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东汉刘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几万大军吗?

中平四年 , 前中山相张纯、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首领结盟谋反作乱 , 攻打蓟地 , 焚烧城郭 , 掳掠百姓 , 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 , 部众达到十余万 , 驻扎在肥如 。

公孙|东汉刘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几万大军吗?
文章图片
张举于是自称"天子" , 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 , 并向各州郡发布文告说 , 张举即将取代汉朝 , 赶快让当今天子退位 , 命公卿前来迎接 。 又派乌桓峭王等人率领步骑五万进入青冀二州 , 攻破清河、平原 , 杀害官吏百姓 。
东汉朝廷为之震恐 , 赶紧任命素有威信且对北方有恩德的皇亲刘虞为幽州牧 , 负责平定张举、张纯之乱 。
【公孙|东汉刘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几万大军吗?】刘虞字伯安 , 他的祖父刘嘉曾担任过东汉的光禄勋 。 刘虞最初被举荐为孝廉 , 升任幽州刺史 , 百姓与蛮夷都被他的仁德所感动 , 鲜卑、乌桓、夫余、秽貊等部族都按时朝贡 , 不敢骚扰边境 , 受到百姓歌颂 , 后因公事被免官 。
汉灵帝中平初年 , 黄巾作乱 , 攻破冀州诸郡 , 朝廷任命刘虞为甘陵相 。 刘虞以俭朴为下属榜样 , 安抚受到灾害的百姓 , 卓有成效 , 升任宗正 。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评价刘虞时说:"自帝室王公之胄 , 皆生长脂腴 , 不知稼穑 , 其能厉行饬身 , 卓然不群者 , 或未闻焉 。 刘虞守道慕名 , 以忠厚自牧 。 美哉乎 , 季汉之名宗子也!"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皇家王公的后代大都娇生惯养、五谷不分 , 能够修炼操行约束自己 , 优异出众的 , 还没有听说过 。 刘虞守正道重名声 , 以忠厚自律 , 是汉末有名望的皇室后代!
总之一句话 , 在刘虞前去幽州负责平定张举等人之乱前 , 他的名声已经很好 。

公孙|东汉刘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几万大军吗?
文章图片
再说刘虞来到幽州 , 采取了三个措施 , 分别是:
一、"罢省屯兵 , 务广恩信" , 裁减驻军 , 广布恩德 。
二、"遣使告峭王等以朝恩宽弘 , 开许善路" , 派人向峭王等转达朝廷的宽宏恩德 , 为他们指出光明正道 。
三、"设赏购举、纯" , 悬赏捉拿张举、张纯 。
《后汉书·刘虞传》紧接着就写道:"举、纯走出塞 , 余皆降散 。 纯为其客王政所杀 , 送首诣虞 。 "张举、张纯逃出塞外 , 其余人或投降或四散 。 后来 , 王政(张纯的门客)刺杀张纯 , 带张纯的人头去见刘虞 。
从这个记载来看 , 刘虞的三个措施似乎真的奏效了 。 他也因此名声大噪 , 被汉灵帝任命为太尉 , 封容丘侯 。
如果情况属实 , 刘虞仅用恩义就化解了张举等人的十几万反叛大军 , 实在是大功一件 。 但诸位读史至此 , 是否相信这样的历史记载呢?
无论你相信与否 , 反正我是疑窦重重!于是便去翻阅了与此事相关的历史记载 , 并把它们与此事联系起来 , 这才发现 ,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

公孙|东汉刘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几万大军吗?
文章图片
我们先来看刘虞所谓的"务广恩信"和"开许善路"到底是什么?
《后汉书·刘虞传》里有个记载 , 值得大家注意 。 这个记载说:"旧幽部应接荒外 , 资费甚广 , 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 , 以给足之 。 "意思就是:过去因为幽州地处偏远 , 耗费钱粮很多 , 每年常要割取青、冀二州的赋税两亿多 , 来供应补足 。
刘虞把幽州的部队几乎都"罢兵"了 , 所以这些钱肯定不是拿去武装部队 。 那么刘虞辖下的幽州 , 拿这么多钱干什么呢?
送给乌桓等外族!这就是刘虞所谓的"务广恩信"和"开许善路"!
刘虞这种行径 , 与清朝慈禧太后的"量中华之物力 , 结与国之欢心"卖国求荣的行径 , 在本质上又有何区别呢?金钱 , 从来买不到远久的和平 , 更赶不走敌寇 。分页标题

