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月光诗人苏东坡:去世920年,提起中秋吟诗,依然第一个想到他01020304
_本文原题:月光诗人苏东坡:去世920年 , 提起中秋吟诗 , 依然第一个想到他 
本文插图
图|草木君 ? 
物道君语:苏东坡 , 是天上的月 , 人间的白月光《苏东坡传》序里有一句话:“苏东坡是月下的漫步者 。 ”《苏轼全诗》2700余首 , 咏月诗就有300多首 。
 这些诗里有故乡眉山的月 , 汴京的月 , 杭州的月 , 常州的月 , 被贬地黄州惠州儋州的月……中秋月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 苏东坡那些大而难的时刻 , 几乎都发生在中秋 。
本文插图
▲ 《苏东坡赤壁夜游图》杨明义-马伯乐-江南霞 
 1077年到徐州上任 , 那一年中秋他在洪水将至中度过 。
 1079年的中秋在被捕路上 , 中秋后三天入狱 , 那是“乌台诗案” 。 陪伴他二十余年 , 共同经历贬谪岁月的妻子 , 也在一个八月离世 。 中秋 , 是苏东坡的劫 。
 毛姆说:“满地都是六便士 , 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 ”那人就是苏东坡 , 满地都是艰难苦涩 , 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 , 看得比别人多 , 比别人美 , 比别人圆 。
 林语堂说他是“月光诗人” 。 他是天上的月 , 人间的白月光 。
 又一年中秋 , 今天跟着东坡先生的几首中秋诗 , 抬头望月 , 望见明亮与温柔 。
本文插图
图|飞机 ? 
 01 月的圆缺 , 是人生的离合 
 《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1076年 , 苏东坡在密州过中秋 。
 在这之前 , 他本来在汴京当官当得好好的 , 因与王安石们政见不同 , 为保全自请外放 , 辗转外地就任 。 官途不畅 , 但他没太在意 , 因为弟弟子由也在外地当官 , 相隔不远 。
 东坡常找机会去弟弟家小住 , 酒饭相聚 , 甚至一起过中秋 。 但现在离得越发远了 , 与弟弟多年不见 , 这一夜他喝了好多酒 , 还“欢饮达旦 , 大醉” 。
本文插图
图|武夷山不知春斋 ? 
 此时的苏东坡就像刚上大学的大学生 , 或者是刚到外地工作的成年人 , 离开家人 , 过着没有家人的中秋 , 品尝到了人生的离别 。 惊觉月光的阴晴圆缺 , 竟对应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
 这一夜 , 凌晨两三点他还没睡 , 不是睡不着 , 而是舍不得 。 于是没事他便抬头看看月亮 , 仿佛看到了子由 , 想起彼此相聚的时光 。
 想起蒋勋说:“苏东坡 , 他很温暖 。 ”总能给人美好的愿望 , 不会因为无常而太伤心 。
 所以他饱含热情地说:“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只要家人在心上 , 是否真的共赏一轮月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
本文插图
图|武夷山不知春斋 ? 
 02 人生难重逢 , 圆月最珍惜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 ,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 明月明年何处看 。
 1077年中秋 , 苏东坡如愿了 。 这一年 , 他在徐州 , 子由也在徐州 , 兄弟俩又住到了一起 , 还过了一个中秋 , 这是两个人相别七年之后的重逢 。
 然而好景不长 , 中秋节第二天 , 子由要离开了 , “此生此夜不长好 , 明月明年何处看 。 ” 
 这一夜过得像钟表上的针 , 以秒计算的 , “滴答滴答”每一声都重重扣在他们的心上 。 那月光好似知音 , 过了很长时间才升至中天 , 圆圆亮亮 , 却不敢发出丝丝声响 , 生怕惊扰了谁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图|拟见 ? 
 清光拨开乌云 , 从树上筛下来 , 光影绰绰 , 两个人对坐夜谈 , 谁也没说要去睡觉 。 因为不知下一次的明月高悬 , 你我又在哪里? 
 离别后的重逢 , 总是格外珍惜 。 时光如月 , 看见过它的阴晴 , 经历过它的圆缺 , 一年一次的中秋就显得万分难得 。
 年轻时候总是不懂一期一会的珍重 , 经历离别才明白月圆的珍贵 。
本文插图
图|清凉地儿-了琹 ? 
 03 月光之下 , 总有光明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 人生几度新凉? 
 1079年中秋 , 苏东坡在被捕路上 , 1080被贬到了黄州 。
 有人说:“未曾痛哭过长夜的人 , 不足以语人生 。 ”死里逃生的他 , 也对着乌云与明月 , 开始思索人生 。
 这是他在黄州度过的第一个中秋 , 心中悲凉可见一斑 , 头发霜白 , 黄叶萧萧也响了起来 , 偏远之地 , 总是有酒无客 , 月明又总是被乌云阻挡 。
本文插图
图|清凉地儿-了琹 ? 
