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曹操的魏国国都在哪儿
如果突然有人问你三国魏蜀吴的国都是哪儿 , 东吴的建业、蜀汉的成都可能张口就来 。 但是要说曹魏的国都 , 答案可能就没那么统一了 , 许昌、邺城、洛阳都是印象中的曹魏都城 。 事实上曹魏的国都情况很是复杂 , 伴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 , 国都也一直在变 。
文章图片
许都时代
公元196年 , 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返 , 曹操抓住机会 , 赴洛阳将汉献帝接到了自己的地盘 。
文章图片
此时曹操刚刚击败刘辟 , 将地盘从兖州扩大到豫州 , 一跃成为河南实力最强的军阀 。 北面是在河北风头正盛的袁绍 , 东边是吕布和刘备 , 东南有袁术和孙策 , 南方是刘表 , 西边则是张绣 , 周遭都不大太平 。 许县居中 , 战乱较少 , 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 曹操就把许定为东汉帝国的新国都 , 改元建安 。
文章图片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以许都为基地 , 将军士的家属都迁到许都集中居住 。 这里远离实力雄厚的袁绍 , 又方便征讨四周实力较弱的军阀 。
公元197年 , 西进收服张绣未果后 , 转向东南 , 击杀袁术 。 公元198年 , 彻底击败吕布 , 将徐州纳入正式版图 。 随后曹军在199年渡河北上夺得河内郡 , 不久南阳的张绣主动来投 。 曹操背靠许昌 , 基本框定了徐、兖、豫、司四州的版图 , 和占据青、冀、幽、并四州的袁绍并列于世 。
文章图片
在张绣投降后 , 许都周遭再没有了敌对势力 , 社会秩序大为稳定 , 吸引了众多民众投奔 。 许都从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又增加了经济中心的职能 。 这也是许昌在历史上最为光辉的时期 。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 , 袁绍势力备受打击 , 曹操的战略目标从河南转到河北 。 尤其是202年袁绍死后 , 几个儿子不和 , 曹操和他的幕僚团下定决心 , 收服北方四州 。 请输入图片描述公元204年 , 曹操如愿攻克袁氏首府邺城 , 不久便把他的幕府整体迁来这里 。
辉煌邺城
曹操和袁绍在起兵讨伐董卓前有过一段对话 。
初 , 绍与公共起兵 , 绍问公曰:"若事不辑 , 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 , 北阻燕、代 , 兼戎狄之觽 , 南向以争天下 , 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 , 以道御之 , 无所不可 。
文章图片
袁绍和曹操讨论如何才能夺得天下 , 袁绍认为冀州是霸业之姿 , 曹操则对答的有点虚 , 称人才和王道更重要 , 这与他务实的性格不符 , 显得有点酸 。
曹操对袁绍的北方四州和邺城一直很眼热 , 占领邺城后 , 马上就将治所迁到了邺城 。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 , 曹操迁的是他的幕府 , 或者历史上叫的霸府 , 而皇帝刘协还是留在了许都 。 治理国政所需的全部臣子和曹军士兵家属不久也搬去了邺城 , 许都成了空架子 。
曹操迁到邺城 , 有着很现实的原因 , 曹操在北方四州毫无根基 。 冀州北部和幽州、并州还在袁氏旧人手里 , 再往北还有依附袁氏的乌桓人 。 要想彻底统一北方 , 就要深耕于此 。
【曹丕|曹操的魏国国都在哪儿】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邺城位于冀州南部 , 地理上正好是曹操四州和原袁氏四州的中心点 , 地理位置绝佳 , 且背山靠水 , 易守难攻 。 袁氏在次经营日久 , 人口繁盛 , 农业发达 , 水渠交通便利 , 是冀州乃至河北之地的精华所在 。
