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作精”真的能逆袭吗? 郑爽又又又翻车了 。 带货直播进行到一半 , 旁边主持人还在认真介绍产品 , 她就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 瞪眼撅嘴伸懒腰 , 点评主持人销售目的性太强:

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本文插图
“不必要去推荐 , 他们喜欢我这个人 , 会认可我代言的商品 , 如果不喜欢我也别买 。 真的 , 没必要 。 ” 言下之意是:喜欢我就买 , 不喜欢我就不买 , 跟产品好坏没关系 , 大家主要是来看我这个人的 。两位主持人知趣地离场 , 粉丝们纷纷称赞郑爽“真性情” 。 可是 , 如果你是商家 , 投了一笔钱 , 或带着一份希望 , 期待郑爽能给你带来利益 , 结果被一把推开不说 , 还把你的期待按在地上摩擦 , 你能称赞她“真性情”吗?
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本文插图
这两年郑爽人气一再下滑 , 无论演戏还是代言都有点“糊穿锅底”的势头 , 可能是为了救急 , 她开始“不务正业”: 卖课教拍照 , 一堂课69元 , 总销售额不到10万;转行带货直播 , 两小时销售额才几百万 , 还不如别的主播一分钟卖得多 。最初的郑爽是很惹人喜欢的 , 灵动 , 俏丽 , 透着一股青春无畏的憨直 。 但现在 , 她简直就是个话题风暴:直播翻车 , 自曝整容 , 当众抽烟 , 小号骂人 , 撕逼前任…… 由于频繁出现“作死”行为 , 甚至有网友怀疑郑爽精神有问题 , 郑爽父母可能把这话听进去了 , 无论她去哪里拍戏都随行 , 生怕一个疏忽 , 她就做出过激的事情 。
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本文插图
但这种过度保护也强化了郑爽的“自恋” , 直播中 , 她听到销售额不如预期理想 , 立刻变脸 , 可转个身 , 又低声下气向男主持人道歉 。显然 , 她知道自己的“甩锅”会伤害别人利益 , 但在自己的利益面前 , 别人的利益又算什么呢? 网友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郑爽口中的“真性情” , 不过是自恋的延展 , 要全世界围着自己转而已 , “真性情”是假 , “小聪明”是真 。“真性情”是指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 , 尊重自己的感受 。 如果只是希望别人顺着自己 , 以自己为中心 , 则是构建了一个“假自我” 。 搬出假自我 , 说是真性情 , 结果非但没有招来更大的影响力 , 反而消费了身边人的好感 。 越来越不被粉丝喜爱 , 也是预料之中的结果 。到底什么是“真自我”?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 , 人一生有两个重要时期:扩张期和收缩期 。扩张期从出生时开始 , 最重要的任务是发现外面世界对你的要求 , 并使你自己适合这些要求 , 也就是“你适应世界” 。成年以后进入收缩期 , 人的生活已不再过多地受外部世界的支配 , 人们开始听从内心的声音 , 重新安排生活 , 也就是“世界适应你” 。“真自我”发生在收缩期 , 一个人能给拥有多少内在的广度 , 就能拥有多强大的真自我 。 温尼克特认为 , 真自我和假自我 , 最初都是在亲子母婴关系中形成的 。《简爱》的女主角简 , 父母早逝 , 性格孤僻 , 备受舅妈的冷眼和苛责 。 可无论环境多糟糕 , 她都不愿意改变自己 , 因为她未曾体会过被人无条件“爱”着的感觉 , 对外界充满警惕和隔离 。
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本文插图
随着进入学校读书 , 简邂逅了挚友海伦和老师坦普 , 他们教会她什么是爱 , 如何去爱 。 成年后 , 简选择成为一名教师 , 以回报老师对自己的恩情 。简进入了扩张期 , 迟来的扩张让简难以融入人群 , 她离开学校到一所庄园教书 , 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被简深深吸引 , 但他自卑于自己的过去和丑陋外表 , 最终 , 简失望离开 。时过境迁 , 当简再次回到庄园 , 她已经成为了一个有钱的女人 , 拥有和罗切斯特平起平坐的地位 , 但罗切斯特却因为一场事故失去双眼和胳膊 。 这时候的简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遵循假自我 , 选择世人眼中有钱有势的男人;一个是跟随真自我 , 选择残疾落魄但真心深爱的罗切斯特 。