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大说育儿|原来这就是“标签效应”
你被贴过标签吗?
或是你给自己贴过标签吗?
你是标签效应的受害者 , 还是受益者呢?
今天有书君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效应——标签效应 。
其实 , 标签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 那么它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哪些启示呢?
三分钟心理学 , 带你看穿人心 。
今天的【心理】专栏就跟着有书君走进“标签效应”一探究竟吧~
要问最近超火爆的综艺节目是什么?
你一定会脱口而出——《乘风破浪的姐姐》 。
看着30+的姐姐们 , 在台上大放光彩 , 网友纷纷表示 , 再也不惧怕30岁了 。 我想这是这个节目最大的价值所在 。
在传统的认知中 , 女人30岁仿佛是年轻与非年轻的分界线 。
女人30岁还没有将自己嫁出去 , 就会被称为“大龄剩女”;
30岁了还执着地追梦 , 会被认为“一把年纪瞎折腾”;
30岁了 , 还喜欢穿粉红色 , 会被讥笑”装嫩“……
总之 , 30岁的女人身上 , 有着这个社会给她贴的诸多标签 。
而生活中 , 类似的标签还有很多: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时总是坐不住、不认真 , 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他根本不是学习那块料;
如果一个男人本本分分做着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 , 没有更大企图心 , 我们会说他“没有出息” 。
我们的身上被贴了形形色色的标签 , 而这些标签又会反过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心理学的“标签效应” , 一探究竟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 ,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
他们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 , 要求士兵每月向家里写一封信 , 大意是说自己在战场上如何奋勇杀敌以及听从纪律服从指挥的 。
虽然信中说的都是莫须有的事 , 但是半年过后 , 这些士兵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改变了 。
这就是标签效应的神奇之处 。
标签效应是指人一旦被下了某种结论 , 就会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 , 一样 , 会自觉按照这个结论做事 。
心理学家发现 , “标签”具有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 无论这个标签是好还是坏 , 它都会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影响 。
里约奥运会拿到奥运季军后 , 傅园慧成了“洪荒少女” , 全网爆红 , 而关于她的原生家庭也被津津乐道 。
傅园慧刚进省队 , 就跟同队的姐姐们说 , 自己是个天才 。
爸爸送傅园慧去锻炼 , 有人跑过来跟傅爸说 , “你们家傅园慧在游泳队里说自己是天才!”
话语里 , 满是讥讽与嘲笑 。
一般的父母这时候很可能会说“哪有哪有 , 别听她胡说” , 回头还会批评孩子几句:“你要谦虚一点 , 别到处张扬 。 ”
但傅爸却在女儿面前 , 对那个孩子说:“是的 , 我们傅园慧真的是天才 。 ”他的语气里 , 是不容辩驳的笃信与坚定 。
傅园慧说 , 从小到大 , 父母一直鼓励她做自己喜欢的事 , 并且不断告诉她 , 她是最棒的 。 而父母给她贴上的标签 , 成了她笃定的信仰 。
每次比赛 , 傅园慧都会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 , 最好的 , 是个天才 。 ”
虽然看起来有点傻 , 但是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挫折与攻击的时候 , 这三句话就可能成为你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
在父母的教育下 , 傅园慧成长为一个敢于挑战 , 愿意爱自己、相信自己的阳光姑娘 。
当然 , 这是标签效应的正面作用 , 生活中还是充斥着很多标签效应的负面作用 。
“我教了你几遍了还不会?你怎么那么笨!”
“别人都考90、100分 , 你就考70分?你怎么那么不争气?”
不断接收这样的信号 , 久而久之 , 孩子的信心大受打击 , 慢慢也就默认了自己的不优秀 , 然后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是真的不争气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贴标签的行为 , 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 , 我们在与世界不断沟通的过程中都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了\'\'标签人\'\' 。
人们为什么那么爱贴标签?
因为我们的大脑爱偷懒 , 怎么样简单省力 , 怎么样来 。
所以 , 人们喜欢把女人分为30岁结了婚的和30岁没结婚的 。
因为这样分类最简单 , 无需考虑到每个人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 其实这是大脑偷懒的方式 。
这一点心理学家称为“自发类别化” , 即通过把客体归入不同的类别来组织世界 。
而标签又为什么会对我们起作用呢?
因为心理的暗示作用 。
标签会内化为我们的自我认知 , 当我们被贴上“我是最棒的”标签 , 我们的积极性会提高 , 潜力会被激发出来 , 我们就会越来越符合标签的设定 。
而如果被贴上的是“我不行”的标签 , 那我们会不断自我暗示 , 去证明我真的不行 。
被贴标签时间长了 , 角色就进行了内化 , 人们的所作所为就为了来维持这个角色设定 。
朋友跟我说起来她的经历 。
她来自农村 , 小时候父亲总跟她说 , 她不是读书的料 ,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有用 , 希望她能早点打工赚钱 。
后来学习上遇到困难 , 她就发现自己真不是学习的料 , 对学习产生了恐惧 。
最后书也没读几年就出来工作了 。
再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老公 , 老公一直鼓励她自学读完大学 。
她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 , 她问老公:“我能行吗?”