以邺城为基地来经营河北是袁绍和他的幕僚们早就看好的 , 曹操对这一点没有异议 。 以邺城为都 , 可以兼顾南北 , 既方便征伐河北的袁氏势力 , 对河南也不至于鞭长莫及 。
而为何不干脆将汉朝国都整个迁到邺城 , 这里就有曹操的个人考量 。
操后以事入见殿中 , 帝不任其愤 , 因曰:"君若能相辅 , 则厚;不尔 , 幸垂恩相舍 。 "操失色 , 俯仰求出 。 旧仪 , 三公领兵朝见 , 令虎贲执刃挟之 。 操出 , 顾左右 , 汗流浃背 , 自后不敢复朝请 。 (《后汉书·伏皇后纪》)
文章图片
这段记载很有意思 , 和曹操的往常形象大相径庭 。 曹操大肆诛锄异己 , 汉献帝很不满 , 当面威胁曹操要鱼死网破 , 曹操表现的极为惶恐 。 君君臣臣的儒教传统理念虽然还不像日后那样刻板 , 但也远比先秦时期深入人心 。 曹操对待国君和皇权跟平常人一样 , 也有敬畏之心 , 不敢也不愿像董卓那样肆无忌惮 。
曹操对觐见皇帝的繁琐和坎坷早就不胜其烦了 , 直接将霸府和皇帝分离 , 省掉请示的环节 , 反倒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 而且这么一分割 , 也省得别人再说他胁迫天子 。
文章图片
从公元204年到207年冬 , 曹操都在河北征讨袁氏势力以及支持他们的乌桓人 , 邺城很好的发挥了后勤基地的作用 。 袁绍有多看重邺城 , 曹操就有多看重 。 曹操把他的宗族都迁来了邺城 , 并将邺城重新修建 。 此外还拓宽水渠 , 沟通漳水 , 营建宫殿和园囿 , 堪比旧日洛阳宫 。
文章图片
曹操彻底平定河北后 , 公元208年 , 曹军兵锋向南 , 准备征讨荆州刘表和扬州的孙权 。 虽然这两个军阀都在长江流域 , 但曹操仍把出发基地定在黄河以北的邺城 , 甚至在邺城郊外挖掘玄武池 , 操练水师 。 与此同时 ,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铜雀台也在邺城开始建造 , 用来招待南方的客人 , 曹操和他的参谋团显然低估了南征的难度 。
在南征前 , 曹操上表罢三公 , 置丞相 , 曹操在邺城的司空府改为丞相府 , 之后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 曹丞相惨败而归 。
文章图片
曹操转过年来 , 进军江淮 , 试图从孙权这儿再次打开突破口 。 结果江东抵抗坚决 , 曹操的二次南征不了了之 。 曹操的注意力转移到内政和关中 。
邺城距关中潼关最近的路程也有六百公里 , 在当时绝对不算近 , 以邺城为基地征讨关中其实已经不合时宜了 。 光行军就要走一个多月 , 毫无军事奇袭的可能 。 请输入图片描述依靠曹操集团的绝对实力 , 关中的马超、韩遂等部没能抵抗多久 , 长安正式纳入曹操势力范围 。 随后曹操派偏师夏侯渊继续向西攻略凉州 。
文章图片
公元213年 , 曹操又从邺城出发 , 南征江东 。 曹军很快扫荡了孙权在江北的据点 , 但受制于水军实力弱小 , 渡江失败 , 只得再次北退 。 随后曹操转而进攻张鲁 , 将汉中收入囊中 。 曹操的势力范围至此达到巅峰 。
就在曹军收服汉中的过程中 , 曹操受封为魏公 , 建魏国 。 第二年 , 晋封魏王 , 所置礼乐规章已与天子无异 。 邺城正式成为魏国的国都 。分页标题
然而就在邺城在成为魏国国都前后 , 曹操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经转移到汉中和江淮 , 从邺城出发 , 军队都需要一个多月的行军 。 邺城作为基地 , 已经逐渐成为累赘 。
文章图片
曹操同刘备争夺汉中失败后 , 并未返回邺城 , 而是留驻天下之中的洛阳 , 方便兼顾关中、襄樊和江淮的战事 。
公元219年 , 曹操驻洛阳期间 , 孙权和关羽反目 , 投降曹操 , 吞并关羽驻守的南荆州 , 三国的版图至此框定 。
文章图片
定都洛阳
曹操于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 , 世子曹丕继位魏王 , 并将曹操葬于邺城高陵 。
