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崇祯若能抓住这两次机会,明朝可再延续300年,你怎么看?
崇祯皇帝1628年即位的时候 , 大明已经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江山 。 当时威胁明王朝统治的主要有四大隐患:北方的后金 , 内地的流寇 , 朝廷上的阉党和官员们的贪腐 , 这些问题个个都能使大明岌岌可危 。
文章图片
可是崇祯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的皇帝 , 在位17年 , 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 , 为减轻财政负担 , 甚至让老婆做饭织布 。
这样一位皇帝其实曾有两次机会可以挽回大明朝 , 如果能抓住其中一次 , 都可能让大明再延续300年:
第一次机会 , 1644年 , 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 , 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 。 大年初三 , 崇祯叫来太子办公室的李明睿开小会 , 研究应急方案 。 李明睿的意见是南迁 , 他认为 , 只要向南进行战略转移 , 就能缓过气来 。 并且向崇祯举了当年宋高宗赵构的例子 , 而且本身高祖当年在南京 , 南京尚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在 。
文章图片
李明睿敦促 , 只要您下决心南下 , 东山或可再起 , 大明中兴有望 。 崇祯告诉他:"汝意与朕合 , 但外边诸臣不从 , 奈何?"李明睿劝他一定要当机立断 , 两人畅谈一夜 。 3月4日 , 崇祯对众臣说:"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 , 诸卿以为如何?"内阁首辅陈演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南迁" , 还故意把消息捅出去 , 弄得沸沸扬扬 , 谣言四起 , 人心大乱 。 还唆使人要求严肃处理李明睿 。 两方撕破脸皮争论了一个多月 , 也没什么结果 。 直到最后时刻 , 李自成已经几乎包围了北京城 , 崇祯决定誓死不管要南迁 , 却为时已晚 。
文章图片
第二次机会 。 李自成本是个在政府招待所出苦力的粗人 , 没有什么政治家的博大胸襟 , 甚至也不太清楚进了北京意味着什么 。 3月18日都打到今复兴门一带时 , 他还写信给崇祯要求和谈 , 并且要价不高:割让西北一带给他 , 西北实行高度自治 , 不受朝廷管辖;朝廷只要拨付100万银两慰问金给他 , 他甚至可以帮忙打击敌对势力 , 包括东北满人 。
文章图片
傻子都知道这桩买卖不赖 , 况且别无选择 , 但崇祯朝堂上大家都不表态 。 因为这割地赔款这顶政治帽子没人敢带 。 大臣们只是一个个慷慨陈词 , 愤怒谴责敌人的狼子野心 , 决心血战到底 , 与北京共存亡 。 李自成凭空送的大礼 , 就这样被忽略了 。 崇祯本想乘着夜色逃命 , 但是从安定门、朝阳门到前门 , 没有一个门为他打开 。 他只好孤独地走向煤山 。
文章图片
正如后来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对明朝的评价 , 明朝就是亡于这些大臣们的刚愎自用 。
【崇祯|崇祯若能抓住这两次机会,明朝可再延续300年,你怎么看?】试想 , 这两次机会 , 崇祯只要再强势一点抓住任何一个 , 大明也不至于这么快灭亡 。
- 抗日第267期:广东,被日军抓住的六指兵,妇儿和婴儿
- 崇祯到底错在了哪里?如何才能自救?
- 红楼梦:贾家有两个机会,都与贾元春有关,抓住一个都不会被抄家
- 李玫瑾:3-6岁是性格养成黄金期,抓住了,培养一个出色娃并不难
- 朱元璋曾规定:严禁后人服用人参,崇祯直到上吊前才明白深意
- 高瓴张磊谈《价值》,一个人若能做好这些事,将来也许会变富有
- 明明崇祯是亡国之君,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是什么原因?
- 李自成:答应我三个条件,我就俯首称臣 崇祯:那我还是死吧
- 学习做事,都需要抓住事物的本源,否则只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 崇祯|明朝灭亡后,崇祯皇帝到底死在了哪里?史料中的记载很可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