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国球护眼 真的可以!
2018年8月的一天,季志彬带儿子去打乒乓球,一个偶然的发现触动了他的灵感 。
这位一心想着如何改善学生视力的成都沙河源小学校长,那天不经意间发现打乒乓球的人很少近视 。
季志彬说,那时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
国球护眼
2019年2月,季志彬开始在成都沙河源小学进行一项实验——国球护眼 。
实验的资源都是现成的 。当时,沙河源小学正和一家眼科学院、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合作 。季志彬需要做的,是把眼科、乒乓球和学生三者结合到一起 。
沙河源小学为在校的1697名学生建立了护眼档案,并选出60多名学生分成两组、每组30多人进行“国球护眼”实验,其中一组参与为护眼而开发的乒乓球训练,另一组不参与 。
今年9月中旬,采访人员到沙河源小学调研采访时,遇到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院长段俊国,他拿出了一张A4纸,上面有一组沙河源小学“国球护眼”项目的实验数据 。
这是9名学生在2019年3月至11月期间采集的数据分析,其中4名打乒乓球,5名不打 。采访人员发现,打乒乓球的孩子在这期间视力都有了明显提升,其中一个名叫张炜华的6岁孩子,左眼裸眼视力从0.8改善为1.5 。而另外5名不打球的孩子的视力在这期间都有下降 。其中一个6岁的孩子左眼裸眼视力从1下降到了0.6 。
“数据表明,打乒乓球对改善视力有帮助 。”段俊国说,解决近视问题的关键在于预防,需要综合防治,打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对于改善视力有帮助 。
2019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 。
采访人员利用沙河源小学开全校大会的机会,随意抽查了一个五年级班级,发现44名孩子中只有5个戴眼镜 。
体育最棒
体育是沙河源小学最重要的学科 。很多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3节体育课,沙河源小学所有年级每天一节体育课 。
为了力争让更多学生去练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掌握技能,季志彬从今年9月开始,在3、4年级进行“走班制”体育课实验 。
沙河源小学副校长刘春华说,9月1日开学日,沙河源小学举行了一场“选秀大会” 。三、四年级的学生聚集到操场的主席台前 。足球、篮球、击剑、乒乓球、啦啦操等8个体育项目的老师先后上台宣讲各自项目,台下学生举手选出自己的喜欢项目 。
为实行“走班制”,沙河源三、四年级的学生体育课安排在同一时间举行 。上课时,学生打破班级限制,去练习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 。
季志彬告诉采访人员,实验进行了两个多星期,效果很好 。“体育老师的上课积极性高,学生参与热情高,家长反映孩子运动量增加了 。”
沙河源篮球老师张鹏说,他是大学篮球专业毕业的,以前上体育课要教一些他不熟悉的项目 。“说实在的,我足球踢得还没一些学生好,我去教他们足球,感觉没底 。”他说,“现在我主要教篮球,得心应手,我知道怎么教学生打好篮球 。”
季志彬说,“走班制”体育教学,将在校园内催生一批教练式的体育老师,学生将有大量时间跟随专业老师系统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技能 。
如果三、四年级“走班制”实验顺利,季志彬说他将在全校推行这种新型体育教学方式 。
笃行背后
季志彬的儿子如今已上初一,体育出色,视力好,身体健康 。这得益于季志彬在体育方面的悉心培养 。他说:“我从小给他讲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让他主动选择一到两项喜欢的运动,家长陪他练习 。每一天只要家长有意识陪孩子练习几分钟,进步会很明显 。”
季志彬认为,他作为小学校长,肩负育人重任,必须要认真负责 。尤其是在中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的当下,校长尤其需要敢于担当 。“我必须要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培育我的学生 。”
季志彬把对于儿子的培养经验和爱,转移到了自己近1700名学生身上 。因此,他不辞辛苦地搞“国球护眼”实验,引进“零点体育”“走班制”等先进新颖的学校体育理念 。
【学生|国球护眼 真的可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3岁的小学校长季志彬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背后,闪耀着这种人文关怀的光辉 。据新华社
- 故事:内衣系男学生:我们比女孩更懂文胸
- 剃光头、吃青草——铁血教育之下,该祼奔了
- 大床|高校为高个学生定制2米4大床
- 武汉|沿路迷人风景令学生感叹武汉真漂亮
- 大学教授否认性侵学生,真相是时候出来走两步了
- 人才|粤港澳三地将联合为大学生提供8万个就业实习机会
- 美驱逐中国留学生,恰恰对国内平民子弟是利空
- 留学生|中国驻加使馆:12名在加留学生聚会致群体感染
- 胡小强|“成就学生就是成长自我”
- 湾区|大湾区大学生就业实习双选会开幕 提供8万个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