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全网都在学的“凡尔赛文学 ”究竟是什么?

美好的一周是从学习开始的 ,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是“凡尔赛文学” 。
注意不是凡尔纳 , 是凡尔赛 , 这两个是从科幻到玄幻的差别 。
究竟何为“凡尔赛文学” , 凡学精髓有哪三点 , 凡学创始人究竟是谁 , 无处不在的“凡学家”究竟象征着什么社会现象……本期蓝鲸课堂带您走进“凡尔赛文学” 。
“凡尔赛文学”入门篇
凡尔赛文学 , 顾名思义 , 带有“凡尔赛”气质的文学形式 。 凡尔赛可以看做一个形容词 , 指代“在社交平台用看似平和的文字 , 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优越感” , 简称“得了便宜还卖乖” 。
举几个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下:
老公竟然送了我一辆粉红的兰博基尼 , 这颜色选得也太直男了吧 , 哎 , 怎么跟他说我不喜欢这个颜色呢
前段时间创业烧了一堆钱 , 现在又从尾款人变成了二波尾款人 , 玛莎拉蒂是取回来了 , 恐怕我上海的别墅也得卖了……
说出来挺不好意思的 , 我是最近才知道鸡蛋有壳的 , 以前都是吃管家剥好的 , 一直以为鸡蛋都是白色的软软的
先别急着吐 , 凡尔赛文学还有很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内涵需要学习 。
这个词最早出自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以凡尔赛宫为地点创作的漫画《凡尔赛玫瑰》 , 或许你很容易被它浮夸的画风所劝退 , 但这部可是少女漫画的元老级作品 。 当年在日本大获成功 , 被接连改编成动画、真人电影和舞台剧 , 她在书中塑造的法国王后、路易十六的妻子以及她标准贵族的奢靡生活方式也跟着家喻户晓 。
据新京报书评周刊文章 , 凡尔赛宫虽奢华却并不宜居 , 500余个房间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 , 所有贵族们洗漱、排泄都要起身出宫 , 王太子甚至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起夜 。 某种意义上 , 凡尔赛宫也是华而不实的代名词 。

凡尔赛|全网都在学的“凡尔赛文学 ”究竟是什么?
图片
虽然凡尔赛文学今日席卷全网 , 但其实早在今年五月网上就已经有非常详细的凡尔赛文学教程 , 来自微博博主@小奶球的《凡尔赛公开课》 。 而这则视频也是目前国内互联网最早的凡尔赛文学系统教程 , 小奶球老师也被视作“凡学鼻祖” 。
除了已知的概念与定义 , 小奶球还在视频中深度剖析了凡尔赛文学的精髓与使用方法 。 据奶球老师教程 , 凡学精髓有三:明贬暗褒 , 先抑后扬;自问自答;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凡尔赛|全网都在学的“凡尔赛文学 ”究竟是什么?
图片
有人据此总结出了凡学初级模板
【时间】+【地点】+{某人}+ ,,不好 。
除了文字上 , 想要学好凡学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表情与定位 , 比如哭笑不得的表情包最适合表达凡学中那种“淡淡的无奈” , 很契合第一要素 , 而朋友圈定位最好选择“品牌旗舰店”、“高档小区”和“头等舱休息室” , 能够在不经意之中提升高级感 。
一直以来 , 平和之中不失优越感的凡尔赛文学都吸引着大量的研究者 , 在豆瓣有专门的“凡尔赛学研习小组” , 小组初衷是“把轻饶日常生活的炫耀+自恋型人格的毒用一种滑稽化的方式排解掉” 。 然而今天让凡尔赛文学出圈走红的微博博主@蒙琪琪77却与这一初衷背道而驰……
从“凡尔赛文学”到“霸总凡尔赛”
11月8日 , 一个值得载入凡尔赛文学史的重要日子 , 在这一天凡尔赛文学不再是一个小众文学品类 , 而借助微博博主@蒙淇淇77 走向大众 , 为全网瞩目 。
这位博主认证为作家 , 平时会在微博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 , 尤其是与自己丈夫卜先生的“虐狗日常” 。 根据博主描述 , 自己北京中产 , 先生前几年是真霸总 , 自己创业 , 全套小言男主配置 。 后来环境变了 , 他立刻脱手卖了公司 , 去大厂拿高薪了 。 而且和我们在网上听闻的各种霸总花心的事迹不同 , 她们家卜先生忠贞不二 , 把太太宠上天 。 分页标题
简单看几条感受一下“别人家老公”:

