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劝君少骂秦始皇 , 焚坑事业要商量 。
祖龙魂死秦犹在 , 孔学名高实秕糠 。
百代都行秦政法 , 《十批》不是好文章 。
熟读唐人《封建论》 , 莫从子厚返文王 。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关于秦始皇的功过问题 ,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 最为学者诟病的 , 无疑是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 它使得中国迈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 。 学者认为 , 嬴政为何给后世的印象不好 , 根源就在国家制度上 , 同时 , 它阻碍了中华民族的腾飞 。
笔者认为 , 这位学者的话有些片面 , 不应该用现代的眼光去分析古代国家的管理制度 , 至少"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前 , 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 它能够适应当时国情 , 且将权力集中在帝王手中 , 能有效巩固统治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如果说 , 这套制度弊大于利 , 我想历代王朝必然不会选择继承 , 那么 , 秦朝的这一套制度只会被半途淘汰 。 不可否认 , 封建专制发展至后期 , 逐渐显露弊端 , 它一直沿袭至十九世纪 。
可以说 , 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 , 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 , 而且由于中央集权和忠君思想 , 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 。 由此 , 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
若不是西方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满清国门 , 中国将长久性陷入在封建专制麻痹之中 , 则会长期蚕食中国人的思想 。 事物的发展总是周期性的 , 中央集权从利至弊 , 这是文明发展的必要 , 正如历朝都会由盛而衰 , 是新老更替规律 , 不可逆转 , 此罪不应归咎于秦始皇头上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秦始皇对于后世最大的功绩 , 莫过于统一中国 。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老生常谈 , 但是 , 不可否认 , 在当时背景下 , 能够覆灭六国 , 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 这等丰功伟绩 , 称之为"千古一帝"亦不为过 , 值得后世广为传颂 。
其次 , 有人称 , 秦始皇掘弃了旧时代 , 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 这话也有几分道理 。 尽管我们知晓乱世终将统一 , 此为大势所趋 , 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统一中国的那个人 , 秦始皇却做到了 , 足以证明其雄略之处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那么 , 人们口中的旧时代又是指的什么?
纵观华夏文明史 , 秦朝统一前 , 中国历史上还有着三代国家 , 即夏朝、商朝、周朝 , 这三个国家距今较为久远 , 制度落后 , 文明落后 , 并没有能力统一疆域 。 论其发源 , 这些国家最早为各地氏族、部落衍变而来 , 依托着氏族关系、部落关系、血脉关系建立不同的国家 , 这就是一种文明进步 。
发展后期 , 各个国家一直处于融合兼并的状态 , 最终形成了夏、商、周这种大型国家 , 有了专属的政治制度 。 在这个旧时代中 , 大国以夏、商、周为代表 , 中等国家则以各方国及诸侯国为主 , 小国家则是由部落组成 , 一时间万国并存 , 星罗棋布 , 中原大地的国家数量达到鼎峰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接下来即开始了融合兼并 , 各诸侯国间征战杀伐 , 百姓难以安生 , 唯有投军方能存活 , 这无疑加剧了战争的爆发 。 春秋时期 , 战争之多难以书载 , 可谓是史上第一混战 。 发展到第二阶段 , 即战国时期 , 仍有数之不清的国家存在 , 其中 , 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战国七雄 。分页标题
它们各方攻城掠地 , 征战杀伐 , 出兵常以数万计 , 杀人屠城 , 更是常事 。 这种疯狂的战争行为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 , 同时 , 亦使旧时代加速分崩离析 。 早期 ,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 , 亦身陷在旧时代中难以自拔 , 不过 , 商鞅的出现 , 却为秦国找到了突破口 。
"商鞅变法" , 倡导破旧立新 , 厉行法治 , 以农养战 , 秦国在求新求变中迅速强盛 , 打破七国保持已久的实力平衡 , 进而以碾压之势 , 横扫六国 , 统一中原大地 , 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秦始皇第二功绩 , 为"废封建 , 置郡县" 。 此处的"封建"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封建专制 , 它指的是旧时代的政治制度 , 如分封制 。 在秦朝建立后 , 秦始皇即废除了分封制 , 作为曾经的一位诸侯王 , 他对于分封制的弊端知之甚祥 。
或许有人觉得 , 所谓的"废封建、置郡县"只是将原本的诸侯国改为郡县 , 换汤不换药罢了 。 这种说法有些肤浅 , 若有心了解中央集权制度 , 你会发现 ,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 , 都对旧时代的政治制度做了全部革新 , 较为显著的 , 即:人事制度的变化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旧时代的人事制度 , 主要以血缘关系为依托 。 此制度最早出现在夏朝 , 经过商、周两朝的发展 , 已经趋于完善 。 核心价值即严格区分嫡庶的利益分配 , 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待遇 , 时称:"封建亲戚 , 以蕃屏周 。 "
在西周前期 , 广泛实行此制度 , 且效果显著 , 各诸侯国与王室均有着稳定的发展 。 这种融洽局面持续了两百余年 , 足以说明此制度的实用性 。 两百年后 , 王室与诸侯国不甘制度束缚 , 巧立名目 , 寻求私利 , 导致此制度日渐腐朽 , 逐渐走向衰落 。