简听从内心的声音 , 选择了罗切斯特 。 这个在世人看来“不现实”的决定 , 恰恰是简对自己最真实的理解:人一旦结束扩张期 , 进入收缩期 , 外界的评价就不再重要 , 自己的感受更需要摆在第一位 。因为只有自尊自爱 , 重视自己的感受 , 才能学会爱自己 , 进而学会爱他人 。 当我们强调“做自己” , “真性情”时 , 本质上是为了学会自爱 。可很多人只理解了表面意思 , 认为“做自己”就是发泄压抑 , 为自牟利 , 尽管短期感觉很好 , 但长期看来 , 这无法帮助我们解决遗留创伤 , 也无法让我们从扩张期进入收缩期 。因为我们由此学会的不是“自爱” , 而是“自恋” 。 一个自恋的人本质上是不自爱的 , 她不知道什么是无条件的爱与被爱 , 始终活在世人的眼光里 , 听不见内心真正的声音 , 也看不到真实的自我 。 分页标题
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本文插图
恰当的“作” , 才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那么 , 我们要如何才能拥有“真自我”呢?不妨试试这个“小作怡情”法 , 特别适合夹在扩张期和收缩期中间的人: 1.疏远和外界的共依存关系 “共依存” , 是指人因为失去自己内在的爱和信任 , 而沉溺于外界事物并无法自拔的一种生存状态 。 比如手机成瘾 , 只要闲下来就掏出手机 , 即使和恋人家人朋友在一起 , 也忍不住想翻看手机内容 。心理学家福沃德认为 , “共依存”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特质 , 想要找回真正的自己 , 就要学会自己判断事物 , 做一些别人看来“瞎折腾” , 但自己想做的事 , 来弱化共依存关系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 。2.给内在小孩一个宣泄渠道 我身边的00后酷爱收藏跑鞋 , 甚至把鞋子叫做“女朋友”“男朋友” , 对他们来说 , 跑鞋就是内在小孩的宣泄渠道 。约翰.布拉德肖在《回归内在》中写道:想要认知自己 , 不妨请求内在小孩的原谅 。 这需要我们与父母脱离心理关系 , 再找一个新的关系 。这个新的关系可以是新的朋友 , 也可以是兴趣爱好 。 一双跑鞋本身没有意义 , 但通过收藏的乐趣 , 孩子们压抑的情绪和创伤 , 都得到了重构和释放 。3.别忘记现实检验 现实检验 , 就是思考认知和行为是否一致 , 是否在无意识中出现“表里不一”的情况 , 从而审视内心的各个角落 。柏拉图警示我们: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 他时常与智者对话 , 通过激烈的辩论 , 来检验自己认知中不切实际的部分 。
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本文插图
现实检验 , 能帮助我们避免“大作伤身” , 总是在同一个坑里摔跤 , 或被同一种情绪反复困扰 。 从而让每一种浅薄的人生体验 , 都拥有了认知的厚度 。就像害怕人群的人学习演讲 , 害怕游泳的人学习游泳 , 害怕沟通的人学习辩论 , 过去 , 现在和未来的认知 , 都需要通过“小作怡情”协调在一起 。 因为这些看似“作死”的行为 , 本质上都是在平衡自我和外界的关系 。当然 , 我们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平衡 , 所以真自我和假自我总是此消彼长 , 有时 , 假自我会驱使我们做一些表里不一的事 , 但这并不影响真自我成型 , 因为每一次犯错和“作死” , 都是在为进步积累经验 。所以 , “小作”是必要的 , 看不到的成长 , 都是藏在心底的宝物;平衡也是必要的 , 看得到的进步 , 才是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就像郑爽微博所说:“什么是真 , 我在平衡” 。 对所有人来说 , 寻找真自我 , 都是一段需要反复修炼的漫长旅程 。点个在看 , 愿你活出自我 , 活出自由 。 参考文献:1.《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美)苏珊.福沃德2.《认识自己 , 接纳自己》(美)马丁.塞利格曼3.《克服低自尊:认知行为自助手册》(英)梅勒妮.芬内尔-end-【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张德芬空间|郑爽直播翻车被骂上热搜:她的真性情,为何令人讨厌?
本文插图
今日话题你找到你的真自我了吗?责任编辑:王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