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势|揭秘!“166舰”如何过三峡大坝船闸?

10月19日晚上7点 , 备受关注的“166舰”停在了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连丰村三堆子码头 , 经过修复后 , 将运往重庆九龙坡建设码头 , 改建成重庆建川博物馆海军历史主题博物馆 , 预计明年将向市民开放 。
采访人员从负责本次拖拽任务的重庆市展宏图救助打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展宏图救助打捞公司”)获悉 , “166舰”于9月27日在江苏太仓出发 , 由拖船拖拽从上海进入长江航道 , 向着终点进发 。
舰长130余米 , 排水量3600多吨的“166舰”如何从江苏运抵重庆?10月20日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采访人员对此进行了独家专访 。

南海局势|揭秘!“166舰”如何过三峡大坝船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66舰”停在了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连丰村三堆子码头
涪陵停靠2天
引周边市民排队打卡
10月20日早上 , 天空飘着细雨 ,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连丰村三堆子码头上人头攒动 , 备受重庆市民关注的“166舰”正停靠在此进行维修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采访人员在现场见到 , 热情的市民闻讯赶来 , 只为亲眼目睹“166舰”的真容 。
一位退伍的海军老兵王先生专程和战友从涪陵驱车前来 , 在岸边拍照纪念 。“作为一名退伍海军 , 怀着激动的心情前来 , 看一看这艘军舰 。”
直至下午5点 , 仍有市民陆续赶来打卡 , 现场还排起了长龙 。为此 , 南沱镇启动应急预案 , 确保观看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的人太多了 , 按照镇政府应急预案 , 我们在岸边的趸船上开辟了一块空间 , 每次20人入场参观 , 每五分钟轮换一次 。”展宏图救助打捞公司总经理刘礼海说 , 按照计划 , “166舰”将在三堆子码头停靠2-3天 , 对切割下来的超高雷达和桅杆进行修复 , 并重新抛光刷漆 , 恢复原样后再次出发上行 。
“计划22号出发 , 23号在上游河口场停靠安装余下设备 , 恢复全貌后再次出发前往终点重庆建设码头 。”刘礼海说 , 预计25日中午到达重庆九龙坡建设码头 。

南海局势|揭秘!“166舰”如何过三峡大坝船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市民排队打卡
提前做方案
派出最强“团队”护航
8月28日 , 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舷号166的驱逐舰(“166舰”)在南海舰队某军港降下军旗 , 宣布正式退出海军现役 , 移至重庆九龙坡区建设码头 , 改建成重庆建川博物馆海军历史主题博物馆 。
“166舰”是我国自行研发建造的第一代驱逐舰——051型驱逐舰 。该舰舰长130余米 , 排水量3600多吨 , 航速32节 。于1987年10月31日在大连造船厂开建 , 1991年11月21日完工交南海舰队服役 。1997年 , 166舰曾横跨太平洋 , 历史性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等四国五港 , 开创了我国海军主战舰艇首次横跨太平洋的历史 , 同时创造了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出访国家和港口最多、出访人员最多等诸多纪录 , 拉开了人民海军走向深蓝的序幕 , 战功赫赫 。
退出现役的“166舰”如何运抵重庆?
拥有10年救助打捞经验的展宏图救助公司承担了本次转运工作 。“接到这项特别的工作后 , 我们立即邀请经验丰富的船长专家 , 针对军舰的长度长、吃水深、高度超高等具体情况提前制定了拖拽方案 。”刘礼海说 , 公司派出“最强团队”护航 , 为了确保运行动力 , 公司派出了2200马力的拖船;安排10名工作人员全程“护航” , 保障“166舰”安全运抵 。
舰身超长
进入川江流域航行难度大
开了20年船 , 接到此次“护送”任务时 , 38岁何雄彪既兴奋又紧张 。9月初 , 展宏图救助打捞公司一类资深船长何雄彪还在三峡大坝附近开展防洪应急工作 , 接到公司电话后 , 他兴奋了好几天 。“开了这么多年传 , 还是第一次拖拽军舰 , 也许是人生中唯一一次 。”何雄彪说 , 以前在上海也见过军舰 , 但这次是“护送” , 尤其是在得知“166舰”将作为海军历史主题博物馆向市民开放后 , 他知道意义又不一样了 。分页标题
9月18日 , 何雄彪和同事从三峡大坝出发 。9月27日 , “166舰”由拖船拖拽出发 , 从上海进入长江航道 , “过关斩将” , 一路溯江而上 , 于10月8日晚上达到宜昌等待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船闸 。
10月17日顺利通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 , 由巫山进入重庆境内 。“到了巫山后 , 我们就感受到了重庆人民对‘166舰’的热情期待 。”何雄彪说 , 有拍照的 , 有唱歌的 , 还有划龙舟的 , “看到他们的热情 , 我们也鸣响汽笛表示回复 。”
【南海局势|揭秘!“166舰”如何过三峡大坝船闸?】“作为本次拖拽任务安全第一人 , 这2300多公里的航程 , 有困难也有惊险 , 必须毫不懈怠 。目前余下的100多公里 , 依旧要全力确保安全 。”何雄彪说 。

