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

公元前522年 , 楚平王在费无极的挑唆下杀死了伍奢和伍尚 , 伍子胥在逃亡前夕 , 和好友申包胥告别 , 两人相对而立 , 伍子胥说:“我将来一定要让楚国倾覆!”申包胥看着好友 , 说:“你要加油 , 但你若能倾覆楚国 , 我必让楚国重新活过来 。”心情复杂的两个人随即转身 , 背对着背远离 。
十六年后 , 伍子胥带领吴军攻入楚国郢都 , 当时楚平王已经去世 , 伍子胥掘墓鞭尸来报杀父兄之仇 。申包胥知道后让人捎话责备昔日好友说:“你这样报仇太过分了 , 你也曾是平王的臣子 , 也曾竭力侍奉他 , 如今却如此侮辱逝者 , 这难道不是伤天害理的吗?”伍子胥回道:“我觉得不够 , 所以我情愿倒行逆施!”
于是有了后来的申包胥哭秦庭 , 本文就讲一讲这其中的故事 。

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楚国自楚庄王之后在争霸路上再次遭到了晋国的打压 , 后期战事不断 , 楚平王继位之后有意改变穷兵黩武的境况而休养生息 , 这样的策略对楚国来说本是极有力的 , 国力提升了 , 后续的争霸才有足够的支撑 , 但另一方面 , 楚平王却给楚国带来了大的灾难 , 说起来还和一个女人的出现有关系 。
楚平王继位不久 , 就立长子建为太子 , 而伍奢为太子建的太傅 , 费无极为太子建的少傅 。之后楚平王为太子建定下秦女为夫人 , 并让费无极到秦国为太子建迎娶新妇 , 费无极却留了个心眼 , 当他看到秦女貌美后就极力撺掇楚平王占为己有 , 楚平王果然就将原本的儿媳收归自己的后宫 。最终在费无极的努力下 , 楚平王厌弃了太子建 , 顺带着也想除掉太子建的太傅伍奢 。太子建出逃 , 而伍奢被抓 , 费无极害怕遭到报复 , 就让楚平王将伍奢父子三人全部杀死 。
但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伍子胥)性格截然不同 , 在都知道必死的情况下 , 伍尚毅然赴死 , 而伍子胥却选择逃亡以期将来为父兄报仇 。
伍子胥在开始逃亡前 , 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也是楚国的大夫申包胥告别 , 两人曾是好友也是同事 。从伍子胥决定逃亡的那一刻开始 , 他们的未来就是不可控的 。沉重在两人的心间蔓延 , 《左传·定公四年》对两人的告别有这样一段记载:
其亡也 , 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 。”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 , 我必能兴之 。”(这里“复”通“覆”)

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之后两人分开 , 申包胥继续在楚国为官 , 而伍子胥则开始了大逃亡 , 逃亡之路并不轻松 , 楚国发出了悬赏令 , 在经由昭关的时候差点被抓 , 但伍子胥命大 , 遇到了一个肯无私帮助他的渔夫 , 才顺利到达了吴国 , 然后见到了吴王僚 。
伍子胥和当初的巫臣一样 , 想扶持吴国来让楚国疲于奔命 。不过吴国的公子光一眼就看穿了伍子胥 , 在吴楚的一次大战后 , 公子光攻下了两座城池 , 见好就收 , 复仇心切的伍子胥却建议吴王僚说楚国是很好攻下来的 , 希望再派出公子光去攻打楚国 。但是公子光却早已经看出伍子胥是为了报私仇才这样说的 , 楚国这样的老牌大国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攻下来?
当然 , 伍子胥也看出了公子光的野心和能力 , 遂沉下心来决定和公子光合作 , 于是将自己刚刚结识的专诸介绍给了公子光 , 专诸的使命和我们熟知的荆轲一样 , 是刺杀 。公元前516年 , 和伍子胥有大仇的楚平王继位 , 吴王僚趁机进攻楚国 , 却被楚军围困 。而在吴国国内 , 公子光派出了专诸杀死了吴王僚而自立为王 , 是为吴王阖闾 。
之后伍子胥为阖闾举荐了刺客要离和军事家孙武 , 一起为吴国的未来努力 。后来的几年内 , 吴国数次攻打楚国 , 均取得了胜利 , 但是对于进攻郢都这件事 , 伍子胥和孙武一直持谨慎态度 , 即便阖闾催了数次 , 但两人都坚持时机不到 。直到公元前506年 , 进攻楚国国都的机会终于到来 , 伍子胥建议吴王阖闾联合受楚国欺负的唐国和蔡国一起进攻楚国 , 战争出奇的顺利 , 楚军节节败退 , 吴军五战而五胜后终于攻进了郢都 , 而继楚平王之后的楚昭王逃离了楚国 , 辗转逃到了随地 , 被保护了起来 。分页标题

