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诗词与中医|小小金银花,大大正能量

本文图片
金银花 , 因它独特的“金花银蕊”外形而得名 , 它的名字既喜庆又接地气 , 它的功效贴近日常药用所需 , 所以为广大人群熟知 。 在2020年年初的时候 , 它还曾上了热搜 。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小小的金银花 , 看它到底有什么大大正能量吧!
本文图片
赏析原诗
“
金银花
清.蔡淳
金银赚尽世人忙 , 花发金银满架香 。
蜂蝶纷纷成队过 , 始知物态也炎凉 。
这首小诗寄托了作者对世态的感慨之情 。 人世间 , 人们来去匆匆 , 为赚金银 , 发财致富而奔忙 。 这是由其花名“金银花”联想到金银 , 再想到金银这一黄白之物竟有如此神奇魔力 , 驱使世上之人忙碌终生不已 。 “花发金银满架香”是写金银花开放时 , 香气充溢 , 然后引来蜂蝶结队成行 。
这种现象本是自然之理 。 花开时 , 蝶恋花 , 蜂采蜜 , 纷至沓来 , 好一番热闹景象 。 但诗人冷眼看去 , 却别有新解:“始知物态也炎凉” 。 原来大自然中也处处充满着嫌贫爱富 , 追名逐利的炎凉之态啊!诗人不由得深为叹惋 。 作者借咏金银花之机 , 巧借其花名“金银”这一特点 , 引申生发 , 表露了对世俗物欲横流的愤懑之情 , 是一首有寄托之意的咏物诗 。
本文图片
品学中药
【金银花|诗词与中医|小小金银花,大大正能量】1
金银花
中药名 , 又名忍冬花、双花、金花、银花 , 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的花蕾 。 植物忍冬多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华南忍冬多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菰腺忍冬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黄褐毛忍冬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
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 , 始载于《名医别录》 , 列为上品 。 “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 , 文献沿用已久 , 已收入中国药典 。
入药部位:忍冬、华南忍冬、菰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的花蕾 。
性味:性甘、寒 。
归经:归肺、胃经 。
功效:清热解毒 , 消炎退肿 。
主治: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 , 中暑 , 热毒血痢 , 痈肿疔疮 , 喉痹 , 多种感染性疾病 。
用法用量:内服 , 煎汤 , 10~20g;或入丸、散;外用 , 适量 , 捣敷 。
2
忍冬藤
本文图片
忍冬藤与金银花可谓一脉相连 。 它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藤茎 。 《中华本草》记载忍冬藤的来源有忍冬科植物忍冬、山银花、红腺忍冬、黄褐毛忍冬等的茎枝 。 忍冬藤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 。 忍冬全身都是宝 , 藤、叶、花可入药 , 三者药性基本相同 , 忍冬藤与金银花具有相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
在疫情期间 , “双黄连口服液”曾一度引人连夜排队抢购 , 作用被过度夸大 。 但“双黄连口服液”中的“双” , 也就是双花——金银花 , 其一定的抗炎抗病毒作用确是经过临床和实验证明的 。
本文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 , 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 , 如需转载 , 请与本团队联系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权即删 。 编辑&排版:大思 。
-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得糖尿病怎么办?中医从火论治糖尿病,清热益气生津,缓解糖尿病
- 消化疾病|中医基础理论——心与小肠的病机
- 诗词歌赋|苗菁丨北宋词与大运河——兼论唐宋送别方式的差异
- |治病先识病,中医经典专著著《白癜风诊疗》介绍
- 诗词歌赋|一首唐诗,树立起有夫之妇教科书式拒绝婚外追求的典范,学到了!
- 中医|岐黄日历 |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 诗词歌赋|李白名气最大的一首诗,其中有3个谜团,至今让人争论不休
- 诗词歌赋|李清照罕见的一首豪放词,气势恢宏,仿佛李白“附体”
- |阳气不足,万病之源!中医6大招数,护阳、扶阳、壮阳,疾病远离
- 诗词歌赋|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最美的云,都藏在这30首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