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_本文原题: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视觉重心能帮助我们提炼出画面的重点信息 , 如此一来不仅加强了画面的视觉表现力 , 同时还缩短了观者的感知时间 , 从而促进了主题信息的传播效率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重心在上强调第一印象
在设计中将主体物摆放在视图的上方 , 使观赏者的视线被集中于此处 , 并以此构成画面的视觉重心 。 将重心设置在画面的上方 , 可以使观赏者在接触画面时立刻就能看到主体物 , 该种方式从侧面加强了画面对主题的传达能力 , 同时强调了版面的第一印象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视觉重心的作用在于吸引观赏者的视线 , 将它集中在画面的中心要素上 , 通过这种编排方式来加快主题信息的传播速度 。 将该要素摆放在视图的上方 , 能使画面呈现出漂浮的视觉效果 , 同时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重心在下加强稳固感
将视觉要素集中在画面的下方 , 将观赏者的视线集中于此处 , 并以此将该元素的视觉重心固定在画面的下方 。 由于视图的下方能带给人以稳固、扎实的视觉印象 , 因此该类方式常用于以严肃、庄重的设计主题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将画面中的视觉信息集中在版面的下方 , 同时结合周围空旷的背景画面 , 使画面产生向下的视觉牵引力 , 并带给观者以踏实的视觉感受 , 观赏者以沉重、稳固的印象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重心在左凸显舒展性
众所周知 , 人的阅读习惯为从左到右 , 因此当观者接触到画面时 , 他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左方 。 在设计中将主体元素放置在画面的左方 , 以迎合观者的阅读习惯 , 通过这种方式使观赏者对画面的浏览变得格外顺遂 , 从而营造出相对舒适的视觉氛围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在设计中将主体物摆放在画面的左方 , 同时运用该视觉要素来引导观赏者 , 例如:物体元素摆放的朝向向左 , 或者将右视图直接留白 , 通过这种处理方式使观赏者产生从左至右的视觉流程 , 同时感受到画面结构的自由与活力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重心在右表现庄重感
在设计中将视觉重心设置在视图的右方 , 会带给人以局促、紧张的视觉感受 , 同时使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从而达到宣传主题信息的目的 。 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元素摆放在视图的右方 , 同时融合一些辅助元素来加强主体形象的塑造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由于视图的右方并不是常规的视觉切入点 , 因此当把视觉重心摆放到右方视图时 , 利用打破观赏者浏览习惯的编排方式 , 促使画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分页标题
重心在中心突出主体
将主体元素摆放在视图的中央 , 该类手法是设计中最为常见的 , 因为视图中心往往是画面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 宽裕的画面空间还有利于我们对画面中其他要素进行布局与调控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在版式设计中 , 视图的中央是整个版面的核心部位 , 它能使放置在该区域的物象元素得到突出表现 , 可以利用版式与视觉心理上的共鸣效应 , 将主体物的视觉形象最大化 , 从而加强画面传达信息的效力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把握版面中的最佳视域
在设计中最佳的视域是相对存在的 , 所以需要通过在画面中的实验与校对来得出相应的答案 , 例如:视图的上部与下部比较起来 , 上部给人以轻浮、虚无的感觉;下部则给人以踏实、稳定的感觉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进行设计版式的布局时 , 不仅要清楚画面的主题信息 , 同时还要了解元素被摆在不同的位置 , 会使画面呈现出怎样的视觉印象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根据人们对阅读习惯的总结经验可知 , 在同一水平线上 , 左边的事物总是比右边的事物先进入人的视线 。 因此在进行横向排列时 , 在符合主题需求的情况下 , 将视觉要素摆放在画面的左端 , 以此带给观赏者以视觉上的舒适感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
总之 , 调整视觉重心就是将重要的视觉要素进行特殊化处理 , 使其呈现出与周围事物元素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 从而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 。

视觉|甲方要求放大!说明视觉重心不突出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