请输入图片描述曹丕在继位当年年底 , 篡汉建魏 , 三国中的第一国魏国正式建立 , 并定洛阳为国都 。
曹丕的迁都洛阳和改朝换代都进行的极为仓促 , 在即位当年就全部完成了 。 尤其是迁都工作 , 洛阳饱经战乱 , 近几年才恢复了生产 , 百废待兴 , 就连宫殿都不齐全 。 尽管如此 , 曹丕还是不管群臣反对 , 毅然迁都 。
文章图片
早在曹操去世前 , 他就已经意识到邺城的地理劣势 , 在汉中和江淮之间来回奔波时 , 曹操重新认识到东汉旧都洛阳的好处 。 在219年 , 曹操就已下令修重建洛阳宫 。 曹丕的迁都决定并不是头脑发热 。
自孙权攻灭关羽 , 孙刘交恶 , 孙权向曹操父子请和 , 南方的威胁性大降 , 曹魏可安心坐山观虎斗 。 曹魏本来就是三国中的最强者 , 吴蜀还在互殴 , 曹丕很自然地认为统一近在眼前 。
所以曹丕迫不及待地向天下人展示曹魏的新气象和大气魄 , 定都大汉旧都 , 甚至在皇宫还没完全建好就迁都 。
文章图片
曹丕并没有简单粗暴地降低邺城的地位 , 而是设立五都 , 洛阳为中都 , 另外以关中重城长安、祖地谯郡、旧都许昌(许改名为许昌)、根据地邺城为陪都 。 居住在邺城的中央军家属也没有一次性全部迁走 , 邺城仍是曹魏北方重镇 。
曹丕定都洛阳后 , 吴蜀和好 , 曹丕的快速统一梦破灭 , 魏吴、魏蜀之间战事不断 。 长安和许昌成为对抗两国的前方基地 。
文章图片
曹丕对许昌的重视尤为明显 , 在洛阳宫建好之前 , 主要驻跸在许昌 。 许昌作为汉都二十余年 , 宫殿完好 。 在位七年 , 曹丕来了八次 。 即使是后继者曹睿 , 也来过五次 。 为了更好的应付魏吴战事 , 曹丕将中央军分别驻扎在洛阳和许昌 , 并设置武库粮仓 , 作为战争总基地 。
许昌在曹魏建立后焕发了第二春 , 成为曹魏事实上的第二重城 。
许、洛二城地位的迅速上升 , 还是国防态势使然 。
文章图片
吴国成为魏国的最主要敌人 , 吴国和魏国全面接壤 , 突破点众多 , 且国力较蜀汉雄厚 。 而蜀汉的突破点只有秦岭一线 , 且接近长安 。 只要守住秦岭诸关口 , 由长安供给粮草提供后援 , 就能堵住蜀汉的进攻 。
尽管洛阳距离关中前线稍远 , 但长安一地能很好地完成防守任务 , 抵消了这一劣势 。 而从洛阳、许昌走水路就能下江淮 , 襄樊则更近 。
曹魏一朝 , 对孙吴主攻 , 对蜀汉主防 , 洛阳的地缘位置和这一国策相辅相成 。
结语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曹操父子在二十多年里 , 三次迁移他们的军事政治中心 , 先都许昌 , 后迁邺城 , 最后定洛阳 。 每次迁移都和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环境休戚相关 , 很好地适应了彼时的战争需求 , 并且都在一定意义上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任务 。 这几次迁都证明了他们决策的正确性 , 体现了曹操父子灵活实用的政治思想 , 为曹魏及后任者晋朝实现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日本想让日本演员出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结果被我国直接拒绝
- 曹操从与汉中对峙的攻略中,进行了哪些措施?
- 曹操收缩防线,内迁居民,形成广袤的无人地带
- 神童出十条妙计,曹操只用一条就攻破城门,事后叹道:必须杀了他
- 曹操|父亲被张飞斩杀,母亲被曹操强占,他韬光养晦多年,终成一代名将
- 都知曹操爱人妻,而深明大义的刘备,为何要赵云娶别人“嫂嫂”?
-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喜欢曹操或者司马懿,但很多老年人却喜欢刘备?
- 万国觉醒:同是三国统帅,为什么选曹操而不选战神吕布?
- 《万国觉醒》凯撒vs曹操,谁是最强的霸主
- 东汉末年时期,曹操的爵位到达哪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