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伍子胥进入郢都后找不到报仇的对象 , 楚平王已死 , 楚昭王已逃 , 于是就有了伍子胥对楚平王所进行的掘墓鞭尸 。关于这段记载 , 《史记·伍子胥列传》是这样说的:
及吴兵入郢 , 伍子胥求昭王 。既不得 , 乃掘楚平王墓 , 出其尸 , 鞭之三百 , 然後已 。
关于伍子胥是否掘墓鞭尸是有争议的 , 不过后人也很难找出理由为其申辩 。根据《史记》的记载 , 对于伍子胥的这种行为 , 他昔日的好友申包胥是非常痛心的 , 即便逃到了山中 , 也派人和伍子胥通了话:
申包胥亡於山中 , 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雠 , 其以甚乎!吾闻之 , 人众者胜天 , 天定亦能破人 。今子故平王之臣 , 亲北面而事之 , 今至於僇死人 , 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 , 吾日莫途远 , 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既然说不通 , 那么就彼此兑现当初许下的承诺吧 , 申包胥开始寻找别的诸侯国的帮助 , 然后就跑到了和楚国经常联姻的秦国 , 见到了秦哀公 , 诉说了楚国的遭遇以及吴国的暴行 。不过对于楚国的遭遇 , 秦哀公并没有多少同情心 , 国与国之间本就是竞争关系 , 没有利益驱动的帮助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 于是秦哀公利用外交辞令让申包胥先住下来以便等待秦国开会讨论这件事 。

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申包胥自然知道秦国不想管 , 但是他只能求助于秦国 , 而且是必须要说服秦国出兵 , 在得不到秦哀公回应后 , 申包胥开始哭泣 , 《左传》记载:
立 , 依于庭墙而哭 , 日夜不绝声 , 勺饮不入口七日 。
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或许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的哭泣 , 任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不能不被感动 , 秦哀公意识到楚国有这样的大臣证明还没到亡国的时候 , 于是亲自赋了一首《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 修我戈矛 ,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 , 修我矛戟 ,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 修我甲兵 , 与子偕行!
秦国的五百乘战车随申包胥救楚 。许是申包胥的执着感动了上天 , 楚国的机会到来 , 吴国几乎是在一瞬间就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阖闾野心极大 , 想彻底灭亡楚国 , 但是这个时候的楚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没落了 , 却远没有达到国灭的程度 , 楚国人团结了起来 , 这从申包胥就可以看出来 , 楚国人的复国梦是异常强烈的 , 在国都被占、前国君遗体遭侮辱、现国君被迫逃亡的情况下 , 楚国人史无前例的团结了起来 。

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此阖闾在郢都待了很久 , 除去搞破坏 , 其他的没什么收获 , 随人不肯交出楚昭王 , 吴军只能在郢都僵持着 。而这一僵持 , 对于某些国家就是机会 , 比如和吴国一直有战事的越国 。越王允常在公元前505年趁着吴国大部队在郢都这个机会攻打吴国 。
秦国、越国和楚国纷纷和吴国交战 , 本就让吴军疲乏 , 这个时候 , 吴国国内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 即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想学习阖闾当年对吴王僚的所作所为 , 趁机丢下战事跑回了吴国 , 准备自立为王 , 阖闾焦头烂额 , 遂带了部分兵力回国平叛 。而楚昭王趁机回国 , 楚国人有了主心骨 , 在对吴军的作战中获胜 , 吴军正式撤出楚国 。
楚国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 但好在还是保住了楚国 , 没有落得亡国的下场 , 其中申包胥为此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分页标题
楚昭王在将吴军赶出楚国之后 , 曾有过一次大的封赏 , 对象就是在这场国难中立功的一些人 , 其中就包括申包胥 , 但是申包胥却拒绝了 , 《左传·定公五年》记载:
申包胥曰:“吾为君也 , 非为身也 。君既定矣 , 又何求?且吾尤子旗 , 其又为诸?”遂逃赏 。
【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他是为了国家才有哭秦庭以及后来的奋力作战 , 而不是为了私利 , 国家安定了 , 他就没有什么所求了 , 而且他非常恨子旗那样的人 。子旗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蔓成然 , 以贪得无厌著称 , 曾在楚平王时期做事 , 他的贪得无厌被楚平王厌弃 , 遂被杀死 。

楚国|昔日好友战场对决:一个要覆灭楚国,一个要复兴楚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申包胥虽然拒绝赏赐 , 但是楚昭王作为一国之君却不可能说不封赏就不封赏 , 赏赐命令还是会被下达 , 申包胥无奈之际只能逃到了山野中 。
伍子胥和申包胥这对昔日的好友经过这一场大战后 , 似乎就再也没有了交集 。伍子胥继续为吴国服务 , 帮助阖闾将吴国的国势推向最强盛 , 但在阖闾去世后 , 伍子胥作为辅政大臣却没有得到吴王夫差的信任 , 并最终被夫差赐死 , 临死之际 , 伍子胥对身边的人说:
“必树吾墓上以梓 , 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 , 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
楚昭王听说后怒火中烧 , 遂将伍子胥的尸体用鸱夷革裹起来抛进了江中 , 伍子胥的一生实在令人唏嘘不止 。
而申包胥在伍子胥死后的第八年 , 出使越国 , 见到了越王勾践 。为越国攻打吴国出谋划策 , 坚定了勾践灭吴的决心 。三年后 , 勾践攻进吴国国都 , 吴国灭亡 。或许这算是申包胥为昔日老友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