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陆金所“平安”着陆了吗?

文章图片
文|长风
来源|博望财经
事实证明 ,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在哪里都适用 。 
自从2018年以来频频爆雷以后 , 当初坑了大批人的P2P几乎被封杀清理干净 。 但是当时被称为网贷里的高富帅的陆金所直到今天依然让人瞩目 。 
剥离被人诟病的P2P业务之后 , 背靠平安集团的陆金所摇身一变成为金融科技公司 , 而且赴美上市 。 刚放出消息就立刻被跟蚂蚁和京东数科两大巨头相提并论 , 可见高富帅到哪里都是高富帅 。 
从p2p中成功抽身平安着陆 , 现在又搭上了金融科技这趟东风 , 陆金所的未来似乎有的是故事可讲 。 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 , 科技只是大旗 , 陆金所的内里依然是一家放贷公司 。 
剥离P2P
10月份最引人注目的一桩IPO非中国平安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陆金所莫属 。 日前 , 陆金所已经正式向纽交所提交招股书 , 股票代码为“LU” , 承销商包括高盛、美银证券、瑞银、汇丰、平安证券(香港)等 。 
陆金所在招股书中未公布募资金额 , 但此前 , 市场上有消息称 , 在经过上一轮融资之后 , 陆金所的公司估值已接近亿美元 , 折合人民币约2800亿左右 , 是继蚂蚁金融和京东数科之后的第三家金融科技巨头 。 
在此次上市之前 , 陆金所最广为人知的是网贷 , 也就是P2P业务 。 
陆金所的P2P业务起源于2012年 。 经过了前几年的酝酿 , 2012年是国内网贷平台的爆发期 , 数量达到几千家 , 全年交易额已超百亿 。 凭借着平安集团的大批优质用户资源和品牌背书 , 陆金所迅速成为行业翘楚 , 利率高、资金规模大 , 被称为p2p中的高富帅 。 
随后 , 平台跑路爆雷事件频频发生 , 国家监管部门开始出手整治 , 昔日造富的P2P俨然不再是一门好生意 。 2016年12月13日 , 陆金所发布公告 , 表示今后作为网贷中介平台的信息搜集、发布等服务将由陆金服承接 。 2019年8月 , 陆金所开始完全停止新增P2P业务 。 
2017年末 , 陆金所的网贷资产总额还有3364亿元 , 占客户总资产的72.9% , 随着不断兑付和清退 , 2019年末这部分资产还有1033亿元 , 而到2020年6月30日仅有478亿元 , 占客户总资产的比例仅为12.8% 。 
同时 , 陆金所还表示 , 其旗下P2P产品的最长期限为3年 , 也就是说 , 陆金所目前仅存的最后一批P2P产品将于2022年到期 。 P2P即将成为陆金所的历史 。 
从昔日的P2P一哥 , 到今天被称为金融科技巨头的美股上市公司 , 陆金所在当年的P2P大潮中平安着了陆 , 还进行了一次华丽转身 。 
【ZAKER|陆金所“平安”着陆了吗?】依然很赚钱
没有了P2P业务 , 陆金所还在靠什么?招股书上的数据显示 , 它依然很赚钱 。 
从利润上看 , 陆金所2017年、2018年、2019年的营收分别为278亿元、405亿元、478亿元 , 2020年上半年为257亿元 , 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1.1%;净利润分别为60.27亿元、135.76亿元、133.17亿元和72.72亿元 , 复合增长率为48.6% 。 
陆金所目前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 。 前者主要为个人、小企业和工薪阶层提供贷款 , 后者是为中产人群和富裕人口提供量身定制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 
说白了 , 放贷和卖理财产品 。 而且在这两件事上 , 陆金所的条件都得天独厚 。 
首先 , 陆金所身后的大树平安集团是正儿八经的持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其次 , 陆金所表示 , 正在施行所谓的轻资本模式 , 即零售信贷中绝大部分的贷款资金都来自于第三方 , 最大程度降低自身信用风险 。 在卖理财产品上也采用跟第三方合作的方式:陆金所平台上共有超过8000款理财产品 , 全部来自400多家合作的金融机构 , 只产品100%来自429家第三方金融机构 , 自己不承担兑付风险 。 