老公非常坚定地告诉她:“行!你一定行!”
几年的时间 , 她竟然真的自学读完了本科 , 如今自己的事业也做的有声有色 。
多年后 , 谈起自己的改变 , 她无不感慨地说道:遇到一个好先生 , 相当于重生了一次 。
很多父母不知道 , 一句“不行” , 可能会葬送孩子的一生 。
世界上没有不行的孩子 , 只有缺乏鼓励的家长;
世界上也没有生来就糟糕的自己 , 只有爱打击不断拖后腿的伴侣 。
不得不说 , 标签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很明显 , 那些负面标签里 , 有着很多偏见和不合理 , 也会束缚我们人生的脚步 。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利用好标签效应 , 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呢?给你三个心理学建议 。
本文插图
“三分钟心理学”充电时间
多给自己贴正面的标签
“这件事我一定行”
“我能够处理这件事”
“这对我来说没什么难的”
……
多用类似的积极正面的暗示语 , 每天起床后对着镜子说几遍;在自己遇到困难后 , 在心中对自己默念几遍 。
然后采取积极的行动 , 勇敢直面问题 , 直到取得成功 , 将积极的标签效应发挥到最好 。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称赞的话 , 可以让我活两个月 。 ”
肯定自己的每一次的进步 , 哪怕只有点滴 。
【金大大说育儿|原来这就是“标签效应”】不受制于别人给贴的负面标签
最了解你的人是谁?是父母?老师?朋友?领导?同事?
不!最了解你的人 , 只有你自己 。
我们要想明白一件事情 , 任何别人的评价 , 都是主观的 , 都是基于他们的认知做出的判断 。
这个判断不会100%准确 , 因此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别人的评价中 。分页标题
尤其是一些负面评价 , 我们要审慎地接受 。
我们可以接受一些改进的建议 , 但是不接受负面的定性式评价 。
因为人生是动态的 , 有无限可能 。 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负面标签 , 而将自己禁锢在原地 。
本文插图
重建你的内部评价体系 , 活出\'\'自主人格\'\'的人生
标签效应之所以起作用 , 是因为我们大多依仗外界的评价体系 。
因为外界觉得30岁之前应该嫁人 , 所以到了30岁还没结婚 , 我们会焦虑不堪 。
而如果我们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价值判断 , 我们就不会被外界的评价所扰 。
因为我们知道 , 哪怕30岁我没有结婚 , 也不会因为单身就价值损耗 , 我依然是一个内心丰盈、灵魂有趣的人 。
为了避免我们被负面标签捆绑 , 我们应该重建内部评价体系 , 活出“自主人格”的人生 。
什么是“自主人格”?
拥有自主人格意味着我们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 我们既能深入理解世界 , 又能真实地看到自己 。
为了增强自主人格 , 我们应该多多发掘自身优势和潜力 , 将它们发挥到极致 , 这样当我们遭遇外部的负面评价时 , 我们才不容易被影响 。
本文插图
有一则广告 , 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Labelsanddesignsareonlyforcans , notforpeople.\'\'(翻译:罐子才该有标签和设计 , 人不该有)
本文插图
最后要说的 , 就是不要轻易给别人、给自己贴“坏”的标签 , 而是要贴“好”的、积极的、正向的标签 。
如果说你希望另一半成为什么样的人 , 你就使劲夸他是什么样的人 , 试试看 , 会不会有效果?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 你就使劲夸他是怎样的小孩 , 试试看 , 会不会有效果?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下属是什么样的人 , 你就朝那个方向去夸他 , 试试看 , 会不会有效果?
希望我们能做一个正面的人 , 也都能够运用标签效应 , 拥有幸福的人生 。
- 育儿房间|为什么很多女人生完孩子,会变得怨气重重?这些事老公要注意
- 晓梅妈妈聊育儿|工作10年,你与同事差距越来越大,怎么赶超?
- 生活技巧|不穿的旧衣服别再扔了,简单几步改造成地毯,环保舒适大大的赞
- 育儿王医师|人老了为什么会长老年斑,常吃此种食物,帮你消灭老年斑
- 敏敏育儿|孩子被吼时的反应,暗示了他将来的性格,你家孩子是哪种?
- 敏敏育儿|人到中年,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
- 贞妈育儿记|53岁的他放荡成性,跑10年龙套终熬成影帝,迎娶娇妻抛弃糟糠之妻
- 育儿敏敏说|《浪姐》总决赛,伊能静穿婚纱致敬梅艳芳?还和王智上演姐妹情深
- IF枕边育儿|秋季一到,孩子几个部位易着凉,家长需做好保暖
- 育儿王医师|吸烟还能减肥吗,然后减肥既健康又有效,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