 人人都说 , 苏东坡是豁达的 , 但这时的他很脆弱 , 苦痛、悲伤 。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 所有苦和难好像说不出 , 开口就说:“世事一场大梦 , 人生几度新凉 。 ” 
 这年的中秋 , 没有亲友在旁 , 宛如一颗孤独的星球 。 他望了望月 , 乌云总算开了 。 是的 , 明月总归是明月 , 乌云怎么遮得住它 。
 孤独一人有何惧 , 但有明月相伴 。 这月是希望 , 有它在 , 内心就能安定下来 , 抹去黑夜的恐惧 , 好好生活也有了可能 。
本文插图
图|喵呜不停 ? 
 04 天上月是心中月 
 《念奴娇》 
 我醉拍手狂歌 , 举怀邀月 , 对影成三客 。 起舞徘徊风露下 , 今夕不知何夕 。
 便欲乘风 , 翻然归去 , 何用骑鹏翼 。 水晶宫里 , 一声吹断横笛 。
 这是苏东坡在黄州的第三个中秋 。
 虽然仍是一个人 , 但这夜的月比以往任何时候的都要圆、都要亮 , 透透地 , 像极了东坡先生此时的心境 。 他把曾经的苦难悲凉已经丢到九霄云外 , 翩然天地间 。
 他又喝醉了 , 但很开心 。 边打拍子边狂歌 , 凉风里还跳起了舞 , 举起酒杯 , 抬头看着月亮 , 醉成了一滩月光 。
 到这里 , 我们无需再替他担心 , 这先生可快活了 , 翻然飞去了明净的月宫 , 成了天上的月光 。
本文插图
图|清凉地儿-了琹 ? 
 曾经纠结矛盾的诗人 , 从此笑傲江湖 , “小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 。 ”后人称他为“坡仙” , 旷达间便有安慰和喜乐 。
 这仙 , 明朗、洒脱、飘逸 , 盈盈如月光 , 照在人间 , 也照在每一个普普通通人的心扉 。 每当困惑难当 , 便会想起他 , 想起他的月 , 他的诗 。
 苏东坡是天上的月 , 人间的月光 。
本文插图
 05 明月在心 , 光照万里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 , 自临钓石取深清 。
 大瓢贮月归春瓮 , 小杓(sháo)分江入夜瓶 。
 在儋州 , 苏东坡有没有写过中秋的月 , 我没有找到 , 但是他必然看过 , 不然不会说“云散月明谁点缀 , 天容海色本澄清 。 ” 
 是夜 , 月光很亮很亮 , 照得整个江岸都满了 , 随着流水似要溢出来 。 看到这样的景象 , 苏东坡心里很惊喜 , 他已经不在乎那是不是圆月 , 是不是中秋了 。分页标题
 提着瓮来到江边 , 大瓢大瓢地舀水 , 月在水中 , 仿佛在舀明月 , 再用小勺装入瓶中 。 何止是月归春瓮 , 心里也有了月亮 , 一派清亮 , 虽不如阳光耀眼 , 从头到脚尖都能感受到月柔和的光芒 。
 这一年苏东坡63岁 , 平静如月 。
 记得在他离开儋州那日 , 夜里乘船北归 , 一轮明月 , 光照万里 。
本文插图
图|子上青黛 ? 
 回望苏东坡的一生 , 每每抬起头 , 仿佛看到的总是这样的月光 , 好像一种亲切的生命 , 时时为你照耀 。 照得苏东坡成了一个月光诗人 , 成了我们心中的月光 。
 思念家人时 , 想起他的“明月几时有?” 
 郁闷困惑时 , 想起他的“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 
 忙得慌乱时 , 想起他的“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苏东坡 , 是我们心里的一片月 。
本文插图
 但我更希望我们像那东坡:满地都是艰难苦涩时 , 还能抬头看看月光 , 拾起心中的温暖 。
 就像儿时 , 中秋夜出门“走月光” 。
 我们在路上 , 月在路上; 
 我们在山顶 , 月在山顶; 
 我们在江边 , 月在江中; 
 我们回到家里 , 月正好出现在屋前 。
 月光是明灯 , 只为你照耀 。
本文插图
 【物道|月光诗人苏东坡:去世920年,提起中秋吟诗,依然第一个想到他01020304】文字为物道原创 , 转载请联系作者 。
- 《诗人文摘》|余秀华:来世,让我做你的邻居吧‖ 《一首》
- 中原作家群|牛冲:梦溪园|中原诗人
- 假装混情感界的诗人|人到中年,孤独是中年人的生活常态
- 搜狐文化|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哈佛教授带你读懂她的诗
- 齐鲁文学|河南诗人‖【李健诗选】
- 文艺sao客|电视剧《月光变奏曲》开机,虞书欣搭档丁禹兮
- 读首诗再睡觉|月光如雾泻山墙
- 蒲公英童书馆.|诗歌之美 | 10岁时立志成为一名诗人的她,折桂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
- 红星新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前,她的诗集在某连锁大书店仅卖出十余本!诗人们这样说……
- 《诗人文摘》|宋宁刚:自白、神话与女性叙述-—论露易丝·格吕克的诗歌创作 ‖《诗人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