公孙|东汉刘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几万大军吗?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后汉书·公孙瓒传》中 , 我们也找到了与此事相关的历史记载:
公孙瓒字伯珪 , 辽西令支人 , 官宦世家 , 因为生母低贱 , 所以只是在郡里当个小吏 。 但公孙瓒长得相貌不凡 , 声音洪亮 , 办事能力极强 , 常常身兼数职却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 毫无纰漏 。 辽西太守因此认为公孙瓒才干非同常人 , 很不一般 , 就把女儿嫁给他 。
后来 , 公孙瓒拜卢植为师 , 被举荐为上计吏 。 不久 , 辽西太守因为犯事 , 即将被解送去京城 。
依照当时朝廷法令 , 上司犯事 , 不许下属接近 。 公孙瓒于是乔装改扮 , 谎称自己是服侍辽西太守的兵卒 , 带着衣食用品 , 亲自赶着囚车送辽西太守去洛阳 。
辽西太守被判流放曰南 , 公孙瓒在北芒上备下酒肉 , 祭祀祖先 , 慷慨悲泣说:"昔为人子 , 今为人臣 , 不得不随太守去曰南 。 曰南多瘴气 , 恐怕回不来了 , 就此永别祖先坟墓 。 "令观看的人无不叹息 。
公孙瓒陪同辽西太守启程去日南 , 但他们尚未抵达 , 朝廷就赦免了辽西太守的罪责 。 公孙瓒回到郡里 , 被举荐为孝廉 , 任辽东属国长史 。
在担任辽东属国长史期间 , 公孙瓒曾带数十名骑兵出塞 , 突然遭遇到鲜卑数百骑兵 。 公孙瓒率部退到一个空堡垒中 , 说:"今天不杀过去 , 我们就会被杀光 。 "言罢 , 手持两刃矛 , 率部冲向数百鲜卑骑兵 , 杀敌数十人 , 突出包围 。
由此可见 , 公孙瓒不仅很有办事能力 , 而且还很有情义 , 敢拼命 , 十分勇猛 。

公孙|东汉刘虞裁减驻军,广布恩德,真能退去十几万大军吗?
文章图片
张举、张纯与乌桓结盟反叛 , 攻打蓟中时 , 公孙瓒因为率部追讨张纯等人有功 , 被任命为骑都尉 。
张纯后又与畔胡丘力居等侵入渔阳、河闲、勃海等地 , 烧杀掳掠 。 公孙瓒再度率部追击 , 与张纯等战于石门 。 结果公孙瓒打败了张纯等 , 全部解救了被张纯等掳掠去的男女 , 并逼得张纯等只好抛妻弃子 , 逃亡出塞 。
公孙瓒率部出塞追讨 ,不幸反被丘力居等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多天 。
公孙瓒粮尽食马 , 马尽煮弩楯 , 力战不支 , 又无增援 , 只好分兵突围 。 当时恰逢雨雪天 , 公孙瓒的部队伤亡过半 , 而丘力居等叛军也因为饥饿困乏 , 只好退到柳城 。
公孙瓒回到辽东 , 朝廷任命他为降虏校尉 , 封都亭侯 , 兼任辽东属国长史 。
在此期间 , 每当听到边塞出现敌情 , 公孙瓒总是一脸怒气 。 看到敌人的踪迹 , 他就会如同去寻找仇人一般冲杀过去 , 有时甚至还连夜追击 。
因为公孙瓒经常带领几十名善射箭者作为左右翼 , 这些人都骑白马 , 被称为"白马义从" 。 乌桓人于是互相转告 , 要尽量避开白马长史(指公孙瓒) 。
更加搞笑的是 , 乌桓人对公孙瓒既痛恨又害怕 , 不敢与他对抗 , 于是便画了公孙瓒的画像 , 骑在马上射它 , 射中了就高呼万岁 , 以此聊表心中郁闷之气 。
总之 , 正因为公孙瓒的不断打击 , 这才令张纯等远逃塞外 , 令乌桓人闻风丧胆 , 不敢入寇边塞 。
而《后汉书·刘虞传》把这些功劳 , 全都归功于刘虞"罢兵" , "恩信"等措施 , 实在是有失公允 。
我认为 , "罢兵" , "恩信"从来都无法令敌寇主动退兵 , 金钱也买不来远久的和平 。 真正能令敌寇退兵的 , 能维护和平的 , 唯有比对方更强大的武力 。 所以 , 击退张纯等十几万大军的 , 绝不是刘虞的恩义 , 而是公孙瓒的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