凡尔赛|全网都在学的“凡尔赛文学 ”究竟是什么?
图片
细心的网友在“学习”时还仔细地研读了她的“编辑记录” , 绝对是个谨的咬文嚼字的凡尔赛~

凡尔赛|全网都在学的“凡尔赛文学 ”究竟是什么?
图片
翻看蒙淇淇的微博 , 几乎每条都闪烁着“凡尔赛”的光芒 , 甚至引发了全网学习“凡尔赛文学”的热潮 。 但对于从今年5月就开始系统学习凡学的人来说 , 这一天虽然看似是凡尔赛的繁荣 , 实则是凡尔赛的凋零 。 曾经有层次有深度的凡尔赛文学在蒙淇淇这里被简化成了“霸总凡尔赛” , 抛开这些内容的纪实文学背景 , 这些桥段与微博广告流小说里的烂梗如出一辙……
在得知自己成功凭借凡尔赛制霸热搜后 , 蒙淇淇在微博中发表了如下感言:

凡尔赛|全网都在学的“凡尔赛文学 ”究竟是什么?
图片
这波不知该说是好还是坏的热搜 , 成功把蒙淇淇捧成了网络红人 。 作为作家蒙淇淇之前基本上查无此人 , 出过几本书走的路线和微博上的“凡尔赛文学”如出一辙 , 但没什么水花 , 只有不到1000个人评分 , 且大多在及格线以下 。
如今在这个人人都需要流量的时代 , 蒙淇淇成功凭借凡尔赛文学将自己从踝部作家变成了头部网红 , 据她本人透露今天已经有媒体约她采访了……按照互联网世界的规则 , 接下来无论嘲讽还是骂声都将被换算称“流量”与“金钱” , 蒙淇淇走上了一条“黑红”的道路 , 而或许在不远的未来 , “黑红被洗白” , 她也将进化成新一代“流量网红”坐收渔翁之利 。
let's 凡尔赛?
其实在“凡尔赛文学”定义产生前 , 我们的生活中的凡学就已经无处不在 。
在虚荣心泛滥的今天 , 越来越多的人刻意装点“社交网络中的生活” , 炫富这种负面词汇甚至开始有“洗白”倾向 , “富二代”人设备受追捧 , 甚至还有不少人将“炫富”变成生意 。
小红书上扑面而来的奢侈品与豪华酒店测评为红人们带来了关注度也带来了实际收益 , 而朋友圈的“虚假繁荣”也成为不少渴望人“当海王”的快速通道 , 这是一桩桩被虚荣心点燃的生意 。
有人曾总结出一套“网红经济的万能公式”:网红=价值观 , 经济=货币化 , 价值观货币化=网红经济 。这背后的虚荣心生意也趋于产业化:靠花钱雇人排队以营造火热销售场景的网红店、高仿超A名牌饰品鞋帽包包、刷量买赞买粉丝……你眼中的意见领袖、生活导师很有可能都在“假装生活” 。 无论“卖货”还是“带货” , 最终目的是要将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变为白花花的银子 。
无论是真情实感的“凡尔赛纪实文学” , 还是有利可图的“凡尔赛式生活展示” , 都是“凡尔赛文学”诞生初衷的反面 , 就像“凡尔赛学研习小组”介绍中写得那样:如果凡学发扬光大也许就不会看到那么多套路化的炫耀方式了 , 也算是净化网络和言论空间 。 如果能让凡po们意识到自己价值取向中的问题 , 把注意力转移到美好生活的实质上 , 而不是刻意营造一种虚伪的、代理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发上 ,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let's 凡尔赛 , 用凡尔赛的方式消解凡尔赛 。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