南海局势|揭秘!“166舰”如何过三峡大坝船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66舰”
对话船长
2300公里 弯、窄、浅、险 他们用丰富经验克服困难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接到任务时是什么心情?
何雄彪:既兴奋又紧张 , 任务艰巨 , 但使命光荣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为什么说任务艰巨?
何雄彪:“166舰”舰长130余米 , 再加上我们40米长的拖船 , 两艘船的长度达到170米 , 成为我们川江流域内尺度最长的航行队形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本次“护航”有哪些困难 , 是如何克服的?
何雄彪:舰身过长 , 长江下游船舶密集 , 造成盲区大 , 正前方和左舷的视线都被挡住了 , 我们在舰身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 , 装在左舷上 , 同时安排引航员在军舰驾驶室瞭望 , 随时与我们驾驶室联系 。特别是在长江下游 , 船舶密集 , 视线盲区的沙船看不到 , 需要引航员及时给出避让提示 。
到了长江中下游段 , 河道弯曲 , 弯、窄、浅、险 , 航行困难 , 需要我们用丰富的驾引经验来克服困难 , 安全通过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拖拽过程中有没有发生险情?
何雄彪:有一天晚上 , 我正在值班室轮班休息 , 听到我们拖船的发动机声音和颠簸幅度 , 感觉可能出现了偏航 , 我立即赶到驾驶室 , 及时调整了方向 , 避免了触岸事故的发生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据了解 ,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军舰穿越三峡库区 , 在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时候顺利吗?
何雄彪:军舰第一次过三峡船闸 , 缆绳无法完全固定 , 只有反复移动船位 , 时间耽搁较长 , 葛洲坝用了一个多小时 , 三峡大坝四个多小时 , 比普通船只多出近一半的时间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剩下的这100多公里还有什么困难吗?
何雄彪:越往上游走 , 水流越急 , 难度越大 , 驾驶船只操纵更加困难 , 加上河段弯曲 , 航行速度会减慢 。根据水流情况 , 我们会采取拖或者拉的方式来进行拖拽 , 确保安全抵达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为什么采用拖拽 , 而不是使用“166舰”自身动力航行?
何雄彪:“166舰”是我国自行研发建造的第一代驱逐舰——051型驱逐舰 , 也是051型驱逐舰中最后退役的 。“166舰”作用于深海 , 其排水量3600多吨 , 航速32节 , 长江航道狭窄 , 不适宜军舰高速行径 , 必须采用大马力川江拖轮才能确保低速航行和安全 。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军舰进入重庆境内后 , 受到重庆市民的热烈欢迎 , 他们都用了哪些方式?
何雄彪:进入重庆后 , 每到一个区县 , 很多市民在长江两岸和大桥上等待 , 虽然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 , 他们依旧大声呼喊 , 还有的用划龙舟、歌舞的方式致敬 , 在现场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看到这些场景 , 我们也很感动 , 鸣响汽笛表示感谢和回复 。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采访人员 采访人员:王倩 )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