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那一年,韩信本应该造反

公元前205年 , 萧何饭都来不及吃快马把逃跑的韩信追了回来 , 好说歹说 , 让刘邦拜他为大将 。
公元前197年 , 韩信被萧何骗到长乐宫 , 吕后让两个壮汉把他杀了 。
罪名嘛 , 谋反 , 是不是真谋反 , 这不重要 。
韩信到死都在后悔:我当初要是听蒯通的话就好了!
蒯通是谁?
此人是当时众多说客谋士中很普通的一个人 , 韩信兵出赵国闪击齐国就是他出的主意 , 这直接导致另一位说客郦食其被齐王用油炸的外酥里嫩 。
韩信占据齐国后 , 蒯通曾为他详细分析当时天下形势 , 并预测了不同选择韩信的命运轨迹 , 照后来的发展来看 , 蒯通都说对了 。

韩信|那一年,韩信本应该造反
文章图片
天下本可三分
公元前203年 , 韩信完全控制住齐国 , 干掉项羽名将龙且 , 在齐地称王 。
这一年 , 韩信应该造反 。
此时天下诸侯都被灭的差不多了 , 韩信一跃成为最有实力的三股势力之一 , 他如果帮助刘邦 , 刘邦会赢 , 帮助项羽 , 项羽就赢 , 明眼人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 蒯通就是其中之一 。
此时韩信成了香饽饽 , 项羽刘邦都抢 , 而当年这两人都没把韩信当回事儿 。
项羽也终于发觉韩信这小子的厉害了 , 派了说客武涉希望韩信背叛刘邦 , 最起码两不相帮 , 表示愿意支持韩信三分天下 。
韩信的回答让人很感动 , 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就显得很幼稚了 。
韩信说:"当初啊 , 我在项王手下不过是个执戟郎 , 项王根本不睬我;而汉王让我当大将 , 让我率领数万军队 , 给我的吃穿用度和他自己的一模一样 , 出入坐同一辆车子 , 对我言听计从 , 我怎么忍心背叛他呢?"
他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做的回答 , 他先抱怨项羽 , 再感激刘邦 , 并没有从实际利益考虑项羽提出的建议 , 而是从私人感情考虑;作为一个统帅 , 这样考虑问题无疑会吃大亏 , 因为政治家最会做表面文章 。
他拒绝了项羽 , 但与此同时 , 他也没有以前那么听刘邦的话了 , 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 真的是小九九 , 没大的抱负 。
他虽然不愿意背叛刘邦 , 但处于他那种位置的人都会有一些忐忑不安 , 最起码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狡兔死 , 良狗烹 , 飞鸟尽 , 良弓藏 。
韩信也是知道的 , 他心里害怕刘邦也干这种事儿 , 对刘邦没信心 , 这有历史原因 。
当他和张耳背水一战干掉陈余拿下赵国的时候 , 在荥阳被打的稀里哗啦的刘邦竟然趁着他们两人睡觉的时候偷偷进城拿走了他们的军队 , 可见刘邦并不放心他们 。
韩信在那个被刘邦惊醒的早上应该就对刘邦有了不信任感 , 这才愿意听蒯通的谋划 。
他也想找一个方法让自己安全 。
蒯通在这个节骨眼上数次劝韩信独立 , 三分天下 , 从而可以谋取天下 , 举出了一大堆例子来说明如果不这么做后果不堪设想 , 明确告诉韩信 , 刘邦一定不会因为他功劳大而放过他 , 恰恰相反 , 正因为他功劳太大 , 能力太强 , 会被刘邦忌惮 , 一定没好下场 。
可惜韩信觉得刘邦怎么着都不会杀他 , 用回答武涉那一段话拒绝了蒯通的建议 。

韩信|那一年,韩信本应该造反
文章图片
【韩信|那一年,韩信本应该造反】妇人之仁
《六韬》里说:以饵取鱼 , 鱼可杀;以禄取人 , 人可竭 。
当刘邦让韩信去打项羽的时候 , 韩信按兵不动 , 他并不是想争天下 , 他只想要个"名位" , 刘邦马上封他为"齐王" , 韩信立马带兵南下 。
其实 , 他又何必稀罕刘邦的册封呢?
在当时乱哄哄的天下 , 只要实力到位 , 人人可以自立为王 , 事后尽可以找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回归"正统"、"正义" , 有何不可!分页标题
韩信所以只能臣于人 , 而不能南面坐天下 。
他就是条鱼 。
一个人的遭遇都是自己思想的实现 。
韩信也发觉了他所处的位置很特别 , 很危险 , 可他仍旧觉得刘邦即便不让他带兵也不能杀他 。
这也许和他早年饭都吃不上有关 。
韩信早年穷的饭都吃不上 , 饿肚子的经历印象太深刻 , 当他衣锦还乡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找当年给他饭吃的老太太 , 报答当年给他饭吃的恩情 。
刘邦不仅让他吃穿用度和自己一样还让他实现了毕生的抱负 , 也勉强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 , 对这样一个人 , 韩信的潜意识里不想与他对抗 , 只想弄个大王当当 。
于是三分天下的好机会被韩信放过 。

韩信|那一年,韩信本应该造反
文章图片
走狗烹
项羽和刘邦两人在中原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 谁也没占到便宜 , 都打烦了 。
两人商议一下决定在荥阳划出界限分天下而治 。
项羽带兵回家 。
刘邦也想回家 , 但在张良的建议下让韩信、彭越带兵会和汉军击灭项羽于垓下 , 天下自此归于一统 。
刘邦故技重施 , 突然进入韩信军中解除了韩信的军权 , 让韩信孤身去楚地做楚王 。
公元前201年 , 刘邦假借旅游之名将韩信绑架到长安 , 贬为淮阴侯 , 再后来 , 刘邦让他老婆吕后把韩信给杀了 。
当初蒯通费了好几天的劲 , 嘴皮都磨破了 , 把道理说的明明白白 , 韩信仍然执迷不悟 , 归根结底韩信没有王霸之志 , 只想小富即安 , 心存妇人之仁 , 完全搞不清楚政治的黑暗 , 这才是他死的底层原因 。
公元前203年 , 他真该造反 , 反正都是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