇崛的书风、巧妙的结构给人以心灵的感动 。纵观赵之谦的书法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 。
竖笔向中略呈弧度 , 刚中有柔 , 富有弹性感 , 兼以笔画重 , 力足中锋 , 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 。其篆书作品 , 有时虽然有些渗墨现象 , 但其锐利的笔锋所表现出来的美妙感觉 , 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之谦篆书窄长的形态所表现出的美感 , 仿佛一个秀丽的女子跳芭蕾舞般婀娜多姿 , 又不失力度 。古代书家一致主张“为书之体 , 须人其形” 。我们从篆书窄长的形态美中悟到了芭蕾舞演员把足尖踮起的内涵 。
篆书作为长形的艺术造型 , 把刻画的重点放在上部 , 这种上密下松的布局 , 正可从人体的结构中找到启示 , 从而对篆书结体去作更加完美的黄金分割 。

书法字画|用魏碑写小篆,书法高手都在偷偷学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蔡邕《笔论》说: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 。”善用笔者必强调变化 , 丰富多变的笔法将给书作增辉 , 而单调乏味的用笔 , 则像王羲之《书论》中提到的“平直相似 , 状若算子”一样 , 失去书法的韵味 。
赵之谦以其过人的胆识引北魏造像法入篆 , 正是对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要旨的一次突破 , 为我们创新篆书技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