招股书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陆金所零售信贷业务用户数达到1340万 , 总余额达到5358亿元 , 同比增长21.4%;位列在中国非传统融机构市场(互联网平台)第二;管理客户总资产达到3783亿元 , 人均用户持有资产规模为2.93万元 , 位列第三 。 
但是 , 如果拆开来看就会发现 , 陆金所的房贷业务远远超过卖理财产品 。 2020年上半年 , 其零售信贷业务收入为207.54亿元 , 同比增长9.1% , 总占比超过80%;财富管理业务贡献的收入大幅下滑 , 只有6.99亿元 。 
而且所谓的轻资本 , 也正是之前P2P的优势之一 。 陆金所 , 似乎还是一个放贷公司 。 
真金融 , 假科技
2020年是金融科技的大年 , 蚂蚁金服、京东数科先后宣布上市 , 陆金所也被与前两者并列 , 成为金融科技巨头公司 。 但是到底拥有怎么样的金融属性或者技术水平以及什么样的应用场景才能被称为“金融科技公司” , 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 
陆金所称自己为“技术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平台” 。 但是从上述业务范围和模式来看 , 陆金所怎么都是一个促进资金和理财产品流动的中介金融公司 , 似乎跟科技沾不上什么边 。 
对此 , 陆金所在招股书中表示 , 自己的科技主要体现在交易平台上的技术以及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了解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 陆金所认为 , 传统的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技术和数据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 而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在线平台又没有足够多的理财信息来匹配 , 也不能很好地评估客户情况来提供合适的产品 。 而自己既有跟众多金融机构的合作资源 , 也能够有效评估用户的情况 。 分页标题
但实际上 , 作为实际发生资金交易的平台 , 这本来就应该是最基本的 。 而且 , 依靠把众多合作机构的理财产品聚合到线上 , 这怎么看都是一个信息撮合的中介平台 , 由此就说自己是金融科技 , 似乎有点牵强 。 
而且从相似研发费用上来看 , 2020年上半年蚂蚁金服的研发费用为57.2亿元 , 占收入的7.89%;京东数科在技术上的支出为16.2亿 , 而陆金所研发费用仅有8.49亿元 , 只占收入的3.3% 。 
另一方面 , 在研发费用下降的同时 , 陆金所的营销费用却在上升 。 2020年上半年 , 陆金所的销售支出大幅增加至86.2亿元 , 同比增加21.3% , 占总收入比重达到了33.6% 。 说明已经在面临用户增长困难的问题 。 
走出P2P的泥潭 , 登上纳斯达克 , 陆金所似乎已经平安着陆 。 但是目前来看 , 着陆之后能走多远、走得是否艰难 , 还未可知 。 
- 满分|好声音唯一一个满分选手,荣登5次春晚的平安,为何沦落到卖车?
 - 蔡程昱|李双江魏松和慧平安蔡程昱,他们“以歌之名”云集东艺
 - 好声音|“好声音”平安6月宁波开唱《我爱你中国》
 - 岁岁平安|肖战惊喜出镜《王牌》,感谢出道贵人李宇春,与平台冰释前嫌?
 - 中国好声音|好声音唯一一个满分选手,荣登5次春晚的平安,因何沦落到卖车?
 - run|《小舍得》收官,中国平安解锁广告植入多种玩法
 - 岁岁平安|肖战营业增多?昔日饭圈眼里“危险”人物,成投资人急着接洽男星
 - 连淮伟|《青你3》停播后续,梁森用歌单报平安,谁注意到最后一首歌名?
 - 心路历程|封面会客厅丨“好声音”平安:有些选手为了过早的出道,消耗了很多学习时间
 - 《青你3》选手们现在是什么情况?选手和粉丝对暗号报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