秦始皇在创立新制度时 , 必然规避了旧制度的弊端 , 有效避免重蹈覆辙 。 根据实际国情 ,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 , 彻底消除了宗法制对国家发展的羁绊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为了便于阐述中央集权制度 , 我们且分为中央、地方两级 , 各举两例如下:
一、"皇帝"一词 , 为秦始皇取"三皇五帝"而得 , 掘弃旧时代称呼 , 废"王"称"皇" , 这是革新的需要 , 同时 , 也是新时代应该呈现的面貌 。
自此 , 皇帝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 享万民敬仰 , 也是从此刻起 , 尊卑等级深入人心 , 皇帝不仅为一国之君 , 更是天之骄子 , 不容百姓所亵渎 。 与之对应 , 一国之母的皇后 , 同样地位崇高 , 掌权六宫 , 母仪天下 。
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务机构 , 秦朝作为一个统一王朝 , 自然少不了多民族融合 。 秦始皇十分重视民族问题 , 中央所辖十六卿 , 特分出两卿用以处理民族事务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二、秦朝划有40郡 , 每郡皆受中央直接管辖 , 其内置守、尉、监三长 , 分别负责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方面 。 郡下面则分设县 , 同样设有三长 , 即置令、丞、尉 , 分别负责行政、文狱、军事 。 郡县的主要官员皆由朝廷派任 , 皇帝拥有豁免权 。
再说乡亭里 , 即县以下的行政划分区 , 分设为乡、亭、里 , 类似于现在县、乡、村 。 每个基层皆有三长 , 负责任职的人一般是由当地家境殷实的户主担当 。
可以说 , 秦始皇创建的这套制度 , 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 , 它行之有效的解决了诸多旧时代矛盾 , 使中国能够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 秦朝覆灭后 , 汉朝沿袭秦制 , 自此 , 就成为一种习惯 。分页标题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历朝历代 , 皆会选择继承中央集权制度 , 哪怕是后来的元、清外族王朝 , 依旧完整的将封建专制继承下来 , 可以说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 , 皆是以秦制为基础 。
秦始皇所创立的这套制度 , 保佑了中华民族发展两千余年 , 堪称保护神般的存在 。 两千年间 , 在封建专制的庇护下 , 历朝历代开疆扩土、推动社会发展 , 促进民族团结 , 大力发展经济 , 更为重要的是 , 中华文化亦完整的传承至今 , 这也要依赖于秦制方能实现 。
若在期间 , 中央集权制度被另一种全新的制度取代 , 中国历史文化将就此出现断层 , 甚至是消亡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秦始皇第三大功绩 , 无疑是统一经济制度及文字 。 在旧时代 , 各国之间文字形状不一 , 文化难以形成统一 , 对日后国家的统治极为不利 。 与其说秦始皇统一文字 , 倒不如说统一各国文化 。 除了文字之外 , 还统一了度量衡、货币、车轨等 , 今日笔者选择较为重要的改革进行阐述 。
在西周时期 , 土地是属于国有制 , 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 国有制方才过时 , 导致"无田甫田 , 维莠骄骄" 。 由此可见 , 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滞后 , 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赋税收入 。 受此影响 , 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改" , 以度危机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秦国是税改最晚的一个国家 , 一直拖到公元前408年 , 方才推出"初租禾"方案 。 在当时形势下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加深 , 绝非一次税改所能缓解的 。 秦国在推出"初租禾"五十年后 , 按照"商鞅变法"改革成果 , 在国内推行"除井田" , 民众可以自由买卖 。
与其他诸侯国相比 , 秦国也是第一个废除旧时国有制 , 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 。
常言说 , 人不是圣贤 , 谁又能不犯错呢 , 秦始皇作为一代君主 , 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 , 且以一己之力横推六国 , 建立大一统王朝 , 丰功伟绩之下 , 秦始皇难免高傲自负 , 行事自然容易出现偏失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简单来说 , 秦始皇错误主要有两点:
1、焚书坑儒 。 在秦始皇执政期间 , 大肆搜刮民间藏书 , 进行焚毁 。 坑杀无数无辜士人学者 , 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 , 造成了沉重打击 , 不亚于一场文化灭绝 。
2、横征暴敛 , 剥削压迫 。 完成统一大业后 , 秦朝国内百废待兴 。 然秦始皇并未选择与民生息 , 反而为了追求功绩 , 举国民之力大兴土木、穷兵黩武 , 民间为此怨声载道 , 最终导致起义频发 , 秦朝走向灭亡 。
梁启超的《战国载记》中曾对秦始皇有过评价:"秦始皇宁为中国之雄 , 求诸世界 , 见亦罕矣 。 其武功焜耀众所共知不必论 , 其政治所设施 , 多有皋牢百代之概 。 "并认为 , 秦始皇在武功上和创建制度的规模上都不失为盖世之雄主 , 而其失败在于奢侈、专制、忌刻 。

秦始皇|若没秦始皇, 中国可能早就分崩离析了, 为何后世还有这么多人骂他
文章图片
并且 , 汉代所撰成的史籍多叙述秦始皇的淫侈和暴虐 , 读史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 不应被前人有所偏执的记载所左右 , 需要以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价 。 综合来看 , 秦始皇的功绩要大于过错的 , 我们作为后世 , 应当客观看待 。
不管怎样 , 秦始皇一生丰功伟绩 , 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 我们应秉承前人意志 , 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过秦论》、《秦汉史》、梁启超的《战国载记》』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